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文学教育 >
  3. 课堂实践

特级教师说| 尤立增:把课上得“精致”起来

发布日期:2023-06-25  点击量: 575


尤立增,特级教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因为学校整体工作的安排,我担任了高一年级两个预科班的语文教学,并且不再担任备课组长,一下子感觉轻松了许多。

在办公室的一个角落里,我默默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有了大块的相对充裕的时间,一下子找到了自己渴望许久的一种感觉。备课、评改练笔、批改作业,使得生活成为一种“常态”。也曾有人对我的“躲进小楼成一统”产生疑问,问我每天干些什么。我认真地想了想,回答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自己想做的事是什么?我也扪心自问。面对着已经教过几遍的十分熟悉的教材,似乎不用下很大的气力备课了。但我知道,吃透教材是教师基本能力的重中之重。如何将熟悉的老课文讲出新意,应该是我努力的方向。于是,心中豁然开朗,暗暗对自己说:把课上得“精致”起来!

“把课上得‘精致’起来!”难道以前的课就不精致吗?我想,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将过去的遗憾弥补回来,也就是在追求课堂的“精致”。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难在如何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解读,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桎梏,不断增多课堂“亮点”。这不是“享受生活”的态度,而是和自己较劲,跟自己过不去,学会对自己“残酷”起来!在他人看来这是“有病”,可是,我想,在一种大家都认为正常而实际上是病态的教育背景下,“有病”的人恰恰是最健康的!

就像很多人认为有权力,有个一官半职才是追求的正道,远离这些就是“有病”,如果这真是一种病,我却宁愿自己“患病”。

扯得远了,还回到话题。怎样才能追求课堂的“精致”呢?

首先是教师要有吃透教材的本领。在高考压倒一切的语文教学中,许多青年教师把讲好作业题,出好一套练习题,在课堂上时时突出高考考点当作一种最重要的能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做这些努力当然重要,但绝对不能忽视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吃透教材。要彻底抛弃依赖参考书、各种资料大拼盘、各种结论大搬家的做法,而真正将所有参考资料放在参考的位置,决不能用搬运参考资料来代替自己对教材的研究。要善于“下水”,去独立的阅读、钻研、把握教材,捕捉住此文与他文的最大的不同点,深入理解文章独有的最特殊最精彩的内涵,从而融会贯通,与作者共鸣,与作者同步,与作者同境。如此,才能明确每学一文到底该学些什么,怎样去学,从而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式,改变肢解文章的愚昧做法。

其次要把学习的权利、发现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我曾和我的弟子们说过,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时用“请”字,课下和学生谈话让学生坐着——这是“礼貌”,不是我所谓的“尊重”,我认为最大的尊重是把学习的权利、发现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一是从宏观上把握学生学语文的一般规律,把握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这两个规律是最根本的学情,最根本的实际。二是强化课前的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又给教师备课提供参考。讲《荷塘月色》时,一位同学提出了“兼传羽杯”的“羽杯”到底是什么东西,这篇课文我教过多遍,但今年因为同学的提问,我才查阅资料,了解了为什么叫“羽杯”,这是我追求课堂“精致”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三在课堂上要从学生切入的角度、理解的起点出发,引导他们遵循认识规律一步步完成阅读理解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领悟“怎样阅读”、“怎样理解”。决不能只从自己怎么教出发,强迫或诱使学生非钻教师设计好的圈套不可。应该承认,不从学生出发的现象,相当普遍,相当严重,几乎成了“公害”,的确需要大声疾呼,大张旗鼓的向“不从学生出发”的积弊开战。

最后是追求课堂的鲜活和灵动。这就关涉课堂气氛的问题。什么是课堂的活跃?语文教师的认知并不相同,我认为:它不是教师个人表演的“脱口秀”,不是学生的流于形式的讨论,不是一节课中发言学生的人数;而是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是否被教师激活,处于灵动的状态。有些课,尤其是参赛课为了营造一种所谓的活跃氛围,总是煞费苦心地安排一些没有实效的环节。要么韩信点兵式的满堂问,学生这个坐下,那个起来;要么没有目的地分组讨论。这种课堂看似活跃,实则效果不大。应该说所有的教学方法都要为内容服务,为学生服务。一味追求发言人数的多寡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学生思维是否“动”起来。一味“满堂灌”当然不好,但“灌”照样能“灌”出好课——看你会“灌”不会“灌”!

也许有人会问,你追求“精致”,你的课堂就“精致”吗?我可以这样回答:我的课堂仍然有很多问题,但有了追求“精致”的想法,我总在较以前进步——这就足够了!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