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加入北京一家公司的项目,在一个多月时间里用ChatGPT2辅助写作,写了两个故事和一部中篇小说里的两个章节。当时写两三千字花了两三天时间,如果自己写,两三个小时就写完了,人工智能辅助写作似乎还比较遥远。可是谁也没有想到,ChatGPT4来了。依靠巨大的算力,忽然之间,模型有了神奇的能力。现在,我们面对的问题转变为如何与模型共同进步。”鲁迅文学奖得主、上海作家小白以亲身体验分享道。
6月8日,一场“文学孵化与ChatGPT研讨会”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举行,来自上海市作家协会、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开放大学的近30位作家、评论家、学者展开热议。
“人工智能如何与人类共创?内容输出过程本身是其与人类用户共同创造的过程。输出内容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提问的能力,你有多厉害,ChatGPT就有多厉害,如果你是小白,你绝对不可能让ChatGPT成为一个强悍的助手。这就意味着,艺术院校的学生如果想真正用好Midjourney、ChatGPT,光懂技术是不够的,同样要继承很多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由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邓建国提议,“可以开设一门课程——和ChatGPT一起创作,无论是文本还是绘画,未来人机互动、沟通,用机器辅助创作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艺术创作者也要学会和机器互动,培养人工智能素养,掌握它的逻辑,为我所用。”
“过去我们谈到技术、人工智能,人类存在一种敌对、戒备、不服气的状态,要与机器一比高下。随着多年来人机交互以后,人类‘学乖’了,但获得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自信,调节了自己的心态,未来能够很快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谈到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有研究者发现,鲁迅来上海之前的大量创作都能找到一种‘浅文本’,来自周作人的翻译。有人说,周作人的翻译滋养了鲁迅的创作,也就是说周作人成了鲁迅的ChatGPT。当然,这与科学技术毫无关系,只是比喻意义上的认识。”
“一个有点夸张的看法是,文学就是AI,或者说文学自带AI属性。因为文学也有模仿、抄袭、拼贴,文学也是大数据模型训练的结果,只是我们可能不自知而已。”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说,今天的读者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被动的,被作者喂养、控制的单线程的线性文学,以网络文学为例,读者的评论已经在影响作者的创作,“如何应对新的技术趋势?八个字,不要硬扛、不要投降。”
“我的签约网站后台研发了辅助写作软件,人机界面和ChatGPT差不多。那一天,写不同类型小说的七八个作者试用,结果有喜有忧。写仙侠的作者让后台程序写出12件东方仙侠色彩的法宝,只用了几秒钟;写科幻的作者让它设计10件功能、模式不同的机甲,也只用了几秒钟;写历史的作者要一段唐朝姑娘的外貌描写,它写得更快;最后重点测试写一个关于西方骑士和贵族掺杂爱情元素的故事,它大概花了20秒钟写出来两行字。可见,在辅助性写作上,AI对人物、景物、场景等的描写已经很强大,写故事的能力目前还不足以‘威胁’人类写作者。”上海网络作协会长血红提问,AI在情感上能不能取代真正的文字工作者?“现在,很多人习惯拿着手机进行人机交流,被动吸收画面、音乐、视频,他们不聊天、不诉说、不阐述自己的想法、不进行情感交流,当人与人的交流变得AI化,是一个比较危险的情境。”
“文学需要传承和守正,但我们的目光不止于此,聚焦ChatGPT,就是聚焦文学的创新和发展。”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表示,“ChatGPT的诞生不仅是技术现象,也是文化现象、文学现象。无论接受还是排斥、面对还是拒绝,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孵化,都无法回避这一技术革命带来的时代之问、当下之问。什么是AI无法超越人类的?文学是不是?文学在这场新产业革命面前,可为之处在哪里?如何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这场研讨会之前,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举办了“当代大学生讨论ChatGPT”活动,作家书店还将围绕这一话题举办相关文学交流活动,以此吸引更多目光、更多群体,关注、思考、研究文学孵化与ChatGPT的话题。
(选自:中国作家网 来源:上观新闻 | 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