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学生作品 >
  3. 高中生作品

李欣颐:明月升起在母亲河(第十九届叶圣陶杯初赛获奖佳作)

发布日期:2022-08-12  点击量: 1257

明月升起在母亲河

李欣颐(莱州市第一中学2020级高二年级3班)

 

外婆喜欢翻一本薄薄的、塑封发了黄的老相册。还没拳头大小的照片上年轻的外婆扎着两只活泼的麻花辫,站在一条河边笑得粲然。

“外婆跟你说,这是西北的黄河,是……”“是外婆的家,我知道!”我自小是外婆带大的,每次扑进看照片的外婆的怀抱,外婆总要给我讲一遍黄河的故事。那里是黄河的上游,是外婆出生的地方,是外婆的少女时代。“我还知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我背着学会的诗词,声音盖过外婆喃喃的低语,似乎也伴着午后快要坠落的阳光,伴着微风习习,凌乱了思乡的愁绪。

我的外婆是很厉害的,自小跟随母亲识字读书,年纪轻轻就只身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山东闯荡。直至今天,外婆的单位还时时需要请教她处理问题的意见。她好像无坚不摧,无所不能,是我一整个童年的英雄。

时间在外婆渐长的皱纹的缝隙中流逝,我已然离开外婆的身边,长到如照片中的外婆一样大的年纪了。那年春天,外婆的母亲——我的曾祖母去世,我们按礼数回去吊唁。那是外婆二十岁离乡以来第一次回去。外婆看起来如往常一样,没有亲人离世的痛苦与重返故乡的激动,只是忘了给我带每次我回去必做的炸货零食。

外婆不知为何执拗不肯乘飞机,于是全家坐了一路古老的绿皮火车。火车到站,已是午夜了。父亲按亲戚发的定位一路走过坑坑洼洼的土路,到了那个静悄悄的小城镇。小区没有大铁门,没有传达室,只支了个破旧的百货摊,货架上堆着零零星星的日用物、小零食。电线杆上贴满了小广告,居民楼隔一条马路就是医院。外婆第一个下车,张张望望的,忽然伸出一根手指指着一个方向,颤颤巍巍的,说:“我去黄河边看看……”母亲第一个反对:“这么晚了……”“外婆,我跟你一起去!”答应了母亲有事打电话,我挽着外婆的胳膊,跟着外婆引导的方向,在寂静的月光中慢慢行走。

“绕过澡堂后门的垃圾桶,三十九步,左转,绕过机修厂……啊,现在已经是小操场了……”外婆絮絮念着,我静静听着。约摸过了十几分钟,看到了一片石头山。外婆忽的激动了,几近小跑地上前,腿脚竟比我还灵便地爬上石头堆。那时刻,一条大河就横在我眼前,明月照耀下随河岸青山向东流,说不出的静谧安和,又说不出的雄浑壮阔。我知道,这就是照片中的、故事里的黄河,外婆的母亲河。

“母亲,女儿回来了,回来看你,也回来看黄河。我坐了两次你从未坐过的绿皮火车,一次出发,一次归家。”

“母亲,我这些年时常想,你在这儿看过的黄河水,会不会随着我的目光入海?这么多年过去,每每我想回家看你,你都不让,不让我挂念家,也不让我挂念你。我早就过了奋斗的年纪,你却还是个倔老太太。”

外婆走到河边,蹲下,触碰河水。一缕一缕的,明月之下的黄河水,不似课本中卷挟泥沙,厚重奔腾,是细腻的、清澈的,带着少女的丝丝羞怯,亲吻着外婆的手指。遥远清明的月光落在外婆瘦弱的肩膀上,丝丝深情,万般缱绻。

“母亲,女儿现在也满头白发了,也做了母亲、做了外婆了。女儿有了热爱的事业,也有了幸福的生活。我记得你教我的,若再回家时你已离去,我必以歌相送,就如你送我那天。”

西北夜里的月亮总是很清晰,那天的格外圆满。外婆有些费力地站起身,打开我搀扶的手,望着空中那轮孤月,笑了,恍惚间我又看到了照片上扎着麻花辫的漂亮姑娘,那时岁月还偏爱着她,没有留下丝毫痕迹。而如今,青春和奋斗沉淀出她此刻从容与豁达,历经半生而安和清澈的灵魂。此刻,她与遗憾和解。

外婆俏皮地歪了歪头,明月照着她斑白的银发,她唱起一支我从未听过的歌谣,声音细细密密的,如同春日绵绵的细雨。“母亲,我送你。”曲子终了,外婆最后唤了一声。

忽然起风了,一缕浮云遮了月,须臾又被吹散了。月亮旁多了一颗明亮的星。

                                                  指导老师:冷春峰

 

   【点评】本文写作以水为媒,对月怀人,有文化底蕴,描景处处皆在抒情,曲径通幽地表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文章开篇以生活碎片和语录交谈引出外婆与黄河。然后外婆一路坎坷成就自己,成为我的“榜样”。转而描述外婆回乡途中、在黄河边与母亲的最后离别,与乡土的殇遇。黄河水畔明月旁,可知此地是吾乡。曾经涉世不深的少女走近庞大的社会,努力奋斗的背后是强大的支撑,心中深植的还是与母亲、黄河的点点滴滴,血脉与精神中流淌的都是这里的勤奋、勇气与睿智。语言平实而柔和,描述不刻意,讲究遣词造句,如丝般细腻,如水般柔和,如少女般羞怯,如流水般深情,似乎引领着读者在心灵的河畔泛舟、安步。(张萌 教师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