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静”致敬
█李炳朔(山东省费县二中高三)
没有春节不是流动的,也没有春节不是走动的。这是以往中国人过春节的常态,热热闹闹、走亲串户、朋友相聚。但是2020年初的这场始料未及的疫情让我们成为“宅男”“宅女”,让好友相会变成视频聊天,亲朋相聚变成隔空拜年。在这个特殊的春节我们都不由自主的“静”了下来。这种“静”不单单是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恐惧,更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意识和对在抗疫前线人员的支持。
时值春节假期,要求自我隔离、禁足在家,的确给我们造成不便,心理上也产生了焦躁。但在这个时候,大家没有抱怨,不配合,而是选择换位思考。一线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在物资紧张的条件下坚守岗位,为的是什么?各地紧急驰援疫区、全社会动员起来,国家为了疫情防控投入这么大的力度,为的是什么?要是在这个时候,因为我们的“不小心”“不安心”“不配合”,导致了疫情的扩散,这对于前线冲锋陷阵的医护人员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背叛”,对于疫情防控的大局来说,也是极不负责的行为。所以我们坚持“钟南山不让动,我们就不动”,学会了自我调节,积极配合,学会了以“静”致敬。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2003年曾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医疗队队员们,主动请战参与防控工作。“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铮铮誓言,令人钦敬。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各条战线上的“勇士”都已经动起来了,他们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以这样一种方式过了个“动”的年,一封封“请战书”接踵而至,一对对人马不断奔赴抗疫前线,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成为最美“逆行者”。
谁都知道,此时选择奔赴一线意味着什么、可能遭遇什么。但是就有人在申请书中写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8个大字,就有人毅然选择向险而行奔赴武汉,就有人义无反顾坚守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视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护人员多一分担当,疫情就少一分肆虐,百姓就多一分安泰。他们的勇气与担当,令人肃然起敬;那一个个身穿防护服的背影,自带光环,温暖人心。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被称为“哈佛八剑客”的王俊峰,刘青松,刘静,王文超,张欣,张钠,林文楚,任涛。集体回国。德国最不愿意放手的顶尖中国科学家庄晓莹博士直奔武汉工作一线。美国最不想放手的顶尖科学家潘锦功博士成功回国。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李开复说:“如果有难我必须回去。”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刘燕乘专机飞武汉加入抗疫一线。一条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华夏大地上传播。国人开始行动起来,不管身在何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选择动身回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国人的团结一致,看到了国人的爱国之情。
风雨同舟,中国与世界在一起。在中国面对疫情时,世界各国也开始行动起来。经历了2003年非典疫情,有“病毒猎手”之称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利普金与中国结下深厚友谊。如今,他再度来到中国,与中国同行携手遏制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后,中国第一时间响应非洲国家呼吁,率先行动,紧急驰援;如今,南非U—Mask公司向中国捐赠医用口罩,科特迪瓦足球运动员亚亚—图雷录制视频为武汉加油,更有非洲最大银行的上万名员工“穿红衣,挺中国”……患难与共,这是世界面对风险挑战的应有态度,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释放的强大感召力。
这场 疫情的考验着我们,这不仅是一场医疗人员的战斗,更是一场全民的战斗。唯有众志成城,才能形成战胜疫情的合力。每个人都是主体,每个人都有义务,每个人都应该以“静”致敬那些坚守的、“逆行”的英雄们。如此,我们一定会风雨无阻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