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学生作品 >
  3. 高中生作品

钱珺妍:知来处,明去处(第十九届叶圣陶杯初赛获奖佳作)

发布日期:2022-09-20  点击量: 1209

知来处,明去处

钱珺妍(江苏省姜堰中学高一)

 

帔帛曼妙,木俑沉寂,动静之间,已过千年。

绢衣彩绘木俑,源于新疆的古国高昌,木雕头部,纸捻臂膀,面庞饱满圆润,敷粉施朱,身形秀美颀长,婀娜多姿,仿若翩跹。绫罗锦绢成衣,彩色长裙拂地,历经千年时光仍鲜艳如初,再现了初唐时代的流行风尚。透过木俑的前世今生,我们看到这背后折射出不可复制的大唐文化。

《全唐诗》中有一千余件收录作品是关于女子服饰的,足见唐朝对唐朝服饰美的文化欣赏与追求。女子最常见的装扮是上身着衫、襦,下身束裙,肩加披帛,裙腰高系,修饰身形更加修长,原来早在千年前的唐朝设计师就深谙视错觉原理。

开明的君王亦成就了包容大气的文化氛围,为服饰发展提供了条件。西域的纹样、大唐的面料、色彩多元一体。源于丝绸之路做胭脂的红花、制青花瓷用的钴蓝,波期来往的商船,都是古时文化兼容的表现。

而那历经三千年都不断的色彩,是中国色彩审美的永恒见证。红花、茜草、苏木染出了章丹、珊瑚朱、凤仙粉等不同风格的红色;石榴皮和栀子花果实染出了黄色,蓝草则染出了蓝靛,花钿,脸上花纹描面靥,嘴上口脂,圴出于那红花,古时用的植物染料,不同于今朝的化学染料,纯真自然,经久不衰,可以防虫与抗菌。人们乐于亲近自然,用好自然,在那个科技尚不发达的年代,总怀着一颗本真的心。

我们如今脱口而出的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但在古代,颜色都是说成酡顔、樱草、黄栌、玉色、青碧、月白、藕荷……诗意扑面而来。宝钗穿个“蜜合色棉袄”,宝玉身着“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诗中含有的是“夜雨染成天水碧”,故宫藏着宋代的“钓窑月白釉瓶”。

用色彩诉说中国䪨味。天青、月白、苍绿、黛蓝、绛紫、妃红、丁香、赭石,当这些名字袅袅娜娜地袭来,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墨就在眼前晕开,只有中国的顔色才能这般,美得不可万物。不仅仅是化学试剂后不同反应,它更会使你联想到河边的一枊树,天空的一卷云,或是水中的一潮浪。与自然共处,那便处处都是诗,处处都是画。

然而,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接受到的审美教育一直受西方服饰的影响,正如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楚艳说;“纽约、巴黎、伦敦、米兰几乎主导了全世界的服装流行趋势,大部分中国设计师包括我在内,都已经迷失了”。但是,看一看大唐,是何等的自信,无论是梳着回鹘形的发髻,或是丝绸路上传来的胭脂,抑或是缤纷绚烂的唐锦,都不由得让人感慨:好一个大唐文化!

“花了这么多时间与精力去复原,就是为了找到那份非常高级的对美的品味,在这个过程中,找回属于我们中国的审美精神,说到底,就是六个字:知来处,明去处。”在世界追捧着各大西方名牌,现代风盛行的今日,应该留有一隅,去探寻中国传统服饰,敏锐捕捉色彩之变幻,以及从自然的细微处感受美的柔软。楚艳曾如此描述她对红花染色技术的学习过程:在整个中国,几乎已经失传了,这是她在日本偶然学到的。不禁想到古时的抹茶制作,兴于中国,传于外国,衰于中国,盛于外国。实是文化之殇。

我们终是无法回到那“草木染成十样锦,寄我心思与君知”的时代,但仍可保持一种自然的天性、人的纯真。中国的审美艺术终将在未来证明其魅力,延续着诗情与画意。

知来处,明去处。中华文化依旧年轻活力,上下不过三千年。

                                                   (指导教师:沈文静)

 

点评大唐的服饰文化,代表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风尚,让全世界为之青睐,为之痴迷。然而,当今社会,青少年所接受到的审美教育,一直受到西方服饰的影响,使得中国传统的服饰越来越不被人重视。窥一斑而知全豹,中国其他优秀的传统文化何尝不是如此?“兴于中国,传于外国,衰于中国,盛于外国。”这实在是文化之殇,民族之殇。“知来处,明去处。”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怀有一颗敬畏之心,要想方设法地去传承,去创新。本文获省级一等奖(夏 冬 资深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