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社团巡礼 >
  3. 初中文学社团

社团巡礼: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世纪中学世纪星文学社

发布日期:2022-06-08  点击量: 2594


 1.png

一、校长寄语

文学能够陶冶美的情操,安顿心灵。桓台县是文学大家王渔洋的故土,而桓台县世纪中学则是滋养文学的土壤。我校“世纪星”文学社自成立以来,便如一棵迎着春风破土而出的树苗,在指导老师和社员们的精心灌溉和呵护中茁壮成长,相信总有一天它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将文学的清新和芬芳传播得更加久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愿同学们能够秉承“弘扬渔洋遗风,培育文学新星”的宗旨,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好每一篇小文,在时光的交叠里留下青春的足迹;在文学社这块希望的田野上,种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桓台县世纪中学校长:冯玉亮

2.png

二、社团简介

桓台县世纪中学位于清代著名诗人王渔洋的家乡淄博市桓台县,学校社团——世纪星文学社以“弘扬渔洋遗风,培育文学新星”为办刊宗旨,以“贴近生活、接触文学、拓宽视野、培养才能、提高素养、发展个性”为目标,培养了一大批文学修养好、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多年来,社团有200余人次在《人民周刊》《意林》《语文报》《语文周报》《语文导报》《做人与处世》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世纪星文学社获得“全国百家文学社团”,“山东省优秀文学社”等荣誉称号。

3.png 

三、指导教师

牟维和,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世纪中学高级教师,诗意的写作创始人,《语文报》《意林》《语文周报》《少年先锋》《学习方法报》等报专栏作者。辅导学生在《人民周刊》《经典美文》《意林》《做人与处世》《语文报》《最文摘》《少年先锋》《语文周报》《作文周刊》《中学生阅读》《中学时代》《疯狂作文》《作文指导报》《学习方法报》等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八百余篇。辅导学生在“叶圣陶杯”“语文报杯”等全国作文大赛中多次获得全国特等奖。有三人次获得“叶圣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发表专栏作文教学指导文章近百篇。研究成果《主题式作文系列化教学研究》获得淄博市教科研成果二等奖,淄博市十二五课题《诗意的写作》获得淄博市第七届教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出版有专著《让文字绽出一朵花》,学生散文集《诗意的写作》系列 。

 4.png

四、社员佳作

灶台燃起日子的暖

 陈欣悦

坐上回家的车,靠在椅背上,我不自觉舒了一口气,思绪随着窗外的风飘到了老家的院子中,飘到了灶台前。记忆中,那个有着灰溜溜的水泥外壁、被炭火烧得乌黑的铁皮和一口用了一二十年却依旧锃亮如新的铁锅的大灶台,勾起了我心中最柔软的回忆,也温暖了那些炊烟袅袅的岁月。

车子还未停稳,我便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兴冲冲地推开老家的门,迎面袭来的是一股陈置已久的柴薪味,虽说布满了灰尘,却让人莫名觉得熟悉和心安。我脱下棉袄,像小时候一样,趴在橱窗边开始看着爷爷做饭。爷爷熟练地扯出一捆干柴,两手握住边缘,搁在大腿上,使劲向下一压,只听“咔嚓”一声,干柴成了两半。拍掉手上的柴灰,他又提起斧子,砍下一块松明,放在灶膛内的柴上,然后小心翼翼地划着一根火柴,用另一只手拢着。松明被点燃了,油“滋滋”地冒了出来。不一会儿,柴火燃起来了,火苗大口大口地舔舐着锅底,爷爷的脸膛被印得通红通红。抬头,屋顶的烟囱里升起袅袅青烟,被风裹挟着飘向了远方。

灶膛里的火越烧越旺,倒了油的铁锅也发出“滋滋”的响声。爷爷站起身,向锅中倒入洗好的青菜,随着“刺啦”的一声响,青菜与热油相遇,演奏出一首嘹亮而清脆的美食旋律,这种响亮的油声在城市中是听不到的,这是独属于灶台的。那灶台,连着火炕,渐渐的,渐渐地我觉着身子越来越暖,爷爷炒菜的工夫,整个屋子已经温暖了起来。

由于多年的操劳,爷爷的手背粗糙得像老松树皮,手心里也留下了几个厚厚的茧子,但就是这一双平凡的手,却可以变着花样地做出一道道味道鲜美的菜肴。即使是最简单的素炒青菜,也被他炒得喷香而诱人。炒菜的过程中,他神情专注地看着眼前的这道菜,好像在制作精美的艺术品。等青菜盛盘,他笑着对奶奶说:“老婆子,你看呐,我这个水平,是不是能当厨师了?”我笑着抢着说:“爷爷,你本来就是我们家的大厨啊!”他听后,眉眼舒展开来,笑得合不拢嘴。

等一揭开锅,那热气忽的冒出来,往四周扩散开来,屋里热气腾腾,仿佛神话故事中的琼瑶仙境。饭菜出锅了,一家人围坐在小小的饭桌边,捧着冒着热气的饭碗说着笑着,谈论着曾经的旧时光。喷香的饭菜,安抚着一家人的胃,也温暖着一家人的心。

“来来,快帮奶奶尝尝味道!”奶奶笑咪咪地对我说,随手夹了一筷子,送到我嘴里。一筷子清香软糯的青菜入口,使我回味无穷。

饭后,奶奶刷碗洗锅,而我也去帮忙。不经意间,我扫到了灶台上方的墙面上贴着的一张已经褪色的红纸,那是灶神符,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往厨房的墙上贴上神符,祈求灶王爷保佑全家幸福平安。小时候,我还看到奶奶跪在垫子上,合着掌,握着三柱红香,闭着眼,面对灶台,轻声说些什么,说完后,她握着香,俯身拜了三拜,然后轻轻地将蘸着糖的筷子送到灶王爷的嘴边,再嘀咕几句。后来问了奶奶,才知道这充满仪式感的过程叫祭灶。

老屋上空,炊烟袅袅,随风飘到了未知的远方,直到消失不见。坐在灶台前,我静静地感受着火焰的温暖,注视火苗微微地跳动,陷入了沉思:灶台,温暖了老一辈的人,也温暖了我们;那跳动的火焰,烹制出了无数的美味,也燃起了日子的暖。

点评:文章以老家的灶台为线索,讲述了岁月中难忘的柴草味,袅袅炊烟,已经美味的饭菜,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简单、纯朴、温馨,平凡中透露着烟火气,简单中体现着暖暖的真情。文章抓住了乡村生活最为常见的大灶台、柴草、炊烟、祭灶等平凡却令人倍感珍惜的回忆元素,将乡村生活的朴实展现得生动而形象。此外,文章适时点题,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暖”这个主题;而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场景写得鲜活生动,真实可感,也使得文章语言优美,富有韵味。(汤永)

 5.png

等待睡在炊烟的怀里

金凯歌

我那个活到九十二岁的老姥娘——我奶奶的母亲,是个很厉害的老太太。奶奶六十多岁的时候撒手人寰,老姥娘白发人送黑发人,但整场葬礼,她没落下一滴眼泪。

那年,我刚上一年级,很不理解老姥娘的无情。葬礼间,我曾走过去问她:“老姥娘,你怎么不难过?”谁知,听了我的话,她那布满老年斑的脸,竟然渐渐舒展开来:“因为我舍得。”

她就是这么一个懂得放手的人。

客人浪潮般退去,悲伤的晌午最终化作平淡的午后,露出本该淡然的模样。老姥娘坐在门槛前锃亮的石板上,撑手遥望远处。我在她的身旁坐下来,看见飘起来的炊烟,潮湿湿地,在她的眼睛里缭绕。彼时,正是放学的时候。

夕阳很美,炊烟背靠背,亲亲密密地升上天空。她伸手,捋顺鬓边的白发,喃喃道:“炊烟升起来了,妞妞该放学了。”老姥娘叫奶奶妞妞。

我担心她陷入悲伤,拱着让她给我扎漂亮的羊角辫,以转移注意力,还叽叽喳喳地说起学校里的事情,顺道在她的怀里钻来钻去。她于是终于笑了,粗糙的手在我乌黑的小辫子上摩挲。

我也本以为,这样恬淡的日子,可以永远下去。

一天,突然来了一群人。他们神采奕奕地走进村子,走家串户。很快,就到了我们家。

这些中年男人向父母解释完此行的目的,我可是听明白了:好家伙!原来,他们要买下我家的田,在上面建工厂,带动县里经济发展。

解释完此行目的,他们就立在那儿不敢动了,像等候发落的孩子。父母则望向老姥娘,希望她做决定——毕竟,这是她老人家最心爱的田啊。可出人意料地,老姥娘竟然点了头。于是,男人们走过来,深深地鞠躬,说拟好合同再来商议。

折腾完时,炊烟已经飘起来了。老姥娘平静地坐下来,开始剥刚收回家的棉花——这大概是最后一次剥棉花。

“后悔吗?”

“不后悔。”

“卖了地不吃亏吗?”

“吃亏是福。”

“那就等着让他们买走咱们的地?”

“人家不是说了,让咱等好日子哩。”

老姥娘就是这样一个淡然的人。就连她走的那天,亦如此。

那天,母亲打电话通知我。

我静默,隔着听筒聆听母亲的声音从千里之外——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小村庄里,飘荡过来。于是我的眼眶开始泛热,有雾气,模糊了眼前的景象。

母亲却说,老姥娘留了话给我:“二格子不准哭,死不就是两腿一蹬的事嘛!若是诚心想念我,我自会来梦中看你。再说,如今丢下这副多病的身体,来去多方便!”热滚滚的泪,最终在这一番话里,化作雾气,消失无踪。

记起很多年前,时光久远到再久远,一次学校里布置作业,让写以“家乡”为题的作文。我去找老姥娘,絮絮叨叨地跟在她身后抱怨,嫌主题太大众,作文不好写出新意。她却颤巍巍地,拢拢耳旁垂下来的白发,一边往装了麦糠的盆里撒盐:“写炊烟吧。”

“什么是炊烟?”

“各家各户厨房上头飘着的,带着香气的,勾着你回家的那股白烟呀。”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认识炊烟。

如今想来,老姥娘一如炊烟一般,舍得,豁达,淡然。

 

点评:本文非常成功地刻画了一个“舍得、豁达”的老妇人形象——老姥娘,有以下三个亮点:

其一,举例恰当,通过女儿离世不落泪和卖掉心爱的田地两个事件,将人物融于当中展现其语言、动作、神态等一系列的反应,“布满老年斑的脸舒展开来”、“不后悔”、“吃亏是福”等描写,非常细致地刻画出老姥娘的豁达的心态。

其二,本文语言风格淡然恬静娓娓道来,恰如老姥娘的为人。语言与人物风格协调,融为一体,使文章有圆润之感,给人非常有和谐感的享受;

其三,文中多处出现“炊烟”,以炊烟的随意飘散暗喻老姥娘的淡然,借物喻人,构思巧妙。(牟维和)

 

6.png 

水是湖的心纹

孙博宇

“齐景公有马千驷,畋于青丘”,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大会诸侯于此地,重兵陈列,双方战马蹄踏而成洼地,雨后积水成湖,故名为马踏湖。我未见过那个马群,可我认得它们脚下的那片湖。

白莲藕是马踏湖脆生的心,芦苇是湖的眉宇。雀儿轻快地叫几声,湖边的蛙便闻声抬起了脑袋,亮开了嗓子把歌唱。

清晨,伴着浓浓的雾气,苇农们坐着“溜子”,从摇曳的芦苇荡一直伸向那翠绿清凉的河道深处,无帆、无舵、无遮篷,只有一个光溜溜的船身,像鱼儿轻快地在水中游动。

夜晚,月光搅动着芦苇的睡裙,悄悄地游进了它们香甜的梦。梦中,是马踏湖中经常上演的村戏,宽大的戏服,灵动的唱词,把整片湖面点亮。

马踏湖边的女人总戴着草帽,大多是黑黑的皮肤,光着脚丫在湖边戏水。她们健美粗壮的小腿,就像这片湖底下的白莲藕,被裹在襁褓般的清澈的水里。

秋末,是芦苇收获的季节。秋风吹动,裹着丰收的喜悦,裹着汨汨的水波,裹着远处的薄雾,裹着农人劳作的薄影。芦杆被秋风紧紧地缠绕,似在梦中舞蹈。湖中的水,便会围绕这一片芦苇缓缓地向外游去,安静又活泼。

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粼粼的湖面上时,农人们已在水田里忙活许多时了,他们玩水、用水、爱水,甚至有一片聚水而成的湖泊在心中波澜。

这里最受欢迎的,当是苇编手工艺品。闲暇时候,女人们三三两两凑在院子里,一边闲聊着家常,一边忙着手中的活儿。闲谈中,几根苇条在手上飞速地变化着,不一会,一个精致的苇篮就出现在了手上。

马踏湖的百姓,从不用它的官方称谓,而是简单地称之为“北泊”。也许在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心中,这不仅是他们收获苇藕和鱼虾的“泊地”,更是他们随时可以安心地栖息和依靠的心灵家园。

我曾在这湖中放过荷灯,和一个叫小兰的女孩一起。小兰是当地的人,眉眼弯弯的,似芦苇花,皮肤粗粗的、黑黑的,脸上的笑容比说出的话语还多。她用一支竹蒿撑着小船,在船头轻轻地划,有几只鸭子翘尾摇摆,她笑着,嘴里不时哼着歌谣。我坐在船中,轻悠悠地,把一个个绚烂的荷灯放到水面上,它们被秋风推着,带着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顺水飘流。

周围,有长发飘飘的女子,也有满头白发的老人,无一不真诚地注视着被荷灯荡起的水波,那细细的水波,是湖的心,飘散着最宝贵、最质朴的、来自泥土的芬芳。

虽然,我只是这片湖的过客,却依然能在偶然抬头望见小兰的眼睛时,发现一抹亮色,那是一种让人心动的颜色,带着淳厚和些许骄傲,犹如马踏湖上粼粼的波纹。

秋水是湖泊清澈明亮的眼睛,水是湖的心纹。在每个清凉的日子,我都会想起那片湖,想起那片澄澈明净的水纹……

点评:这是一篇有着浓郁风情的文章。其一,意境之美。作者围绕着家乡马踏湖展开描写,既浓墨重彩地刻画了马踏湖清晨与傍晚时分的美景,又刻画了辛勤朴实的苇农的劳作生活,在风景画、风俗画和风情画的彩笔精绘中,染出浓郁的“地域色彩”。且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正如荷花淀中的代表人物水生嫂一样,巧手编苇的农村妇女们也成了作者笔下的一道风景,这道风景既可以看作是马踏湖的点缀,又可以视为提升文章意境的一大有利点,让文章不流于单纯的写景上,而是在景色中引人关注劳动者,关注美好的生活。其二、语言之美。开篇由一个传说引出马踏湖得名的由来,自然转入下文对湖的叙写。在描写马踏湖的景色时,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文字叙写了马踏湖边的芦苇、月色、小船等景物,在作者笔下,小船“像鱼儿轻快地在水中游动”,月光像一尾鱼,“悄悄地游进了它们香甜的梦”,就连鸟雀、青蛙都充满灵性一般,欢快高歌。灵动的文字给人以美的阅读体验,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浪漫气息。(牟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