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n-cov与药
■邹孟瑾(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 高二)
没有无药可医的疾病,没有无药可医的城市,亦没有无药可医的民族。肆虐的是瘟疫,腐烂的是私欲,如北极星般光辉恒久的却是人心——对于这个命途多舛的时代来说这是是最宝贵的良药。
艾蒿
“长源小区A栋408”,他对着手机上的住户信息统计表再次核对,确认无误后按响了门铃。半晌,传出一阵尖锐的女声:“谁呀?”带着武汉话特有的豪迈腔调。门开了,门内的中年妇女探出头,口罩都遮不住嫌恶的神情:“大哥!都说了我们家没人发烧,你还天天来!也不怕身上有病毒还传给别人!”门关了,将他彻底与屋内的温暖隔绝开来。
橙黄的灯光,婴孩的哭闹……这一切对他来说都是久违的。他想了想才发觉,因为担心会把病毒传染给家人,自己已经半个月没有回过家了。刻意忽视鼻间泛起的酸意,他苦笑一下,再次按响了408的门铃。“姐,麻烦您配合我们的工作,登记一下吧。”也许是他的态度诚恳,女人这次没有再刁难他。
“姐,其实……我没那么老,我87年的……”趁女人登记的间隙,他忍不住为方才那一声“大哥”辩解。他许久没跟人聊过天了,话匣子打开就收不住,也不管对方愿不愿意听。他讲自己家那个和女人的孙子一般大的孩子,不知道这几天他不在,孩子有没有乖乖听妈妈的话;他讲自己临行时父母和妻子担忧的眼神,他们分明不愿他走,嘴上还只说着鼓励的话……突然,他讲不下去了,女人抬起头,看见泪水正不受控制地从他疲倦下垂的眼角涌出。
他下意识地以手拭泪,女人叫住他,递给他一包纸巾。“别用手擦,小心染上病毒。”依旧是熟悉的武汉话,他却从中品出了几分热切,几分关怀。
第二天,他再次来到408,女人登记完让他在楼梯间等一会,自己回屋取来一个一次性饭盒和一个小巧的锦囊。饭盒里盛着温热的排骨莲藕汤,女人说是她自己熬的,要他趁热喝。
第三天,女人还说,锦囊是她做的平安符,里面装着晒干的艾草。“您也别嫌我们迷信,这艾草是克瘟神的,比什么药都灵……”艾蒿独特的清香混着排骨汤诱人的醇香钻进鼻间,女人后来说的什么他没听清,只有眼泪大滴大滴地砸进汤碗里。
胰岛素
两张大红字题头的A4纸摊在桌面上,她盯着它们出神很久了。一张是上级批准她退休的文件,一张是抗疫志愿者的申请书。说是志愿者,其实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明白,开了年准备升职的,准备加薪的,那就必须“自愿参加”,且必须意愿强烈,真情实感。可这一切都跟她没有关系了。她今年58岁了,在职三十余年,也是时候归田赋闲,享受养花弄草、含饴弄孙的美日子了。
笔尖在一个方框上方游移不定,像是期末考不及格,迟疑着不敢进家门的小学生。她看见那一栏写着“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她也知道这次的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对于她这类基础疾病患者来说尤其凶险。
是的,她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别看平日里跟没事人一样,实际上半条命全靠一支胰岛素吊着。家中儿女因此有了数落她的理由:“平时神经兮兮的,这不敢吃那不敢吃,这回倒敢上前线了?”“妈,你都快退休了,还有糖尿病,志愿者轮着谁也轮不着你呀!”她自知理亏,没有反驳,一颗滚烫的心却始终难以沉寂。
她放下笔,拭去玻璃上的一层水汽,望向窗外。窗外的景像她看了三十余年,第一次感到如此陌生。她还记得去年的春节,透过这扇窗可以看到嬉笑的孩童,吆喝的小贩,如今只剩枯叶般的冷清萧瑟。武汉,这座生她养她的城市仿佛笼罩在恐怖的阴影中,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看到端着热干面蹲在路口的环卫工,白背心卷到胸口溜达的老头,三五成群跳凤凰传奇的大妈。曾经令她厌恶的,那些粗俗的,鄙陋的人和事,如今却让她无比怀念,因为那才是这座城市本来的面貌—炽热又奔放,纯朴又可爱。
每日的闹钟准时响起,提醒她又到了注射胰岛素的时间。她掏出针剂,停顿了几秒又放下,拿起搁置的笔,缓慢而郑重地在那个方框里划下一个角度完美的叉。注射完的针剂被她用纸巾小心翼翼地包好藏进抽屉的一角。她暗自祈祷,千万别被领导发现——这是她三十余年来第一次撒谎。
胰岛素是她的药,她也想成为治愈别人的药——在申请书上署名时,她这么想。
板蓝根
我想,我从未真正了解过这座抚育了我十六年的城市——武汉,直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在这里爆发。
以往的春节,早上是这样被叫醒的:“快起来看,下雪了!”而今年不同。2020年大年三十,清晨七点起床听到的第一个消息是:“武汉封城了。”那时窗外没有纯白的初雪,只有阴霾的天和空旷的街。再后来,各大医院物资告急,红十字会黑幕频出,菜场药店物价暴涨……种种堪称“魔幻”的事件接踵而来,扰了一江荡漾的汉水,凉了一城炽热的人心。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镜,逼得乱舞的群魔原形毕露,狼狈地撕下出将入相的遮羞布。当现实的丑恶鲜血淋漓地摆在眼前,我仿佛听到了丧钟的嘶鸣。
丧钟为谁而鸣?为随波逐流者,为装聋作哑者,为推波助澜者,为置身灾难之中的每一个人。正如成都七中的校长在开学致辞中所说:“历史不会因为无视而消失,责任也不能因为回避而逃脱。”此疫过后,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致敬或是哀悼,更需要反省与铭记。这场灾难,或许就是一剂苦口的良药,警醒我们正视现实,勇敢承担。
然而,疗愈久病的躯体不能只下猛药,还要配以补药。何谓补药?补药是灾难来临之际仍旧熠熠发光的人性之美。它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当看到一张张印满手印的请战书,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当看到一个个奔波忙碌的基层工作人员,我们怎能不受之感召?“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疫情当前,我看到这根挺立了五千年的脊梁仍旧屹立不倒于世界的东方。钟南山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而我想说:“中国是一个英雄的民族”。
以上三段小短文其实算不上“小说”,因为都是按照真实事件改编的,素材来源于我那“下沉社区”的妈妈。自从成为志愿者后,她每天的必修课之一就是向我讲述一天中最令她感动的人或事:某书记每天亲自押车送发烧病人去医院检查,某同事身患糖尿病依旧坚守一线,某师傅一不小心打翻了户主订购的一筐鸡蛋,第一时间提出个人赔偿然后一个劲的给人道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至于必修课之二,就是监督我喝满满一杯板蓝根。科学知识有限的她一直坚信,喝板蓝根可以预防肺炎。我之所以没有拒绝,一是因为迫于家长的“淫威”,二是因为板蓝根确实挺好喝——中草药的微苦伴着清甜,就好像我所处的这个世界,灿烂的阳光永远与阴翳的黑暗共存。我们微笑着与阳光相拥,也不忘角落处的那些黑暗。
假如某天真的有了治愈新冠肺炎的特效药,那就让给有需要的人吧,我只喝板蓝根。苦中带甜,甜而不腻,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