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寄语
沥园文学社是我们校园的一棵向日葵,那么的耀眼!她不仅美丽,而且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祝愿她在今后的日子里能汲取更多文学的阳光,得到更好的守护,有更多的成果,成为美丽校园里一道灿烂的文化风景。
——戚再兴
﹥﹥社团素描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第二初级中学沥园文学社于2010年11月10日创建,现有社员108名。其宗旨是团结和组织文学爱好者,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活跃校园文化氛围,陶冶社员情操和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以促进全校学生文学素质和社员的个性特色发展。在学校领导关注和指导下,文学社师生共同努力,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多样化开展,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组建起传媒宣传、民俗采风、品诗论文、自由创作和社会实践等五个活动小组,开展诸如山水采风、走向社区、听讲座、参加演讲比赛、开办“沥园之声”校园广播、学做志愿者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开设了课文剧创作、晨读校本课程、采薇校本阅读、采薇创客、文学课堂等课程。还聘请专家担任《沥园》顾问,搭建提升社员文学素养的平台。沥园文学社已取得显著的成绩。近三年在《花季雨季》《语文周报》上发表作品70 余篇,在各类读书征文活动获省、市、区奖励30 余项。沥园文学社于2013年5月被评为萧山区首届中小学文学社团;2013年12月获得“全国优秀校园文学社团”称号,并评出了优秀校长朱伟炳、优秀指导教师修云辉、优秀社长李千红;2014年11月再次荣获“ 全国优秀校园文学社”称号;2015年11月,获“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团”称号,并评出了模范校长戚再兴、模范指导教师修云辉。瓜沥二中还被评为萧山区首届中小学文学社先进单位。2015年第六卷《文学校园》草桥卷以“金牌文学校”专栏进行了社团展示。
﹥﹥活动传真
融入自然,体验文化
□ 王娇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第二初级中学沥园文学社指导教师)
“社会是真正的大学,自然则是百科全书。”2015年3月24日,瓜沥二中沥园文学社组织了富春江采风活动。文学社的老师们引领社员们融入诗意的自然,体验悠远的文化。
登船顺江而下,富春江犹如一轴山水画卷,随着航线缓缓展开:江岸连绵曲折,青山层林叠翠,绿水波光粼粼,天空明丽湛蓝。同学们都不禁吟咏起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语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小小文学家们,默然地寻找着文人笔下的诗意,更欣然地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诗句。欢声笑语中,我们领略了山水的自然之美。
登陆严子陵钓台,从“天下第一观”那丰富的碑林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更领悟到了严子陵那“山高水长”的高风亮节。再乘舟至龙门湾,师生们于碧波上泛舟,大得画中游历之快。
如果说富春江山水是融画与诗为一体的佳境,那么京都状元富阳纸则是集智慧与文化于一身的瑰宝。下午,我们一行参观了华宝斋——造纸文化艺术村。师生们参观了博物馆,仔细地欣赏了中华文化的四宝(造纸术展、雕版印刷术展、黄公望的山水图《富春江山居图》和董其昌的书法《岳阳楼记》),还特别观看了制浆与烘干的两道工序,最后还亲手体验了雕版印刷的精巧,都对中国文化的灿烂和民族的智慧叹为观止。
不管是游山水,还是观华宝,都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次精神的回归。这次采风,不仅丰富了社员们的课外生活,开阔了眼界,更是打开了创作的灵感大门,同时也切身地领略了祖国壮美的河山和悠久的文化,真切地体悟到了祖国之美和人民之智。这一切,都将使每一位社员拨动心中青春的琴弦,奏响属于自己的春之歌,演绎那种本真的诗意的人生。
﹥﹥活动剪影
﹥﹥社团秀场
不老的她
□ 冯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第二初级中学沥园文学社)
母亲最怕眼角横生的皱纹。四十岁以后她才开始打扮,一头亮丽的黄色卷发掩盖时光的侵略。问及原因时,母亲只是说:“我要打扮啊,是给你们长面子!再说了,我要是老得早,就是早点给你添麻烦!哎,像你外婆,实在是没办法啊。”
虽然母亲的意思是嫌弃外婆给她添了麻烦,但是真正照顾时却一直是无微不至的。我记忆最深的,是她给外婆洗头的情景。
洗头时,外婆站在脸盆架前低下头,是有些辛苦的。母亲为了让她舒服,得搬一把合适高度的凳子叫她坐下,有时还要垫几块棉垫。外婆不常洗头,乱糟糟的头发自然是不怎么干净,母亲就一边数落着脏,一边轻柔地擦拭。她怕水温高,又怕自己手劲大,总是小心翼翼。
我注意到,外婆神志清醒时通常微笑不语,有时却是呆滞地立在一旁,样子看起来很可怜。母亲的声音就渐渐弱下去了,还带着些哽咽。我还很小的时候,外婆曾因一场大病在鬼门关徘徊了一圈,回家后身体便不如从前。外婆待在家里,却很喜欢打听外面的事,等到母亲来了,她才能兴高采烈地说起。
“徐老太太的大女儿死啦,哎,年纪轻轻的。”外婆忽然感慨。母亲手上动作一顿,说:“我老早就晓得了。”对于此事的讨论没有继续下去,善于八卦的母亲扯开了话题。
我心里有些奇怪的是,晚上母亲却主动提起了:“哎,你说,要是我没了,你们怎么办呢。”我吓了一跳:“妈,这种话说不得!”母亲抬起手,居然在擦泪:“我要是老了,就不能再照顾老娘,还得叫你伺候我。所以啊,你妈我一定要好好打扮,嘿嘿,越活越年轻!”
母亲的情绪却没有和她的话一样乐观起来,她起身,独自到外面去了。我还没有缓过来,在床上想了半夜。忽然,我的脑海中闪现外婆的脸,她轻轻地说:“哎,国琴啊,我是活不长了,你们怎么办呢。”我吓得跳起来。
母亲最怕眼角横生的皱纹,是怕自己老得太快,不能再照顾她的老娘和宝贝女儿。每一次给外婆洗头都是煎熬。她害怕自己太用力,把外婆发丝上仅余的黑色都搓去。她给外婆找凳子,看着老娘坐在凳子上瘦削的身子,似乎很容易被风吹倒的样子。她只是不停地动嘴,她害怕停下来就呜咽出声。母亲看着外婆快速地老去,心里却始终安放着永远不老的她。
其实母亲可以安心。她老了,我可以照顾她和外婆。我老了,又有下一个人来见证“不老的她”。世世代代,愿其流传。
(指导老师:赵建丹)
永远的富春江
□ 李千红(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第二初级中学沥园文学社)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看到这两句诗,仿佛看见千百年来,一个个风流才子,风度翩翩,漫步江边,嘴角微动,吟诵出赞美秀山丽水的佳句。
但如今我心里却渐渐有了隐隐的忧虑。都说富春江最美在桐庐,可即使桐庐这个美好繁荣的城市,也止不住近年来污染加重的趋势。也许富春江早在尘世的污垢下面目全非了吧。带着这复杂的心情坐上大巴,塞上耳机,让音乐的旋律可以使自己不再为美好被破坏而烦恼。
侧首窗外,远处“富春江水电站”几个字逐渐映入视线,那么近在咫尺,又显得遥不可及。哦,还好,虽然远处山的轮廓不那么清晰,但群峰拥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韵味犹存,顿时有一种心旷神怡的美好。
咔嚓,相机轻轻响了一下,定格成一个美丽的画面。移开相机,看得更为真切。阳光盛大地开放,天空澄碧,人像是迷醉了要融化在这美景之中。四周都是山,不是高耸入云,并非重峦叠嶂,像一个个羞涩的少女,粉妆玉砌,有着柔软的曲线,温柔地看着人们,微微笑着。苍翠深远,满眼皆是绿,像是画家精心构图,层次分明,富有美感。一条小路蜿蜒其中,若隐若现。树林深处白色的房子,点缀着山的如花容貌。富春江的山,更多的是一份柔情。江边,木板桥在风中轻吟,有道是“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真美。”坐在木船上,身旁的同学把目光投向窗外,不停地举起相机拍照,笑容明媚。两旁的山绵延无尽,碧水澄明,水波轻漾,鱼鳞片一般层层卷起。桨声清脆,犹如高超的琴师在缓缓奏曲,弹出心中万般念想。富春江清澈的江水,犹如清纯少女般澄澈与干净,没有一丝尘世的污染,明净得如同镜子。甚至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它的颜色,青还是绿,都无法描述那少女般的美丽。如此,我才真正发现了自己的词汇贫乏,都无法言出心中的感慨。
不需要刻意的华丽辞藻,只用一句“真美”就足以道尽富春江的景致。于是,我起初的忧虑变为释然了。然而,如今还有多少地方值得人们这样轻轻地叹一句“真美”呢?
我希望“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江,永远有着少女一般的美好,永远给人以震慑心灵的美,在每一个打开这册画卷的人的心里留下不会忘记的美好的记忆,被珍藏在心底,在脑海深处。
(指导老师:修云辉)
宴会与酒杯
□ 胡伊婷(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第二初级中学沥园文学社)
霓虹灯璀璨炫目地在大街上招摇,车辆像一根火柴般划过高架桥表面,转眼如一簇火花般远去,消失于天际。
这个世界不缺有钱人,他们也不缺钱,他们需要的是消遣。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宴会存在。尽其奢华,不挑什么实在、实惠的,只要华丽的、奢侈的。宴会开在这个城市最豪华的酒店里,主人定在了88层,取吉利的意思,也考虑到楼层高,夜景好。几个和主人关系好的友人早早来到这里,被服务员带到指定位置坐下后,毫无尴尬地开始侃侃而谈。“叮”,红酒瓶碰着高脚酒杯,里面的液体顺着杯壁滑下,在灯光照耀下泛起嚣张的光泽,好像在嘲笑这个社会。
过了一会,人渐渐地多了起来,随处可见闲聊的人,三五成群,推杯换盏。
一对母女进了宴会厅。她们是这里主人的表弟的妻女,也不算太远的亲戚,被安排在了8号桌。相比之下她们要拮据得多,也不敢出太大吸引目光的动作。女儿总是握着双手,而母亲十分钟问了女儿七次要不要上厕所。然而她们仅仅是大厅角落里无足轻重的一个画面。
水晶灯依旧挂在大厅中央,散发出众生为之倾倒的光芒。
音乐响起,宴会开始了。所有人就位,身着唐装的服务员面带微笑,端进一盘又一盘菜。每放下一盘,都会温润着声音介绍这叫什么名,用什么食材,那笑容在女孩眼里极其虚伪。
大人们几乎都喝酒,女孩的母亲却拒绝了,她晚上要去上班,哪能喝酒,况且这富人喜欢的红酒,在她嘴里都是一股子苦涩味。母女俩最终还是倒了点橙汁。母亲原本想要拿起高脚酒杯来喝,却被女儿打断,女儿把手掌朝上,用中指和无名指架起高脚酒杯,别扭地喝了起来。母亲说,哦,原来是这么喝的。女儿点点头,恩,没错的,看电视里都是这样的。但周围的人都用很平常的拿杯子的姿势拿起了酒杯。母女俩终于发现错误了,母亲没怪罪女儿,因为毕竟都是第一次。
原本这就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而已。
女儿放下酒杯,安慰自己,没事的,没事的。抬起头,正对的一个男孩却望着她们,笑着,应该是把所有的画面尽收眼底。女孩脸色瞬间煞白,低着头不敢望向他。男孩笑着,一边的嘴角扬起,看似绅士的笑容却极其刺眼,在女孩眼里,这笑容包含了这些社会高层对底层的藐视,瞧不起。女孩从那时候开始,直至整个饭局结束,都未再次抬过头去直视男孩一次。
宴会渐渐落下帷幕,人去楼空。但真正的宴会还在人们的心里一直在进行。
(指导老师:沈芳芳)
周末品书茗 (外词二首)
□ 修云辉(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第二初级中学沥园文学社指导教师)
又到我们一家都盼望的周末了,因为一家三口又能共处一室,共享休闲了。
晨练后,用过早餐,我习惯性地走进书房。每次看着那满架的书,总有穷人暴富的充足感。记得读书时候因为家穷,爱书的我一直处于对书的饥渴中。成家之后,随着条件的好转,才慢慢地有所缓解。等儿子读书的时候,他对阅读的爱好,让我有了为后辈建构能传世的书架的想法。在妻子的支持下,从《红楼梦》到《莎士比亚》,从《佛经》到《圣经》,从《孔子》到《西方哲学》,从《现代汉语》到《经济论》,我们的藏书包罗了文、史、哲、经济、军事和宗教等经典著作,总计达2600多册。
手指得意地划过成排的书脊,我拿起最心爱的《甲辰本红楼梦》和《椤严经》,坐到沙发上。随后,儿子也习惯性地拿着他的《宋词鉴赏》和英文版的《莫泊桑小说选》,坐在沙发旁的矮椅上。在明亮的茶几上,仿红木茶盘里摆着紫砂茶具。紫砂茶壶里是妻子刚为我们泡好的大红袍,壶嘴上还袅袅地飘着茶香,茶海处成品字形列着三个紫砂茶杯。妻子则拿着我主办的校刊《沥园》坐在我身旁——每次我有新刊出来,特别是有儿子作品的,她便会看上好几天。
“来,我们一起品我泡的茶吧!”于是我与儿子便接过来,用手轻轻地摆动,用鼻子闻着那茶香,然后浅浅地啜了一小口,让茶在嘴里荡漾开来,细细地体会着那岩茶的风骨神韵。“好!有进步!”我们品出了它独有的韵味,朝她树起了大拇指。妻子原来不爱喝的,更不会这样有耐心泡。只是偶有一次,看我与儿子边喝茶边看书,她也觉得好奇,便喝了一口。自那以后,她就成了我们的同党。并且总喜欢在我们周末要开始阅读时,会泡上一壶上好的茶来。
就这样,我们一家三口,一边看书一边品茗,自得其乐。
一本书,一杯茶,一种生活,我们也就这样地享受着。
点绛唇·咏风信子
伫立瓶中,紫鳞无光花香销。
静蕴清水,且待来年俏。
冷月相伴,东风信如迢!
尽妍处,素胜夏莲,半缕幽芬笑。
点绛唇·咏竹
煞煞西风,水枯虫匿草无椎。
傲然迎霜,陌路孤守翠。
无意争妍,只把磐石碎。
东风拂,漫野遍山,绿海苍波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