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学生作品 >
  3. 高中生作品

张皓天:你从画中来(第十九届叶圣陶杯初赛获奖佳作)

发布日期:2023-01-09  点击量: 1055

你从画中来

张皓天(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高二) 

一痕淡墨,勾勒一脉山水;一笔丹青,晕染一城画意。

没有哪个城市或镇子,能像周庄这样动人。从“贞丰泽国”的牌坊下走过,便是穿越了一段时光,去往到另一个遗世独立的境界。在那一段不为世人所熟识的历史中,“贞丰里”曾一度被遗忘,却在几个世纪后的今天,成为人们心头无法割舍的情节。

墨块在砚台上轻轻揉捻,留住一点香气和淡淡的墨圈。笔锋圆润的白毫沾饱墨汁,侧着笔杆随意地一起一落。墨色沉淀在水底,变成河床上摇曳的水草,温柔地抚摸着船娘手中的竹篙,和游鱼一起,坚贞地守护着一渠明净。不知在何处发源,又不知在何处停止。周庄在水流宠溺的臂弯和淙淙的耳语声里,避开战乱与喧嚣安然地睡着。涓涓细流磨平了周庄所有的棱角与锋芒,使它变得温润,像一块美玉,镶嵌在长江平原。

金字朱底的牌匾,斑驳的影子向我们隐隐诉说着让人沉湎的往事。富可敌国的沈万三,一度成为周庄名副其实的主人。沈万三与族人在这里生活着,因为周庄的单纯,商人也没有了名利场上的伪面具。他是真心爱着周庄的,因此这里不因他的到来成为繁华的市井。在沈万三的心里,周庄已成为他命中的爱侣。当名和利都成为一种无足轻重的附属产品伴随的沈万三时,他更需要追求一种心灵的宁静。于是他发现了周庄,爱上了周庄。他提笔在这里画下了万片琉璃瓦,作为送给周庄的定情信物。

如此厚爱却不能让沈万三与周庄相守一生。朱元璋为沈万三的富可敌国十分担忧,同时又对周庄垂涎三尺。他羡慕,甚至是嫉妒。万里江山由自己一笔挥就,却忽略了灯火阑珊处的美丽。即是人间天堂,为何属于一个满身铜锈气的商人?太祖明与沈万三结谊,实则欲除之而后快。沈万三百般周旋,却未能用聪明与敏捷为自己换来余生的平静,反而将生命终结在发配远方的路上,只留下一道别具特色的美食和一段令人慨叹的故事。朱元璋最终解决了这个看似危险的商人,却并未如愿以偿。沈万三离开了,周庄似乎变成了一座空城。太祖没有住进他梦中的周庄镇,而是回到了自己的皇城,继续日理万机、勾心斗角的生活。太祖垂涎周庄,却不爱周庄。真正爱周庄的人已经去了,从此周庄便多了几分幽怨,因为沈万三。或许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也只有沈万三一人能让周庄挂念一生。直到现在,本地人还在津津乐道地讲述有关沈万三的故事,那让沈万三送命的“万三蹄”,也早已成为周庄的一张明信片。

无论沈万三也好,朱元璋也罢,他们的生活都免不了浮华。周庄源自水墨,绘自丹青,他们只是匆匆的过客,无法在清亮的画轴上留下自己的身影。

相反,留下身影的确是最不起眼的渔人。他们的船旧旧的,蓑笠也是旧旧的。或许温顺的周庄从未下过大雨,周庄人也一直是“斜风细雨不须归”。作为生活在水乡的人群,周庄人似乎更了解如何与水相容。乌篷船成为每家必备的交通工具,出门路途无论远近,都会撑上竹篙摇摇晃晃地从自家的小坞里驶出去。不知是真切地需要这种诗意的交通方式,还是周庄人充满着诗意的想法,这种舟楫代步的方式在周庄早已约定俗成,没有人去破坏。

有水便有桥。周庄桥多,也没有一个重样的。没有人去深究当年建造这些小桥的人是谁,也没有人去深究设计这样造型的桥是出自怎样的匠心,甚至更没有人去深究为什么到访过周庄的人都对这些斑驳的石桥如此留恋。或许桥梁作为纽带,本身就让人感到难去难留吧。不知哪一岸风景更好,只能站在桥上左右顾盼。缠绕在对景色的解析中,自己已偶然成为别人驻足欣赏的风景。那一座座小石桥映在水里,像历史沉重的锁,锁住周庄几千年的美好与哀怨,也锁住游人的心。

身在中国,没去过周庄是一种错过;去过周庄,却没有爱上它,则变成了一种过错。周庄从中国画里走出来,散发着悠远的墨香,摇曳着洒金宣柔软的金辉。提笔写下落款,不是画者的姓名,却是牌坊上歪歪扭扭的三个古体“贞丰里”。只因为在这个小小的镇子中,我们遗失了自己。

                                              指导老师:王青霞 

【点评】

文章颇得中国画的水墨意境,像一帧散发墨香的周庄画幅。更难得的是语言,干净、利落中蕴含着深思后的沉静,很见功力;历史与现实的过渡自然,沈万三的故事是文章底色,讲述别有意味,有透过历史看现实的透彻;“锁”的比喻很精妙,颇有诗意,是点睛之笔,更有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韵致,作者用典贴切,娴熟的笔法也从中可窥一斑,具备了小作家的气度。希望作者在写作的路上会走得更远。(李林芳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