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的光
■刘子茹(辽宁省大连市金州高级中学高二)
“就向着眼前这束光/理想正在闪闪发亮/我们一路高歌/用奋斗照亮在每个地方。”
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宅”成了今年春节的主旋律。但还是有一些人,明知危险,却选择逆向前行,救治患者、科研攻关、日夜施工、急运物资……在疫情防控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守土尽责、默默奉献的身影。口罩挡住了面容,但他们的眼睛里,有光、有坚定、有勇毅、有深情……这光,是力量,是我们面对疫情绝不退缩的信仰。
病毒肆虐、白衣天使,临危受命。出征到一线战“疫”,需要多大的勇气?“不怕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我们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使命感。”这是一个年轻的声音。前辈们前仆后继,新一代也迎头赶上,90后的年轻人开始学着前一辈人的样子,换下昔日喜欢的各色服装,穿上防护服,带上口罩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他们也只是孩子,只不过在学着前人的样子保护世界!
在这场战役中,有一个人始终站在最前线,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先生。2003年,非典肆虐,67岁的他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2020年,武汉有事,84岁的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钟南山,一个仿佛永远不会怂的逆行者。面对疫情,他用实际回应,不付嘱托,为天地立心。
面对疫情,积极奋战的不仅仅只有医务人员,还有许多各行各业的人,用自己的职业,帮助全国过难关。浙江长兴县和平镇党员志愿者成立志愿义工队,50多名志愿者加班加点,帮助口罩生产企业打包、运输,助力解决用工短缺问题。外卖小哥不“打烊”,将盒饭搬到送货车内,免费送至武汉市第五医院食堂;云南省安宁市县街街道鸣矣河村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巾帼志愿者30余人,到恢复生产的医用材料厂帮忙。因为厂里的电动缝纫机数量有限,有些志愿者搬来了自家的缝纫机,会使用缝纫机的志愿者平均年龄50多岁;“我的城,我来帮。”武汉“封城”之后,市民黄晓民组建了一支123救援车队,志愿者里有工人、学生、白领、个体户等。 车队现有90多名司机,每天接送200名左右医护人员上下班。灾难之下,最见人性。有人趁着混乱,大赚横财,有人惊慌失措,有人避之不及。但是也有钟南山这样的人,于危难中挺身而出,奋勇向前。此刻,全国上下一心,共渡难关。待凛冬离去,雪融草青,相信一定有新的相逢将温暖延续。
“一路高歌/一路向上/一定会到达/我心之所向”二月己来,春天不远。奋战的一线战“疫”者们必将凯旋。武汉,我们和你一起,向光前行!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指导老师: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