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教师作品 >
  3. 散文随笔

乔艳波:遇见潞园

来源:中国校园文学网 发布日期:2020-09-25  点击量: 2130

乔艳波(黑龙江省大庆市湖滨学校)

 

古槐翠柏,青松白杨,枝丫的枝丫早已栋梁。枝叶繁茂,一树就是一塘的绿荫。碧绿草坪,洒满阳光。林荫大道,平坦开阔。山石灵秀、流水淙淙、花飞蝶舞……这不是花园胜似花园的地方,就是北京潞河中学的校园,凡到这里来的人,无不亲切地称其为潞园。

二零一九年暑假,去京城参加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其中一项实践课程,去中国校园文学馆学习,而文学馆坐落在北京的潞河中学内,有幸走进潞园,参观了潞河中学的校史馆。

蓬勃的蔓条迤逦而上,依着灰墙垒成浓浓的绿堤,像一道道屏障挡住风雨。那些厚朴的建筑,宛如撒落在天幕中耀眼的星河,一砖一瓦都闪耀光芒,默看人间烟火已达一个半世纪之久。

沿着时间的长河,逆流而上152年的1867年,美国的基督教公理会创办了潞河男塾。后更名潞河书院,这个名字讨喜,大凡称得上书院的地方,都会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的教育特色,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孔孟之道、大学中庸的,比如应天、岳麓、白鹿洞、嵩阳书院等。

当时学校设有小学、中学、大学,还有一所“神学院”。后发展为华北协和大学。到1917年,大学部迁到北京城内与汇文大学合并组建燕京大学(北大前身)。原址部分,始称“私立潞河中学”。1951年由政府接管,成为一所公立中学。

“我们都承认普通无缺陷的人,不是万能的,可是,同时更承认人不是一无所能的,不过是你我各有所能罢了,就个人所长,个人所能而施教,是没有不成功的。”这是老校长陈昌祐先生的育人理念。写在一九二八年的教学计划中,镌刻在整石上的这段话,阐明了教育的真谛:因材施教,学有所长。人人学做人,人人必成才。更是我们育人者恒久不变的追求。传承至今,也就成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宗旨。

校园景观中最打眼的地儿,就是“名楼”,像“谢氏楼”“解放楼”“黄昆楼”“仁之楼”等,其建筑风格融合了美国折衷主义和中国的传统手法。

“谢氏楼”解放后改称“红楼”,楼眉上的两个大字清晰可见,现已成为学校的行政办公室。潞河的教育理念、办学方向、育人目标和管理措施都在这里运筹帷幄,并能快速有效地落实。

走过红楼,就到了潞河中学的校史馆。

本馆有四层,与潞河的校史布展正好对应:潞河之光(人物篇),潞河之韵(历史篇),潞河之梦(发展篇),潞河之恋(爱校篇)。都各占一个楼层的几个展厅。

历史深厚,名人辈出,看到哪个篇章,都惊得张大嘴巴,欧—— ,潞河有这样的一段经历呢!他原来是潞河的校友啊!想起谁说过的一句话,未来的校友正在路上,读什么学校重要,和谁成为校友更重要。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黄昆,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美国“乔治·戴维森勋章”的获得者侯仁之,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中国民族音乐家、西部歌王王洛宾等等都在潞河渡过珍贵的学习时光。

用做校史馆的“潞友楼”,也是潞河校友捐资所建。这个校友不一般,他就是中华民国前财政部长孔祥煕先生。

双子塔是潞河中学的国际部,底层为教学楼和报告厅,东侧塔为留学生公寓,西侧塔为教学活动部。

“内高班”实力雄厚,潞河中学按国家教育部署,承担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高中班。走到宣传栏,凝视2019感动潞河人物的阿迪力江·阿布力克木,他的明眸里散发青春的活力,嘴角上扬,仿佛轻轻一咧,那朗朗的笑声会穿过你的心尖,飞到鲜花绿叶间。读着颁奖词,鲜活的潞河味儿扑面而来:

朋友的热情,儿子的本分,

干部的责任,青年的担当,

你用美好的心灵诠释一切。

你是新疆和潞园的好儿子,

以赤子之心谱写人性的真善美。

阿迪力江·阿布力克木,

红楼上的白鸽都在听你的声音啊,

那是你唱出生命最美的歌。

学校正值暑假,校领导却做了精心安排,我们高研班的学员们得到了热情接待。盛夏时节的北京高达37度,校史馆内空调全部开放,我们逐层参观到四楼时,室内凉风习习,那些沉寂多年的办公桌椅和当年教学用的线装书本和教案,有汩汩的沉香弥漫开来,这应是书香中至纯的味道吧,一下子涌进我们的骨血,填满潞园和我们在时间上的缝隙,从当初到现在,教育的初心,永恒的苍翠。

很想漫步潞园里的绍棠路,偎着柳荫,捕捉灵感。可行程安排的时间有限,想法留置心中。如果急走一遭,破坏了那份宁静,也是遗憾。把美好付诸联想,在作家的字里行间呼吸“运河文化”的气韵,应是不错的流连。

走进潞河中学,走进校史馆,翻开中国近三个世纪的教育史。透视一座座名楼,如同打开一部古老的典籍,翻到哪页都有精致的文字,汇聚成人类进步的阶梯,承载了我们一步步攀越华夏文明的高峰。

惊喜,就在心之所向的那份干脆里。

从潞河中学校史馆时出来,来到仁之楼的二层,一股凉爽扑面而来。中国校园文学馆的馆长正在这里等着我们,他就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王世龙先生,大家热情鼓掌,王老师和工作人员每天同我们一道培训、课后讨论、一起用餐交流,相处下来已特别熟悉了。百忙之中他又提前来到了这里,为我们这些高研班的学员们打前站,做准备。

一杯清新的茶水下肚,腾腾的汗珠闪出,雀跃于脸。头上的空调将微微的清风送来,顿觉身心沉浸在一片蓝色海洋,犹如跳进清冽的泳池,“刷刷”三两下就退掉所有的暑热,与室外热得要命的燥热相比,心里就是一片华丽的舒畅。

我们围桌而坐,王老师却谦虚地站在会议桌前,真有点不好意思。工作人员一再说让大家先歇息一会儿,喝点茶水,解暑祛热。我们大家都感受到这份体贴和周到。

中国校园文学馆建在潞河中学,名校与名馆两相辉映,是很有远见卓识的。通州是大运河的起点,也是京城开发建设的重点,未来的发展,具备北京“副中心”的格局。更有生态、人文、地理、历史及未来可期的壮景,且潞河中学紧邻当年的漕运码头,启航畅达之意令人神往。

喝透茶水,讲解员领我们从“不学诗,无以言”的诗教传统讲起,她详细介绍陈列柜里的各个时期的校园文学作品的历史沿革和出处。中国校园文学馆,建于2017年,收集“五四”运动以来的全国各地校园文学报刊几千件。建馆以来,得到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教育专家、文化学者及广大师生的积极支持。这个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创举更感动无数人。至此我才真正理解,校园文学是文学的青春期,是当代文学的后备军和生力军。

最为深刻的是,1987年的校刊《山泉》,这是王世龙老师在偏远山区“大石头”教学时带领学生办的刊物。能猜到吗?还是钢板刻字,推滚油墨印刷。王老师一笔一划刻出的文字,无一不植根在学生心田,那一粒粒文学的幼芽,在山泉的滋养下,茁壮、开花、如今硕果累累。

《会飞的镰刀》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的作品,旁边展示一封她的亲笔信,写给老师庄之明先生的,信的内容关于她的小说“会飞的镰刀”和“冬虎的故事”的写作交流,落款时间是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三十日,当时铁凝还是河北保定的一名中学生。看着手写的文字,一颗热爱文学的赤子之心,“嘭嘭嘭”狂跳,激荡的炽热,点燃我们为师为文的火种。

“六个姑娘并排走,六把镰刀齐刷刷地甩,一起一落,像是六个银月牙跟着她们跑。”(选自《会飞的镰刀》)我读一遍就记下了,知道大作家的“作文”,具备极高的天赋在里面。

除了展柜外,离后墙不远,放有两排高高的书架,里面是齐整整的藏书,这些都是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充分显示了教师文学的广度、高度和深度。走过书架,又有两排长桌,上面铺满校刊,这里挤挤插插的,有的只露出刊名,有的被摞列起来,这里集合了全国各地正在发行的校园刊物。当然我很快就捕到了《鹤鸣》,这是我们学校的校刊,它挤身于校园文学的大家庭中,看似有些稚嫩,可它在这儿了,就拥有了快速成长的平台和向前追赶的勇气。

几位著名作家的大幅照片排列在墙,他们给予校园文学的寄语吸引着我的目光,在这样一段话面前,存于我心的关于文学与语文课堂的融合理念及民族意识,得到快速提升。

 “写文章的民族是智慧的民族,我们中华民族就是一个智慧的民族。能写好文章也是一个人的美德,现在提倡完人教育,真正的完人必须能写一笔好文章。”这是著名作家曹文轩先生的话,就如同一道亮光照耀在我的眼前,使我的前路更敞亮,步子更坚定。

脚步已出大门,心思还在校园文学馆徜徉。

到潞河中学的校史馆参观,我是客人;到中国校园文学馆,我们有主人的感觉。身为教师,为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做点事情,是职责所在,也倍感荣幸。

校园因文学而生动,文学因校园而年青。莘莘学子,青青校园,校园文学正以玉树临风的姿态,迎接静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