郑晓君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一中实验学校
小姐用脚踏住一丛茅草,蹲下身子,从怀里掏出火柴,“哧”的一声,火柴燃了,她又小心翼翼地把火苗靠近那丛茅草——忽的一声,枯黄的茅草便噼里啵啦地燃烧起来。
我身上的寒意顿时全无:“哇,太好了,太好了,真暖和!”我拍着小手,兴奋得像我手中牵着的小牛,摇头晃脑,四蹄撒欢。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姐也很高兴,她索性丢下手中牵着的那头老牛的绳子,拉着我的手追逐起火焰来,边跑边大声朗诵。
听着姐姐的朗诵,望着眼前烧过的荒野,想到来年春天那碧绿的新芽,我感觉,这首诗写的就是我们眼前的情景。于是,我喜欢上了它——诗歌!
这便是我最初的诗歌启蒙。那年,我八岁。
八岁了,我还只是一个一天学都没有上过的牧童。
说来话长。我有三个姐姐,因为家庭贫穷,大姐基本上没有读书,属于文盲;二姐小学二年级没有读完,又因为我小时候没人带,二姐就辍学回家带我了,她的学业也就被荒芜了。到我八岁时,家中只有小姐一个人还在读书——小姐便成了我们家里唯一的“文化人”。但小姐每天放学回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吃了饭跟我一起去放牛。于是,小姐又教会了我许多的诗歌,有古代的,有现代的,虽然我今天已叫不出那些诗歌的名字,但诗歌却实实在在地滋育了我——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给了我最好的生命养料。
九岁时,我上学了。因为我能背得一些诗歌,便受到了老师的青睐和同学的羡慕。无疑,这又助推了我对诗歌的兴趣。
忽然有一天,我竟开始提笔涂鸦。
我的第一首诗《春天》发表于《荆门文艺》。那时,荆门还是一个县城,《荆门文艺》是县文化馆办的一份内部刊物。但《春天》的发表却给了我无穷的力量,让我对文学有了更坚定的“信仰”!
于是,后来不论是读书还是工作,我都“忘不了”我的诗歌。
直到1984年9月1日,《荆门报》创刊,我的《秋天·稻穗和农民》在《荆门报》试刊号的第一期“龙泉”文艺副刊上发表,我诗歌的“春天”似乎才真正开始。那时,《荆门报》“龙泉”副刊的编辑张祥铎老师似乎很喜欢我的小诗,于是,我的短诗便经常在《荆门报》上出现。同时,我也在当时的《湖北青年》《辽宁青年》《新村》《鸭绿江》《诗歌报》《湖北日报》等发表了大量的小诗。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有两件事情:
一是1984年底《湖北青年》与《湖北日报》等四家单位联合举办的“改革与奋起”征文大赛,我的诗歌《故乡的声音》获得了一等奖——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它对我的鼓励与鞭策,无疑是巨大的!
二是1989年《湖北日报》“东湖”副刊在一年的时间内就五次发表我——一个业余作者的诗歌,这对我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这里,我不妨把其中的一首《呼唤同志》(发表于1989年7月1日《湖北日报》“东湖”副刊)与大家做一个分享:“多少年没有‘同志’了/在我们的周围/只有金钱/只有师傅和先生/只有/一颗又一颗隔着肚皮的心//忽然有一天/我开始想你了/想你在雨中帮着那个背孩子的母亲/想你在车站帮着那个丢了车票的女人/更想你呵——/想你在数九寒天/为了抢救那颗落水的童心/毅然决然地扎进那结冰的河中//哦,同志/多少年没见你的影子/于是,我们的日子便苍白如纸/我们的心便沉重如石/纵使心中有歌也是难得唱出/——而这样的生活/是否显得太不潇洒太不轻松//哦,同志/我把手伸向你/请你勇敢地握住我的手吧/让世界充满纯情充满友谊/——在你我的手中/在你我的心中”。这首诗虽然直白了一点,但到今天,我觉得它仍然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是我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这段时间,我在省内外诸多报刊如《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报》等发表了大量作品。这些作品皆来自于生活,是生活的感触。如,一个冬天,我参加了升旗仪式之后,突发奇想,很快就创作了一首诗歌《冬天,最真实的火焰徐徐升起》:“火焰的光芒呈现/我们肃立 等待一种声音/这是冬天最庄严的时刻/漫飞的白雪覆盖了我们的足迹/但我们不会被白色覆盖//乐声响起/火焰呈现舒展的姿势/这时的感觉异常珍贵/幸福 激动 充满祥和时光/我们的双手布满火焰的光芒/种田 或者走向工厂/我们都能感觉到火焰的力量/并且无法忘记/没有火时的寒冷//现在 火焰继续上升/我们的头颅渐渐仰起/一种深刻的思想随之深入/贯穿我们的整个生命/我们的目光由此更为坚贞//站在高处/展开的风景/开阔而壮美”。写好之后,我立即用方格稿纸把它誊正(那时,还没有电脑,没有伊妹儿),然后寄给了《荆门日报》“龙泉副刊”,很快,《荆门日报》就予以发表了。收到《荆门日报》,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再把它寄给我久仰的神圣的诗歌殿堂——《诗刊》。于是,1992年6月,我的这首诗歌在《诗刊》上发表出来,确实让我很是兴奋了一阵子!
后来,因为在学校分管的事务多了,加之不久又进城到了一所新的学校,工作上的事情较多,同时又因为我忽然对小说产生了兴趣,业余时间几乎都用于小说创作,所以有好几年的时间,发表的诗歌并不多。这里,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11月,我在《芳草》杂志发表了组诗《自由及其他》之后,《诗选刊》很快就在2003年第1期的“好诗力荐”栏目重点推荐了我的这一组诗歌。其中,我最喜欢的应该是《自由》和《水流高处》。这两首诗歌都较短,我不妨再与大家做个分享:“天空的自由/在鸟翅上//大地的自由/在马蹄上//江河的自由/在鱼尾上//岁月的自由/在更替上//人的自由/在法律上”(《自由》);“谁说水不能流向高处/我曾见过一滴一滴的雨水/在落下的一瞬又疾速奔向高处/忘记了自身的重量和地球的引力/对某种习惯的思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冲击//不甘落下//那么就上升吧/用一条条艰难的印迹/告诉安座车内的人/别忽略了咱们”(《水流高处》)。
2002年,在我的文学生涯中,是一个值得牢记的年份。这一年的秋天,我受《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的邀请,到荆州参加一个由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文学》杂志社、《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联合举办的校园文学研讨会。在会上,我聆听了《人民文学》杂志主编、大诗人韩作荣先生的报告,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对文学,对人生,我有了更多的收获与感悟。这期间,我与很多大作家有了接触与交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张胜友先生,他不仅文章写得好,字也写得特别漂亮!我当时就请张胜友先生给我留言并请他为我在东宝中学主持的“扬帆文学社”题写了刊名——“扬帆”!这2个字飘逸飞舞、遒劲有力!直到今天,我们的《扬帆》仍然在使用!
当我的小说集《黄头发,黑头发》出版后,我的兴趣又回到了诗歌上。近几年,我已经出版了两部诗集《乐声响起》《自由及其他》,且两部诗集均被艾青诗歌馆珍藏,这是值得欣慰的。
一路走来,我对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特有感触。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真的都还要有一个梦想!我就因为一个“文学梦”,不仅成就了我的文学梦想,让我的生活充满了诗意,而且也成就了我的教育事业,让我有幸成为湖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细细想来,我真的要感恩我的小姐,她用一根火柴,划亮了我的诗歌天空,让我在最初的蒙昧和混沌中接受了诗歌的洗礼,我想象的翅膀才得以展开,一片纯净无暇的蓝天才有了属于我的机会。
郑晓君,本名郑孝军,男,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荆门市儿童文学家协会第三、四届主席,已在《诗刊》《星星诗刊》《诗选刊》《中国校园文学》《芳草》《短篇小说》《少年文艺》《小小说选刊》等发表诗歌、散文、小说3000余篇(首),出版诗集《乐声响起》《自由及其他》,获“叶圣陶杯教师文学奖等20多次获全国文学大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