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教师作品 >
  3. 教师作家

教师作家陈静:深情回望消失的年月

发布日期:2024-12-24  点击量: 499

微信图片_20240926090511_副本.jpg


作家简介 

陈静原名陈善生,中学高级师,回县司中心学校副校长。童文学作家1965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会会湖南省作协教师作家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儿童文学学会理事等。邵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隆回县文联副主席(兼),隆回县作家协会主席。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校园文学》《十月少年文学》小溪等刊发表作品。被《微型小说选刊》等选载。小说集《挑磨石的孩子》入选湖南省委宣传部重点扶持作品出版,被湖南省作协推选为第八届全国儿童文学奖参评作品。另出版儿童诗集《太阳果》。散文集《稻花香里的迷藏》被湖南省作家协会选入重点扶持作品出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重点图书系列,入选湖南省阅美湖湘动学生读丛书,于2023年105次印刷业》《檐之下待出版其作品入选全国多种儿童文学年度选本和《中国百年儿童文学名家代表作精选》《中国儿童文学大系》等选集,被澳大利亚翻译在SBS电台儿童节目连同作家专访播出。两次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两次获谢璞儿童文学奖及获第四届张天翼儿童文学奖,第三届湖南省教师文学奖。被邵阳市委、邵阳市人民政府评为首届文学艺术奖先进个人等。

 微信图片_20240926090529_副本.jpg

 

作品

 

《稻花香里的迷藏》是儿童散文集,以儿童的视角深情回望消失的年月,给没有照片的童年描绘一幅幅文字的画面。其目的是想娓娓道出记忆深刻的生活片段,抒写大自然怀抱中的美好人事,表现儿童的真善美。

这些散文,发表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江苏)《中国校园文学》《十月少年文学》《小溪流》《小学生导刊》《爱你·教师文学》等报刊。其中,《稻花香里的迷藏》、《父亲的腊肉》《甜酒》《果树的故事》《守田水》等多篇入选中国作协《2015中国年度儿童文学》《2021年中国儿童文学精选》等多种选本。《板粟树下》(外二篇)在《儿童文学》第五届全国擂台赛“湖南作家专辑”发表后,入选《2008年中国最佳儿童散文·诗歌》。《飘香的阴米》在《中国校园文学》发表后,入选中华原创儿童文学网书系。《种豆》在2022年7月《儿童文学》经典版发表,被吉林省学生刊物转载。湖南的《初中生作文》也多次选用。《稻花香里的迷藏》等还入选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教材。《红薯洞》入选《十月少年文学》主办的《读文章,学写作》名校一线语文教师解析导练册。发表于2018年7月《儿童文学》上的散文《去看好外婆》获得了张天翼儿童文学奖。《田野上的事情》中的《蚯蚓路》《燕子舞》两次获谢璞儿童文学奖。《挑塘泥》外二篇获第三届湖南省教师文学奖

  这些散文,表现五彩生活,反映斑斓童年,歌颂真善美。细节生动感人,情怀宽广大气,生活丰富多彩。一一展现了湘中偏西隆回县北面山区农村的自然风貌,生活风情,传统风俗及生态的文明风气,寓教育于情于事于景之中,充满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活力。

 

与湖南省作家协会汤素兰主席合影_副本.jpg

 (与湖南省作家协会汤素兰主席合影)

创作评价

    

《稻花香里的迷藏》收集了儿童散文作家陈静的精品佳作,其中包括《稻花香里的迷藏》《去看好外婆》《板栗树下》《种豆》《竹叶飘飘》《红薯洞》《糍粑》《甜酒》《挑柴》《挑水》等,这些文字似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一篇篇读下来。陈静以回忆视角写大自然之美,写童年生活之美,写劳作之美,写人情之美,令人陶醉,而又产生无限怅惘之情。陈静把童年时的乡村写得如此生动,如此富有诗意,而又如此童趣盎然,处处反映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乡村岁月的深情怀想,这是他的儿童散文的共同特点。把乡村童年写得深情、诗意、富有乡土气息,并不太难,而能隔着岁月把乡村童年介绍给今天的孩子,打动今天孩子的内心,引起今天孩子兴趣的,却很难。陈静在这方面是高手。他写出了稚子童心对土地的无限好奇之心和无限热爱。真希望今天的孩子能看看这些文字,并通过这些文字了解农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乡村诗意,并从中汲取灵感与养料,关注我们脚下的土地,亲近自然,亲近生活本身。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李红叶 

 

       

《稻花香里的迷藏》是一本散文集,带着时间的滤镜回望童年,一字一句,慢慢铺陈,写出的是生活,更是岁月。“稻花香”里的一篇接着一篇,组合起来,是生活的一种,细碎、温暖、宁静。陈静老师的确是在写他的童年,我们却借由他的童年读到了一种在现代文明下逐渐式微的古老文明。

这本书打动人的地方,还有作者的“执守”。不管是熏腊肉,还是炒阴米,作者都不只是观察者,更是身体力行的参与者,传承者。每一个被“稻花香”所打动的孩子,都是这种古老生活的见证者,也将是新文明的开拓者。

 

 

——儿童文学作家、《小学生导刊》编辑 周静

 

 

 

获奖

 

我作为平凡教师和平写作者,能获届叶陶教师文学奖除了高,还有光荣,也更发出内心努力的决心!在此,十分感谢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委会和评委会!

漫漫长年,教书、书、书,我此矢志不渝,乐不疲,感到工作很美好,生活很美好,人生美好想每天进步一点点,出理想的作,去真善美,歌真善美,把生活、工作奋进,给人希望的力量表达出来获奖,是对自己过去的认可。但文学这座山,喜马拉雅。我还刚在步,续持之以恒地攀顶。

在学习和成长中,有不少亲、老师、友帮助关心我,对我影响大,我除了感谢还是感谢!并作为自己的力量源泉,好好努力,争取多读书,多写出优秀作品以表致敬!

同时,致敬大家!致敬给我们美好生活的天空与大地!

 

 

微信图片_20240926090242_副本.jpg

 

作品欣赏

稻花香里的迷藏

 

请问,你和泥鳅、青蛙玩过迷藏吗?

   我是玩过的。

   那是穿着妈妈做的布鞋,背着妈妈缝的布书包,去我们村的小学校当了学生的时候。那时没有双休日,只有星期天一天假。去小学校,有两条道可走,一是绕过水田的弯弯石板路,一是屋前田塅中直往的田坎路。这样一个星期有六天,上学放学,我在田坎路上来来去去。同时,来来去去的还有大地上的春种秋收,酷暑严寒,还有燕子、蜻蜓,还有青草、黄叶……也就是说,过那么一阵日子,田野便换一幅图画,就像一个巨人更换衣裳。而高高天空下四季轮换的图画,我最喜欢的是那幅绿色的。在田坎上走来走去,看着看着,禾苗青起来了,壮起来了,密起来了。风儿拂过,禾叶起伏,窸窸窣窣 ,荡着绿波,涌到看不清边的大山脚下。稻田的水面上,浮萍点点。一团团细柔柔的青丝,大伙叫它青苔,这有那有,静静生长,绿绿的颜色,绿绿的气味。往往这时候,清新的空气中,飘起稻花香。花粉在刚抽出的穗上,沾得满满。不用说,稻花香了,泥鳅肥了,青蛙大了……

   肥了大了的泥鳅、青蛙,很爱串门了。禾叶、青苔作掩护,大地、水田为舞台,开始了它们的演出。青蛙一蹦一蹦,跳来跳去。要不,一头扎进水里,如潜艇潜伏。泥鳅精灵极了,溜来溜去。要么,身子一弹,闪电般不见了……

   我脚上梆硬的布鞋底,一步一步落在干硬的田坎路上。田坎下长长的一线水沟,不知住了多少泥鳅,一条一条或大或小,悠闲地躺着,我肯定它们在做美梦。显然,我的到来打破宁静,惊了它们的梦,吓得它们本能地躲藏,纷纷遁入水下的泥中。随即开花似的,浑水陡地升起。我的脚步声一路响过,一团团浑水伴着细细的击水声也一直向前,形成长长的浑水阵,放烟幕一样……而那些青蛙们,本来蹲在田坎上,等待伙伴们聚会。眼下,仓惶奔逃,躲进禾田,撞动禾杆,震得稻花直落。瞧青蛙急急忙忙的样子,可见也被我吓得不轻……

   这样来来去去,我一天便要打搅泥鳅、青蛙们一两回,实在有些不忍心。但有时却故意顽皮地要和它们玩玩。看,我一溜小跑过去,逗得泥鳅们飞快逃避,水沟连连荡起浑水,犹如次第开放的花儿。过那么一阵,一切静悄悄,泥鳅们感到太平无事,贼头贼脑溜出来。我一阵风似的,又返冲过来,惊得它们还是连连直躲。那急促、惊吓的模样,让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个时候,青蛙早吓破了胆,从田坎路上纷纷跳进扬花授粉的禾苗中,再也不出来。唯有泥鳅,不长记性。等静下后,又连连钻出泥来,看天看地,享受着静卧不动。我这下故意用力一步一步走,“咚咚”地脚步声,犹如擂鼓。我想把泥鳅再吓回家,肯定就不敢出来了。但我想错了。待水一清,泥鳅三三两两,呼朋引伴一样,探头探脑,还是出来了。任藏起来的青蛙发出警告的叫声,也阻止不了。

   我真是于心不忍了,不想再让它们惊惊惶惶,就干脆躲开它们,绕过水田,走上那条弯弯的石板路回家了。

   但稻花香里的热闹与诱惑,时常向我招手。我实在忍不住了,便看望朋友一样,来到绿得轰轰烈烈的稻田中,轻手轻脚,蹲在田坎路上,天真好奇的目光落在稻花下的泥鳅身上。它们一条条栖在水下,身子和泥巴一个色。有的横躺,嘴边细须微动;有的斜卧,大的带着小的;有的悠然游弋,长条身子,轻摆着尾儿,小口一张一合;有的寻找食物,细眼儿亮亮的, 瞅见可下口的东西,猛地一蹿;有的害羞似的,半遮半藏,在青苔中露出一截尾巴……至于青蛙们,蹲坐的,纹丝不动;蹦跳的,强劲有力;隐在道旁草中的,安静养神;田沟水里的,后腿一蹬一蹬,灵活如鱼;发现了虫子的,刹那一跃,准确无误……我惊讶不已,青蛙真是地上能跑、水里能游的高手。

   就这样,好多次,我悄悄和它们在一起。一个活跃的自然世界,一片生机勃勃的田园,在眼前,在身边无限存在。痴迷这番景象的时间确实过得太快,不知不觉,我的腿蹲麻了,只轻轻站起来,大气也不敢出,生怕惊动了它们……

   久而久之,泥鳅、青蛙好像认识了我,每当我悄悄出现在它们身边时,泥鳅们摆摆尾儿,算同我打了招呼。大多的青蛙不躲不避,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有的青蛙很顽皮,从我身边跳过,“呱呱”几声,引起一片喧闹。于是,不知是我同它们玩迷藏,还是它们同我玩迷藏了。

   我美美地嗅着稻花香,陶醉了……

   然而,有些美好并不会永远美好。尽管太阳、月亮还如当年一样升起、落下,尽管稻花照样飘香,但我那份陶醉只能在心里回味了。

   现在,我家屋门前那一片水田,早已成了高楼大厦,硬化的水泥路面锁住了泥鳅与青蛙的家门,让我再也看不见它们的身影。每当我从当年田坎路上的位置走过,脚步放得轻轻的,怕惊醒泥鳅与青蛙们在地下沉睡的美梦……

 

       (本文发表于2015年第7——8期合刊《小溪流》故事作文,入选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选编《2015中国年度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