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园文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哪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部分高校校园文学的实际,分析了在囿于校园文学仅仅是“校内学生的文学”认识层面的情况下尴尬而艰难的处境,阐明了要从改变对于校园文学的狭隘理解着眼,让校园文学回到它原初丰厚而广袤的土壤(即校园)去,强调要改善学校相关管理人员的态度和行为,倡导教师的参与和鼓励,发挥媒体作为校园文学阵地的作用。
关键词: 校园文学 现状 发展 领导 教师 媒体
如果真像校园文学研究专家毛志成、王世龙他们所认为的,校园文学已不仅仅是“校内学生的文学”[1] 这么狭隘,那么,问题似乎就要简单得多了。可事实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中小学乃至于大学的校园里,所谓“校园文学”,它的实际意义的确仅仅只是“校内学生的文学”。
正因为很多人对校园文学的认识至今还停留在这么一个浅层面上,我们看到的就是,几乎所有的校园文学都不能走出如下几个尴尬而艰难的处境:
第一,文学在校园紧张的环境里只是花草一样的点缀。
就像青春期孩子们嘴里语焉不详的流行歌曲,有也行,没有也行。不管是学校的一把手、主管学生工作的基层干部、语文老师、家长,还是学生自己,他们对文学本身的认识无不怀抱着各自的偏见。没有人会把文学等同于语、数、外里的任何一种,也没有人斗胆去拿文学抗衡或替代其他任何一门公共课,对于整天一门心思只想把分数“提上去、再提上去”的学生而言,文学什么都不是,它甚至不如石头缝里挤出来的一根草,因为这种“闲书”不仅会浪费他们的时间,分散他们学习的注意力,还会唆使他们厌弃课堂,诱导他们想入非非,玩物丧志。因此,一些中小学的校长、长期教授文学类课文的语文老师,也基本看不到校园文学对一个人的成长、对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之养成、对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思想底蕴的形成与积淀,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这是校园文学的悲哀——它本该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幸的是,当整个校园都在忙着抓升学率,忙着培养尖子学生去参加各种竞赛以夺取各种名次的时候,校园文学犹如秋叶一般被悄无声息地扫到了校园的垃圾箱。当然,这也是校园的悲哀。
第二,爱好文学的学生历来在学校里就不多。
小学阶段,爱好者因为基础薄弱基本成不了什么气候,也谈不上什么校园文学。中学呢?他们本该成长为校园文学的主宰者了,本该被当作校园文学的珍贵资源,但实际上,在老师和同学、家长甚至于他们自己眼里,他们更像是一个个、一群群不务正业者,他们的文学爱好其实根本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引导和发展。在大学,即使是学中文的,据调查,爱好文学的人也是寥寥无几。这里以上世纪80年代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的武汉大学为例,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社团里:王家新在写诗,邱华栋在写诗,方方和池莉在写小说——这些人后来均成为内地文坛的风云人物。同样的大学,同样的社团,如今武汉大学浪淘石文学社的执行主编、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王家铭却十分无奈地说:“现在同学称你诗人,很大程度上带着调侃的味道……就算在文学院,你跟同学谈艾略特,谈叶芝,很多人都会摇着头走开。”《武汉大学报》副刊主编张海东对此也无不感慨:“现在就业的压力让大学生都很现实,文学青年现在几乎成了神经病的代名词。”[2]可见,在追求效益的商品加娱乐的现代社会里,有这样爱好的学生遭到这样或那样的嘲讽、打压以至于扼杀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曾经也热衷于文学,也游走在中学、大学的大大小小的或长命或短命的文学社团里的我们,如今回过头去再俯视依然游走在这个队伍里的幼小稚嫩的他们的时候,一方面,我们认为这些执著坚持的孩子,是当今校园文学里不可或缺的稀有资源、有生力量,应该得到来自各方力量的扶持和帮助;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就这样一支零零落落、聚散无定的队伍,成员和成员之间,个人和集体之间,要么是偷偷摸摸地在单打独斗,要么就像是游兵散将,即使聚集起了一群人,也是无头苍蝇一般,总是呈现出一幅一盘散沙、难成气候的景象——他们其实更加匮乏的是足够的信心与清晰、远大的奋斗目标。
第三,个别的校园文学活跃现象也很难令人乐观。
即使校园文学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并且拥有了一个或两个属于自己的比较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但校园文学的绚丽景象也仍然只是暂时的,它们始终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
任何壮丽的事业都不能靠一个人去完成,也不能靠一代人去完成,它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才俊前赴后继地去努力。上一级学生辛辛苦苦、雄心勃勃建立起的文学社团,在他们毕业离开校园之后,结果又如何呢?下一级的学生是否就能有他们学哥、学姐一样的决心、爱好与魄力,把这个艰巨而美丽的事业继续做下去?校园文学发展繁荣局面的形成,存在着持续性,各自为政,各管一段,那断流就是必然的。
本人在大专院校从教快20年了,先是给中文系代文学课,后是给小教、初教专业的学生代文学课,期间所遇文学爱好者不少,所扶持、参与创办的各种校园文学刊物也有若干,但一届学生有一届学生的追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没有对校园里过往学生的历史收集和珍藏的嗜好;都喜欢破旧立新,标新立异,独辟蹊径,勇往直前。因此,即使曾经在上一届学生中红极一时的文学社团,在下一届、下下一届学生的眼里也不过是昨日黄花,懒得问津。而下一届、下下一届学生重新创办的刊物,在其后也再一次会戏剧性地上演被草草收拾的残酷循环。而这,无形中造成了多少资源的流失和浪费!
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就得让校园文学回到它原初丰厚而广袤的土壤(即校园)去。毛志成、王世龙老师认为:“‘校园文学’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引起社会关注,是近年来的事。一开始,人们的理解是狭义的,只将其理解成校内学生的文学,后来才拓展到教师搞的文学,随之才把校园文学予以广义化,包括了校内校外一切文学爱好者和作家所写的与校园生活有关的文学作品。”[3 ] 也就是说,校园文学的创作主体不应该只是一些孤军作战的学生,还应该有老中青三代老师共同参与,有社会上那些关心学校、倾心于研究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若干作家、教育家以及进步人士们扶持。如果,有朝一日连我们的老师也热衷于把构建校园文学当作自己伟大的教育事业的一部分的时候,那么,校园文学的前景无疑将会辉煌很多。然而,老师愿不愿在这个领域里辛苦耕耘,想不想带领学生去开拓新事业,这却完全取决于校领导的认识和态度。如果校领导看校园文学是花拳绣腿,是不务正业,那么,校园文学的发展便无指望可言;如果校领导看校园文学是新生事物、是师生门共同的才艺展现,是最终构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校园文学的前景才会充满光明。
我院学生各种文娱社团在近几年的蓬勃发展与戏剧性变化,关键在于我们换了一个重视和倡导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把手。自从我们这个新院长上任之后,我院明显的变化首先是校园文化环境的变化,昭示出我院崭新的教育理念、大力改革教育教学的决心、所有教职工要与学生谋生存、共发展的信心……每天一踏进校门,师生精神为之一振。资金上从未有过的大力投入,使整个校园都开始“动”了起来。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空前活跃,兴趣小组纷纷创办;教师的科研、教学及娱乐活动也精彩纷呈,系与系、教研室与教研室之间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合作与交流。还有对“学生至上”教育教学理念的推广以及实践。学生的事情无小事形成共识。学生活动中常见院领导的身影,接着是新老教师加入了学生的队伍,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系里的领导渐次登场……我院的文学社团更是得到了大力扶持,文学社成员从过去的三四十猛增到两三百,编辑部、策划部、宣传部、财务部人才济济;征文活动由过去的一学期一次变成了每个月平均一次,写作内容也由过去的一己之爱拓展到了很多热门话题;指导老师不再限于中文系的青年教师,而是汇聚了学校不同专业、年龄的文学爱好者,以及本地的一些著名作家、诗人、编辑和文化名流;刊物越办越精美、气派,其内容、排版、插图、封面设计乃至于纸质,都与正规的、实力雄厚的杂志不相上下。而且,我院文学社在发展过程中还与校外其他兄弟大学建立了各种友好关系:开辟专栏互登作品、利用节假日合办活动,在有力地扩大他们的文学视野的同时,对创业、对培养集体和自身的荣誉感、成功意识等也建立了相当的信心。
就是从我院文学社的勃然崛起上,我深刻地认识到,校园文学要发展,必须依傍在这么几棵大树上。
首先,是学校相关管理人员的态度和行为。一把手是关键。一把手的态度很重要,他的肯定或是否定,最终决定一切事情的发展方向。校园文学的生存与否也就是在这样的夹缝当中决定。校园文学需要的是来自学校自上而下的精神鼓励,与此同时。物质上也要及时地得到帮助与扶持,领导要经常给文学社团创造机会,不断搭建让师生们得以展示自己个性风采的诸多平台。
其次,是老师们的参与和鼓励。这包括:与文学社团的成员一起规划和设计各种新鲜活泼的文学活动;参与校园文学的创作,比如,给学生刊物经常写一写“卷首语”、“专栏文章”、“美文点评”等,老师一方面要勇于将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发表在学生的刊物上,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去创作,同时,并给予每期作品以及时中肯的评论;利用教师的优势和影响,给社团不定期地推荐或邀请相关专家,多举办一些与文学有关的学术报告。
再次,把当地的各种媒体当成自己无形的、庞大的阵地。不断借助各种新闻形式去宣传文学社团的活动、刊物与文学新秀,在为本院构建校园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的同时,也为当地的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努力,最终,让校园文学里涌现出的一棵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兰州教育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白彩霞,甘肃 兰州730020)
[参考文献]
[1] [3] 王世龙.校园文学与创作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3.
[2] 袁于飞,单舟,甘丽华.校园文学,生存还是毁灭[N].中国青年报,20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