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寄语:
校园文学就是校园精神的生动载体,一个好的文学社,一本好的文学校刊,往往会成为一所学校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标志。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将努力探索社团课程化、课程社团化发展新模式,以课程提升社团,以课程引领社团,让更多的学生走进缤纷社团,让十中学子人人有爱好,个个有特长;让十中校园时时有亮点,处处有精彩,让十中校园成为绽放师生生命精彩的舞台。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十高级中学校长 徐文太
社团介绍:
萧山十中花雨文学社创办于2001年10月,社刊《花雨》,著名学者、作家余秋雨题写社刊名。花雨文学社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了十八届花雨文学社年会,“花雨杯”系列活动持续开展,推出了三部长篇小说,三部散文专辑,一部诗歌专辑;花雨文学社建设机制化、专业化、常态化、课题化,亮点纷呈,高潮迭起。一大批名家郑愁予、白烨、顾之川、曹文轩、格非、麦家、黄亚洲、五旭烽、流潋紫、饶雪漫、徐则臣、郭敬明团队等先后做客花雨文学社。在北师大附中、曲阜圣地、红岭中学、潞河中学、西安中学、张家界民族中学、学军中学等召开的全国校园文学高峰论坛上多次做大会典型发言,余秋雨、王蒙、余光中、刘征、于漪等一大批名家墨题花雨。《花雨》已成为萧山十中乃至萧山教育的一张金色名片,“萧山十中”随着缤纷“花雨”飞向了神州大地,四面八方,有力展示了我校师生的文学才华和办学特色!
指导老师:
张旺,中学高级教师,花雨文学社指导老师,萧山区中小学文学社联合会秘书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首届教育科研标兵,全国首届校园文学指导名师。
杨丽,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学一级教师,花雨文学社指导老师。热爱文字,热爱文学。曾获区文学社团建设先进个人,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报刊模范主编,全国校园文学社模范指导教师等称号。撰写的文学教育论文先后在区、省、国家级评选中获奖,创作的文学作品多篇在全国公开报刊发表,指导学生参加寒暑假读好书征文、语文报杯作文大赛等多人次获奖。
陈筱艳,毕业于华中师大中文系,中学一级教师,萧山区教坛新秀,花雨文学社指导老师。怀着对文学的热爱与对教育事业的憧憬来到湘湖之滨,花雨之社。从花雨建社之初到如今茁壮成长,我们全程参与,全力推进,点滴心血,融入团队。就像鲁迅说的,弄文学的人,只要一坚韧,二认真,三韧长,就可以了。为着共同的文学梦想,我们仍将不懈前行,让花雨成为文学之根的最美滋润!
教师经验:
社团是一种新的、相对独立的校园力量,已经成为学生重要的组织形式。社团生活成为了学生普遍接受的一种校园生活方式,是学生聚集的新形态,是学生思想、观点、情感、愿望、需求真实表达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思想交锋、观念认同、情感交流、人际互动、利益诉求的重要场所。社团作为一种增长着的校园力量,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也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方式、管理方式、服务方式。
社员作品
木琢童香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十中高二年级 蒋楚瑶
在我的家,还保留着几件十几年前的器物。其中有许多于现在而言是过了时的、毫无用处的东西。但仍有几件是还尚在使用的器物。有一个是影响我感情最深的——齐人半腰的原木方桌了。
这方桌,伴我成长。近二十年没换过,期间搬过两次家,但自始至终没将它忘却。这倒有点好似林清玄的菩提树,他将它从混沌中救出,而它潜移默化的将它的精神影响作者。小小的方桌,说不上带来对家乡的思念。对它感想,不同于是对它的印象。它给我的是多层次的感受。
它,简单、朴实。
一米高的原木小方桌,说不上特殊、精致,甚至它还有许多瑕疵。但就是它的不特殊、不精致,给我的童年带来精神的丰盈。
它不起眼,适宜的高度成了我童年的伴读者。
春,伴我于阳光轻拂之处,暖阳抚柔心灵,纵我向荣生长。
夏,伴我于河畔。夜昆虫低吟,父亲拿着蒲扇,和着茶想漫忆童年。和风轻拂,取走了我的聒噪不安,静享夏日曼妙。
秋,伴我于落叶纷飞的树下,秋味的风随我的翻动书面,心灵沉淀,归于宁静,岁月静好莫过于这时罢。
冬,伴我于飞雪窗口,它变的寒冷,使我的手不住颤抖。幸而父母会端来热汤,让我暖暖。这时的它,和我同享温暖。
它和我的梦想并行,成绩不出色的我,在这张小方桌上放足了我的感情。当今社会绝对的淘汰制,让我倍感压力。我爱我的小方桌,它能带给我不同于父母的安全感。我可以完完全全的说我是爱它的,我可以用贫乏的语言,但又最真挚的感情去这么说它。有时候我感觉到无助,我自己也会不知所措。在反复的提问自己是否真的可以成功?我在不断的打击下放弃,在放弃中崛起。我是个软弱的人,我没有一切,只唯有它可以让我坚强。它就这样平和的立在那里,每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看着它就这样伫立着,像一个老者,用平静却又深邃的眼神告诫我。它是完完整整见证我努力的,是比父母更能证明我的努力的!在它的面前我是不敢说谎话的。它可以读懂我的不服气,用着我不服气的劲提炼着我去向上。回到它的身旁,用自己的汗水和疲乏书写过去,这是唯一让自己心安的方法。所以所,我是爱它的,是更加感激它默默的陪伴和鞭策我的!
物,亦可以为友。
使用了近二十个年头,承受过泪水、汗水、污渍。而被岁月抹去的漆面,也已被磨得异常光滑,经过岁月的沉淀,似乎上了一层蜡,倒也异常的平整。
每日有它陪伴。虽开心、伤心的感情支配着我。但只要趴在桌上用手指细品着桌面的瑕疵地方,内心聒噪终归于宁静。
岁月不停留,小小的人生,开始了需要自己去思考决定了。困惑缠绕心头久了,倦了、乏了,一小杯牛奶,饮尽。趴下,小木桌独有的原木奶香味,这不甜不浅的香可抚平心中烦躁。让我回归最初自己与想法,不深不浅的睡上一觉,和着这原木奶香,在梦里和小方桌做好决定。醒了,静抚小方桌,拍拍它,和它为下一段旅程做好新的约定。
在《云笈七签》中更说:“施存,鲁人,夫子弟子。学大丹之道,三百年,十练不成,唯得变化之术。后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期间。”可见民间的对一个葫芦都是心中的希望与理想的寄托,那我这小小的原木方桌是否也算是我心中的希望与理想的寄托呐?
现在的书桌有多功能性的细致规划,但我对它们毫无心动。看着它,我倏忽想起了林老询问他母亲为何迟迟使用那把葫芦瓢子“只是用习惯了,别的勺子都不顺手。”这话是不错,我对着小方桌又何尝不是呐?只是用习惯了,它的每一次斑驳瑕疵之处我都细细的记着,我会因它而改变物品的放置位置,别的小方桌不只是不顺手,更多的是它们没有承载着我的岁月拼搏痕迹。我的小方桌也自有日月天地,考量它的每一寸都是不能够说尽的,不论时代对时尚的想法的改观,但有一个是不会改变——人心中最深处的感情是不变的。
因有期许,生命的进程非偶然亦也非带有绝对的必然。人生的每一秒都会为下一秒作铺垫,每一物都又引导着下一物的产生。这好似一条路,路边的风景会改变你的心情改变你的思维,但是不论好与坏,不论影响的时间长与短,它们都是你人生中的过客,结于根本的因素之一。而我的小方桌就是我生命中,以物来引导我的生命中的过客。
抚摸着小方桌,它亦师亦友。师,它教导了我沉淀心灵去思考问题。友,它陪伴我度过奋斗时光。
老街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十中高三年级 吴可盈
“也许那老街的腔调是属于我们的忧伤……”
发黄的旧唱片,一张褪色的照片,勾起了我无尽的怀念。
老街的腔调,是从忙忙碌碌的搬家开始的。快要过完的春天,空气中弥漫夏日即将降临的热气。白墙黑瓦,人影树影,窄窄的过道,铺满砖块的小路,有着江南独特的风味。袅袅升起的炊烟,包裹着可口香喷喷的饭菜,混合着蹲在路边抽烟的小痞子吐出来的烟雾,升起来与云朵作伴,给老街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气。
早晨的天刚刚亮,不知哪家的鸡溜到了别家导致鸡犬不宁,不知谁家的锅烧出了一个洞,不知是谁家的小孩啼哭声震天动地……我在喧闹中醒来,总会在洗漱后和母亲俩人走到巷尾老爷爷的面铺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汤面,味道弥漫到后院,久久散不去。在街边,总能瞧见几只熟睡中眯着眼的流浪猫,他们无论流浪到哪里,总会记得老街是它们唯一的家。在街上,往往会与匆匆赶路的人擦肩而过,他们都是暂时被困在老街里的笼中鸟,渴望有飞离老街,飞上属于自己的枝头,有所成就。天明时老街就像俯瞰者,默默无闻地俯瞰每一位在老街里的姿态,也带给人们触手可及的温暖。深夜时老街就如同倾听者,步履不停的人总想找个与世隔绝的街尾悄悄地吐露心声,静静地缅怀追忆,睁开眼他们还是赶路人。老街为他们记下曾经的彷徨,也为他们铺好未来的路。
老街的腔调,也是从忙忙碌碌的搬家结束的。同样的春天,却不一样的心情。再望一眼白墙黑瓦,人影树影,却掺杂了不一样的情愫。搬去民宅,不会再看到一户户烟囱里冒出的炊烟了,不会再听到清晨各种各样的喧闹声了,没有了巷尾老爷爷的热汤面了,也就没了在后院久久散不去的香味,也不知道流浪猫会不会忘记回家的路,那他们会何去何从?赶路人如愿以偿,逃离了囚困他们的老街,但在夜深人静时是否会想去曾经不厌其烦倾听抱怨的老街?
也许老街的腔调是属于我们的忧伤,带着触手可及的温暖。虽然伴以荒凉,但却那么生动清晰。院子虽已破败,杂草丛生却也绿意勃勃,绕上墙壁的绿藤柔软却坚韧,风儿轻轻吹起,微损的院门吱嘎地响,唱着荒凉而悠长的童谣。路过老街的人,脸上挂着风尘仆仆,匆匆忙忙,没有驻足停留的意愿,仿佛想快快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未来的路还很长,荆棘密布。过去的老街封存在内心的深处,时常怀念,也提醒着自己在未来飞黄腾达时不做匆忙的赶路人;时常回忆,也想念着那小巷深处浓浓的汤面味;时常等待,等待某天老街的重现,那里一定有小孩的啼哭声!
走出老街,心情依然无法平静,听到某处“回家吃饭了”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仿佛在唤儿时的自己,仿佛在呼唤老街,请他保持原来的模样。也许那老街的腔调是属于我们的忧伤……会有人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对着老街黯然神伤吗?会有的吧。一定会有的吧……
路口的春天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十中高三年级廖淑芸
刚从补习班出来,微风就拂过我的发梢。迎着春末夏初的旖旎光景,揣进口袋,从盒子里倒出两颗百香果清口片。盒子上“百香果”译着“Passion Fruit”。“Passion”——激情、热情。慵懒午后,热情未上头,淡淡的果香却已弥散在唇齿间。
彼时,晴朗的阳光穿透疏密间杂的枝桠,徐徐的清风沾染蕃石榴的花香散落在整条林荫小道上。手机屏幕上还留着网易云音乐的界面,沈以诚的“椿”就这样缓缓流泻,散在风里。
春末残留的清新与妩媚悉数盛开。路的转角,映入眼帘满是芬芳∶阳光在玛丽安的叶面上跳跃;斑马万年青在风的轻抚下唱和;绿萝叶摩挲着它微微蜷曲的碧叶,想起白若梅写过,“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最迷人的还是万眼鲜绿之中的那一束玫红百合,用“容华伫立,绰约俱见天真”形容也毫不为过。数隔几米,仍能嗅到藏在风中的甜蜜。它们是残留在晚春的精灵,拖着春的裙摆嬉闹着。虽然我叫不出这满车的花名,但仅凭这灿烂夺目的色彩就叫人不忍移开眼。
零星的阳光洒在卖花男人的肩头,他倚着车无聊地划着手机。街上来来往往也就几个行人,他们步履匆匆,仅仅瞥一眼这一角盛放的春天。只有一个男人停下了脚步,在车前徘徊。我有些冒昧地打量他:灰蓝的工地服,污渍如墨般晕染开来。蓬乱的头发下是一张疲倦的脸。卖花的男人抬了下头,伸了个腰,冷冷地问:“买什么?”
“多少钱啊…”男人开门见山轻声问道。
“十五,二十五,四十。都有。”
“好的好的。”他腼腆地笑起来:“我先看看啊…”温柔的鲜绿好像拜托了风抹去男人脸上的疲惫。他一边踱着步子,一边怕打扰似的轻轻碰碰这些春的精灵,藏不住的欢喜从他的嘴角、眼角漏出来。我想,他一定是个温柔的人。喜爱花花草草的人,总对生活藏有热情和热爱。
但他只是来回地走着,偶尔俯下身子贴近了看。我也许理解他的犹豫,不单是囊中羞涩,还有些许无奈:起早贪黑的忙碌必会委屈了这春的精灵。
但是每个人都有喜爱美好事物的权利,我想。
男人小心又不舍地徘徊着。直到一辆白色的轿车停在了路边,下来一位三四十岁的男士。他径直走向花摊,点着一盆漂亮的白掌:“这盆多少钱?”
男人转过头望了一下,让了让,站在一旁。
摊主连忙把手机放下,“三十三十,老板。”
“那就这盆吧。”说着他便低头掏起了钱包。
卖花男人眯着眼睛微笑了起来:“好的好的,我帮你包好……”又试探性地问道:“别的呢,你要不再看看……”
“不了不了,家里来客人,随便装点一下。”男士一把接过这盆白掌,大步向车走去。望着扬长而去的轿车,一旁的男人有些怅然,尴尬地骚着头走远了……
玫红百合清甜的花香又毫不吝啬地袭来。
我突然有点难过。爱花惜春之人有他的无可奈何,不懂欣赏的人却可以随意拥有。杜甫心济天下,所以愿“大蔽天下寒士俱欢颜”。我没有如此博大的情怀,只愿花开十里,风能把花香送遍每个角落,给真正爱它们的人一丝慰藉。
那年,红豆杉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十中高三年级 韩汤健
相呈安好,手呈红丝,你道安好,我泪打薄纸不忍冲淡你的字,看门外红豆杉,将你埋于心。
多少年的风雨沧桑,度过了多少个朝夕,你依旧挺拔生长,支撑着整个村庄的水脉。熟不知哪位先人将你栽育,如今茁壮成长的你以历世几百余年,你向人们展现着你那俏丽的纹络。同时也成为了这方土地上数人的信仰和家的标志。
回忆小时候在那儿的点点滴滴,记忆早已朦胧,却始终没能忘却于你的趣时。我总在国庆假日的时候回到那片土地,去看看爷爷,同时也来看看你这位老朋友。这叶片若是不仔细的看,到也发现不了已有些泛黄了,在小时候我知道当你的针叶些许掉落时,秋便尽了,冬要来了。而那时我更渴望你的果子早些变成那鲜艳的样子,变成那一粒粒的红色小球,想想就令人的口水直流。
我于你的相识确切的讲是得益于酒的媒介,那时年少无知的我偷偷的取来用你的果子酿的酒喝,让我诧异的是,这烈酒中竟带些甜甜的滋味,我顿时好奇这是什么所酿造的。后来,在闲暇的时候我便缠着爷爷问这问那,或许是不耐烦了吧,爷爷告诉我你叫红豆杉果,一般当作药材,但对于我们这些不懂医的,仅仅拿来浸酒,说是可以抗癌什么的。
后来,我想再尝尝你,可能是偷酒喝被发现了吧,在那次偷酒得逞后我就再也未能见到那装了一半红杉果的酒瓶。大人们不允许小孩子们喝红杉酒,或许是你本身含有轻微的毒素,又或许是由于那薄薄瓶层中的酒是孩子们不应该过早去接触的东西吧。后来,爷爷用盐水代替酒去制作,我才光明正大的再次品尝到了你,不过当我再次品尝的时候,发现这一切已不在是我脑海中的那种最初的感觉,这其中含带着些许的苦涩。我想着一定是没有用酒来制作的问题。直至多年后的长大了,我才如愿以偿的品到了原汁原味的红杉酒,那种感觉很是令人怀念。
人们用乙醇溶解你那的独特的玲珑,却未曾了解过你的故事。我知晓,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你还有另一个凄美的名字——相思子。传说在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出征,战死在边疆,伤心欲绝,在杉树下泪尽而死,其死后化为红豆,于是后来人们便称呼它为"相思子"。唐代的诗人王维路经烟雨江南,看到这挂在树梢的一簇簇红豆,心中本就思绪万千的他受此影响,抒了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对于与友人分别却不舍的由衷感叹。
岁月悠悠,回首过往,已是瞬息。曾经一起聚在树下的老人,所还在村子里待着的已没有几个了,就连儿时记忆里一起嬉戏玩耍的伙伴也不怎么聚的齐了,现在我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少了些共同的话题。而我总会一个人在没事的时候,静静地看着老杉树,它高冠挺立,隐天蔽日。这些老杉树早已饱经风霜,也已不像小时候那样的硕果累累,或许是老了,又或许它变成了多年才结一次果了,但不管如何,每每漫步于树下,用指尖去轻抚那粗壮的树干,在神经与老杉树皲裂的树皮相触时,我不禁回想起父亲曾经在树下的谆谆教诲以及欢快的点点滴滴。
不经意间,在老杉树周围几株小树苗正挺立的生长,我想,在老杉树的庇护下,他们是幸福的,就如在父母的庇护下茁壮成长的我们一样,是幸福的。几度花开,几度花落,几载的烈日与寒冬,成就了你的孤傲,也同样成就了你的雨中笙歌。
若是世间的百态都浮华而过,这绵绵红尘无漾,那么身处凡世的我定将与其一起述写这万笔的丹青,那些定是最纯粹也是最复杂的。
雨开始下了,使人感到些凉意,这雨是南方国度的常态。雨滴落下,让那古老青灰的石板一次次怅然,但依旧还是重奏这欢快的一曲。明月,疏光,三丈青丝,一袭白衫,半盏凉茶。如烟,如尘,依稀过往。我只愿可如若初衷,去寻那一杯醉生梦死,饮罢这年少的无知,在苍山深处红豆寄依。
何时朝暮,何时夕阳,且酩一口红杉酒,回味至今,若他日细品,我想应会有更多别样的滋味吧。一盏醇酒,只需寂静方土,幽若蓝天,虽凡尘浮华,但也可消停于世,领略这自然的别样风景。
我依稀记得,那年我与现在一样,在闲暇时悄坐石岩,于这红杉树脉脉相望。
照片里的故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十中高二年级 黄欣丽
从儿时走到现在,那些美好而不舍的记忆碎片,犹如泛黄的电影胶片,静静沉淀在岁月的深潭。——题记
“爷爷,有癞蛤蟆!”女孩惊喜又有点害怕的声音响起。
一个老人缓缓的转过身来,佝偻的身影转身时显得稍许笨重。短而立起的头发给老人添了丝精气神,也让面孔显得硬朗多了。他放下手里正在浇粪的长把水舀子,对远处的孙女喊:“囡囡,赶紧过来!那玩意儿可一点也不好看!”“好咧,爷爷!”女孩一蹦一跳地在菜地里穿梭着。
这块菜地是爷爷的一片小天地,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蔬菜——茄子、青菜、番茄、大白菜、青椒、豌豆……还有娇艳的花朵,女孩帮爷爷采着绿油油的青菜,累了就蹲着看爷爷在田地里忙活。爷爷半辈子都在与田打交道,他说:“田是那代人最宝贵的财富了。”他看重那矮墙下每一寸褐色的土壤,呵护它宝贝它。
时间真的是世上最无情的事物了,他永远也听不见人类一声声悲叹的呼唤,他始终按部就班地行走着,让孩子成长,以精湛的雕刻技术在老人脸上留下岁月的痕迹,日月升起又落下。花儿开了败,败了开,万物也在不断循环规律。
“爷爷!”长大了的女孩冲出校门口,亲切地同爷爷拥抱。
爷爷熟练地接过女孩的书包,道:“走,囡囡回家!爷爷给你做了好多好吃的。”
祖孙俩一大一小的背影被阳光拉长,夕阳也开始侵袭蔚蓝的天空。
吃完饭后,整片天空已经被紫色与红色交织着。女孩搬了一张小板凳拿着书在背课文了,爷爷坐在门口,戴上了他的老花眼镜,脚边有无数的被切成细长状的竹条和绿色的塑料条子,爷爷手里的动作令人眼花缭乱,竹条好像变成了针线在手里不断穿梭,逐步有了物体雏形。女孩的视线被吸引了,她好奇地跑了过来问:“爷爷,你在做什么啊?”孩子的眼睛面对新奇的事物总是亮晶晶的。
“哈哈,这是打算给你的小车装个篮子呢!”爷爷慈祥的笑着。
爷爷在别人的眼里是再普通不过的老人,可在孙女的眼里,他是童年时最亲切的人。
微风轻轻一吹,“咔嚓”一声时光定格在儿时。
每到清明节,天气开始渐渐变暖。山上的茶树冒出细长的嫩芽,采茶人逐渐忙碌在一行行的茶树里。夜晚的时候,村里的多数角落会看见缕缕浓烟,那正是在做茶,将茶叶里的水分蒸干,变成干瘪的样子。
爷爷在清明假期的时候,会带大大小小一家人去扫墓。同时,这也是挖笋的环节,山上竹林里藏着无数身强体壮的小战士。爷爷手拿锄头,镰刀,身背麻袋,那双浑浊的眼睛扫过竹林,手里的锄头偶尔在地上敲两下。有了发现,就对女孩说道:“囡囡,看到没!爷爷说这肯定有笋咧!”女孩便蹲下来,照着爷爷说的,有模有样的做着。手上、脸上、身上都沾染上了土块,整个人就好像一只脏兮兮的小花猫。
“爷爷,加油!好大一笋就要挖到了!”女孩惊喜地叫着。爷爷赶紧手脚一用力,将笋利落地拔起。他们在竹林里的一下午收获不少。
热烈的阳光照耀在身上,蝉不停的鸣叫着。祖孙俩走在回家的路上,爷爷给她讲着当年在这座山里头抗日,躲避日本鬼子的故事。边走边指,道:“囡囡,当时我和你太奶奶、太爷爷啊,就躲在这里……”
女孩渐渐地又长大了。爷爷开始板起严肃的面孔,会在她放学写完作业后,教她写字画画。
爷爷以前是美术老师,他从以前小学的旧教室里捡来了一块木质黑板,买了一盒粉笔开始在上面写字,女孩在这个过程中也乐此不疲。
“囡囡,女孩子写字要工整,要在一条直线上!”
爷爷拿出珍藏已久的美术书,不一会儿书上的图画出现在了黑板上。
“囡囡,这些小动物是不是很可爱啊……”
……
“滴答滴答”空旷的房间里传来指针行走的声音,它们耐心地走过了一圈又一圈。我站在书桌前,许久不见的木匣子重见光日,看着手里逐渐泛黄而褪去原来颜色的照片,记忆碎片出现在脑海里,我内心有温暖也有悲伤。照片里,小时候的我与爷爷站在那掉了漆的木门前一起笑着,爷爷驼着背也仍比我高不少。是啊!那时爷爷是我最安全的避风港!这是唯一一张,这么多年来我与他的合照。
我们从那搬走后,那片土地已经有新的主人入住了。周围的模样也大变了。我上高中了,见爷爷的次数是少之又少。
三毛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三十岁的时候悲伤二十岁已经不再回来,等五十岁的年纪怀念三十岁的生日多么美好。”
童年是人最温暖最纯真的岁月。
故事讲完了,照片里的人与事仍在发生……我们一起趁着时间不注意,好好珍惜拥有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