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好书推荐 >
  3. 好书列表

李韧:《北大附中创意写作课》

责编:闻瑛 发布日期:2020-03-26  点击量: 5898



微信图片_20200322094032.jpg


 

作者:李韧

书号:978-7-300-27729-5

成品尺寸:148*210

出版时间:2020年1月

定价:56.00元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卖点

l关于写作到底能不能教,一直争论不断,而美国高校从20世纪初创设的创意写作学科,以丰富的经验和成果证明,写作是可以教的。我们熟知的很多中外作家都曾接受过创意写作训练,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莫言,还有著名作家王安忆、严歌苓等。如今,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创意写作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北大附中从2015年开设创意写作课,是国内第一家开设创意写作课程的中学。

l如果你是初高中学生,本书是北大附中写作课程的真实体现,使用效果已经过课堂检验,一定能帮助你提高写作,赢得中高考的得分关键——作文。

l如果你是初高中语文老师,想了解顶级名校北大附中怎么上写作课吗?这本书告诉你。

l如果你关注教育改革、关注如何真正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如何评价,本书就是北大附中从2016年至今给出的答案。

 

█读者定位

l初、高中学生及其家长

l初、高中语文老师

l关注发展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小学校长,关注创意写作、语文教育改革等话题的读者

█内容简介

你在这本书里看到的所有习作、互评、写作学习日志,都出自北大附中学生之手。这本书的写作观念和教学技巧,则脱胎于美国高校创设于20世纪初的创意写作学科。

因深刻认识到传统写作教学模式化、学生写作套路化,北大附中率先在国内开设了中学创意写作课。课程参考国外创意写作学科经验,并适当改良,使创意写作本土化,也使之更适用于中学生。这既是对国内传统写作教学的突破,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开拓之举。

本书是北大附中创意写作课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使用效果已经过课堂教学检验,得到学生高度评价。作者李韧有着丰富的写作教学经验,她将引导你在写作中唤醒和释放内在的创造力,写下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通过写作与自己以及周边世界对话,并最终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写作者——爱写、能写,并且因为从写作中受益而与写作结为伙伴。

当你理解了写作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写作,你再也不会惧怕考场上的作文,用书中学到的叙事技巧以及打开灵感的方法,去正面应对这场闯关游戏吧!

 

█作者简介

李韧,1975年生,硕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作为一只北大附中毕业的“黑羊”,她曾经一直找寻——由会计专业转而学电影,由中直机关编辑转而参加团中央援助非洲志愿服务……直到2015年,她实现了少年时的梦想,回到母校开设写作课。

参照国外高校相关学科经验,从头开始构架高中创意写作课程;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在写作中释放自己本来的样子,并因此和自我、和外界产生更加深远的联结。四年多时间里,学生累计创作习作近千万字。很多高中生在她的创意写作课里不再惧怕写作,并且被激发出创作的勇气和毅力。很多孩子毕业后还在怀念这门课。

 

█简要目录

引子

第一单元  源头:唤醒灵感

1  从感官出发的写作

2  从潜意识出发的写作

3  让字词撞击的写作

第二单元  目的地:为了探索而表达

4  回忆录写作

第三单元  技巧建设:用故事的方式讲述

5  人物

6  场景

7  情节推进:矛盾冲突

8  情节推进:节奏

9  视角

10  对话

11  意象

第四单元  心理建设:做一个自觉的写作者

12  信心不灭的法门

13  值得被听到的声音

14  分享—互评—修改

15  创作中常见问题解答

彩蛋:来一场烂故事大赛吧!

后记

附录:其他创意写作指导资料

 

█上架建议

创意写作、青少年

 

█书摘

 

 

20156月的某一天,北大附中西楼203教室,第一次见到李韧老师。作为博雅学院的院长,我当时在找专门的人开设专门的写作课。那天,我们聊了她记忆中的北大附中,聊了她希望来附中开课,聊教育应该的样子,聊这个时代学生该如何学习……9月,李韧老师在北大附中开设了自己的第一门课程,彼时名称为“人间研究(非虚构写作)”。一个学期后,20162月,课程正式更名为“创意写作”。这是北大附中写作课程独立化的开始。

四年后的20196月,此刻,《北大附中创意写作课》这本书稿成就。

四年以来,无数次的讨论,说到底,一直是6月那天我们聊到的那个话题:1618岁的人,需要怎样的写作训练?

探究这个问题的初始,我们尝试剥离现有一切前见,所以,这个问题的更全面表述是:在不考虑任何限制时,1618岁的人,我们可以给出怎样的最理想的写作训练?

应该说,这本书稿,就是此刻给出的一个答案了。

它和现有高中写作教材很不一样,原因正是如此。

忘记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这三种虚构教学文体,忘记写作是语文课程的部分,忘记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忘记学校和学生这类机构与身份……回到人,回到人类,回到工具,回到永恒的时间,回到教育的本质……

人类定义了很多工具,然后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工具定义。工具诸多,文字是其中最重的一把无锋。

但,很多时候,不离日用常行内的事与物,却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带我们直到先天未画前。

未有文字乃至语言之前,心内直指、以心会心,尚有可能;有文字之后,心为皓月,文字成了指月的手指。错认手是月的,见手未见月的,甚至,手为何物也未搞清的,都有人在。

李韧老师的“创意写作”课程,或食物、或身体,称造字、言陌生,表冲突、显自觉……无非带更多学生,到一处以手指月的画壁,并穿墙,并黄粱,并自日用而抵先天。

在太多文字载道义、立言不朽甚至为天地立心的背景衬托下,捏碎一个鸡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也才越发无比重要。

也因有了每一个人每一分每一寸的感受,这门“创意写作”课程,也才有了灵魂。所以,这本书,从自己开始,到自觉结束。

一切技巧手法,都在人背后。

所以,这本书的读法,也正如武侠内太极的练法,法门是重要的,但法门最终需要被忘记。每一个读者最终要问的,也确实不是读后记住多少,而是读后忘记多少。忘到最后,每一个“自己”才越发明晰。

学校给每一个人学生或教师的身份标签,给社会化的淘汰式考试评价机制,给公共化的意识,给传承的沉沉历史……李韧老师的“创意写作”课与书,给一个一个不断“自己”化的人,给每一个人在每一时刻每一寸相思相忘的悲欣交集,给每一个字还原一个情境,给烂故事的腐朽以化神奇的可能……

结构、概念、定义的内涵外延,例子的多少都会更新,如上内容都不会。

是为序,仅供忘记。

孙玉磊

北大附中高中部博雅学院院长

2019720

 

 

 

 

写作本是如同走路、说话一样自然的事。

与其他那些事不同的是,它直指人心。

写作,会向内深入我们的精神领域,然后向外生长、开出花来。

如果说人生来是孤独的,那么是写作这样的事打开并丰富我们的内心(与阅读、交友相似,又不同)。它让我们保持作为人的尊严,同时融入广大的世界之中。

但在我们没有首先把它还原为一门技艺之前,太多的人不了解它。

很多错误的写作观念、错误的训练方法,都是因为误会了它。

写作,如同攀岩、画水彩画、做木工活一样,首先是门手艺。它需要在日复一日且琢且磨的实践练习中,逐步掌握技巧。而世间的一切技巧,不过来源于对技巧背后的事物一些本质上的理解和呼应。就像我们学习蝶仰蛙爬四种泳姿(也许还有更多的无名泳姿),最终是理解了人的身体构造、理解了水。因此,技巧可以习得,但它们并不死板;反过来,技巧的诞生是为了“为我所用”。学习写作,因为生而为人,你总会需要有所表达。

学习写作,也并不枯燥。固然,在艺术性的表达方面,人的尝试几乎是没有止境的,“日臻完美”也是相当不易的目标。但从其他技艺的习得中我们应该可以懂得,对学习者和从业者来说,从事这项技艺的过程本身,就是对我们所付出汗水的最大奖赏。

当你进入写作的世界,你会发现这里是如此富于生机和活力,因为写作本身就是最为人性化的。当你以写作者的眼光重新打量世界时,你会感到心胸豁然开朗。写作中的创造性、自由的感觉,通过写作与外界和他人联结的奇妙感觉,都会比以往更强烈地呼唤出你作为人的乐趣,让你心甘情愿为写得更好付出努力。

这本书的宗旨,不是为了托起少数人(成为某种“家”),而是为了大多数“未来社会的公民”。孩子们,我希望你们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写作者”——爱写、能写,并且(至少一生中的这些和那些时候吧)因为从中受益而与写作结为伙伴。

同时,当你们于朦朦胧胧中些微理解了写作是什么时,希望你们不要惧怕考场上的作文,而是用学到的叙事技能以及打开灵感的方法,去正面应对这场闯关游戏。

这本书的写作观念和教学技巧,脱胎于美国高校创设于20世纪30年代的创意写作学科。略去百年内它在美国社会对培养作家、公众表达、社会创新方面的影响不谈,我认为这一学科的科学性来自“写作,基于对人的理解”。它把写作还原为最有人味儿的事情。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引进的“创意写作书系”基础上,做了把创意写作本土化以及改良(使之适用于中学生)的工作。而我能够确认它们行之有效,这份信心则来自我在北大附中高中部四年的创意写作课教学经验。1618岁的青少年,介于幼儿和成人之间,仿佛某些以特殊躯壳铸就的精灵。是他们带着泪水和汗味儿的文字,是我们教室里四季无歇的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提醒我不要忘了写作对于人的意义以及作为老师要尽量给出行之有效的帮助。你在书中看到的所有习作、互评、写作学习日志,都是出自他们之手。在此,我要对我的学生们表示深深的谢意——我从来都相信你们真实的文字闪烁着灵性,不亚于任何“专业”的书写。

 

█赞誉

北大附中创意写作课程是为“人”开设的,唤起了愿写的自觉,才可能有会写的自主。而将写作独立出来,并出版本书,则是北大附中课程建设中“个性鲜明”的一种选择。高中的写作、语文,因为这本书,会有更多可能、更多不一样。

——北大附中校长 王铮

 

█书评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创意写作?

●唐李太白(北大附中2018届毕业生

 

创意写作诞生于19世纪末美国高校中的文学教育改革潮流,为了改善当时文学教育僵化、文学研究脱离文学本身的现状,后在世界各地推广普及,广受欢迎。

2011年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创意写作书系”,是目前国内第一套系统引进、介绍创意写作的丛书。

我们已经进入大众写作的时代,写作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都有写作的诉求,也都可能在未来成为一名作家。因此,我们希望这一系列书籍能够帮助写作者在写作的路上得到些许鼓舞和指引。

从北大附中毕业后,我接触大学生活已近两年,也听过不少各大高校的网课。于我而言,上过的最有价值的课程仍然是三四年前李韧老师的创意写作课。先是虚构写作,而后是非虚构写作,在以学段(一个学期由两个学段组成,一个学段十周,北大附中的选课以学段为单位)为单位的学习周期中,我锲而不舍地上了一整年创意写作课,直到升入高三才与它、他们依依惜别。

上课前我对写作挺感兴趣,一手应试作文写得很流畅;课后我的文字大大不同,变得稚拙却真实大方。上课前我并不认识李韧老师,也不认识课堂上绝大部分同学,然而课程结束后,他们的灵魂却成为我最欣赏、了解的灵魂。上课前北大附中的创意写作课刚刚开始没多久,课程种种还比较青涩,而如今,它已经开花结果,孕育出这一本生动真诚,同时也富有条理,可供教学、学习参考的书来。

这本书分为几大部分,从最初的灵感出发,到对于写作目的的探索、对于写作技巧的指导、对于写作者心理的建设,层层推进,完整地阐述出进行创意写作的思维脉络、方式方法。章节以课程设计的方式呈现,之中展示了丰富的课堂案例(我看到许多熟悉的作品,很激动),易于操作,很有实践意义。四舍五入,看书并实践就等于在北大附中上成熟的创意写作课啦,因此,我想以介绍课程的方式为大家介绍、推荐这本“教程书”。

首先要自问:写作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或许我们很多人写作的起点都在于应试作文(于是写作等于应试作文、我们为了应试而写作),我也是其中之一,曾经还是个佼佼者。那时的我几乎拥有了写作的范式,能写出让我洋洋得意的考场佳作,兼顾速度与质量,如今回看,却找不出一篇愿意公之于众的自然文章。或许考场得意促生了信心,我对写作萌生出依赖,以之为倚仗,才阴差阳错报名并进入了创意写作课程。我好幸运,后面的一年都在收获源源不断的快乐。

我记得每节课的五分钟自由写作,现在还保存着以前的记录呢(许多次开头都是“困困困,今天阳光太好了,更困了,不行了写不下去了眼睛要闭上了”这样的内容,然而开始敲击键盘后,思维也流动起来,牵扯出趣味和深度)。

我记得有一次自由写作的题目是依据大家抽取的纸条而定的,我抽到的是“上一次见到蚂蚁是什么时候”——抽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好苦恼啊,我不喜欢昆虫,也没有看蚂蚁的习惯,怎么也想不起什么时候看到过蚂蚁(小时候肯定不是上一次吧),于是向李韧老师请求重新抽取题目。她没有应允,而是鼓励我静下心来回忆,笃定我能在记忆的长河深处捕捉到遥远的故事。而后很神奇,也不知是不是她的笃定给了我信心和暗示(或许还有一定程度的魄力),我真的想起了不久前在租住的房屋里,看到许多小红蚂蚁在水壶里外爬行,当时的不快感觉立刻浮现出来。然后我的家庭不断在外租房住的经历与体会也浮现出来,再然后就是我对于“家”这个概念的迷茫与思索——这种奇妙的自我探索发生在每节课、每个人身上。

我们写自己的心声、自己的故事;也曾经一起写故事;被烂故事逗得肚子疼;停笔后分享,互评,改二稿三稿,不停地产出青涩却真诚的字句,开放我们的灵魂,分享经历与思考——从而互相接纳、自我接纳,互相欣赏、自我欣赏。当然,不断的写作也让我们对于文字的产出更加熟练。在“我手写我心”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灵和笔都成长了。
但创意写作课程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还记得,当时迫于高考应试作文的压力,许多学生(和学生家长)并不支持这门课程,因为它不教应试写作的范式,没有立竿见影的分数效果。我也不得不承认,创意写作的练习在高考应试写作时起到的作用大概是间接的、缓慢的。但我还是想挣扎:可人生还很长呀!我们要度过怎样的一生?这样的问题,如果不经过反复思考、不断自问,我们怎么答得出呢?而如果我们经历了丰富的自我探索与成长,能够掌舵自己的人生,高考应试作文范式的学习又有什么难的呢?创意写作关乎人格的塑造,其影响深远,是能让我们受益终生的课程(在这里,应该说是能让我们受益终生的书)。

它不教范式,不定规矩,只是提供一些能帮助读者打开心扉的引子。通过这些引子,我们得以了解自我、了解世界,进而开眼面对自己的生命与生活。

创意写作课结束后,我们出了作品集,每个人选取自己满意的作品列入其中。我还记得我拿到作品集是在高三期间,那时每天埋头于题山题海,每每拿起它却还是能露出笑容。对我来说,创意写作课是一生的宝藏。那些充满灵气的文字,惊喜和惊吓并存的探索,诚恳的相遇,世界观的碰撞,让我不断回味,不断受益。很奇妙的是,我发现创意写作班级中的每一个同学,在课程以外的其他事务中都有优异的表现——拿得出手的成绩、丰富充实的实践活动……其中几人更是大佬般的存在(虽然不包括我)。由此或许也能说,创意写作至少是对成绩无害的吧。

请试着动笔吧(能看看这本书当然是最好)!我期待在这神奇的世界中与你们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