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人性的饕餮盛宴
——读《百年孤独》有感
□王星涵(山东省日照实验高级中学高一6班)
“羊皮卷上所记载的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合上书,我沉浸在马尔克斯迷离魔幻的文字构建的失乐园里不愿回归现实,布恩迪亚这个绵延了百余年的世家的七代人的形象仍历历在目,那看似荒诞实则真切的命运化作惊涛骇浪,猛烈地以不可抵挡之势冲击着我的心房,将我淹没在孤独的汪洋之中。
《百年孤独》写出每一种人的孤独,却从不让任何一个人走出这种孤独。最后赋有家族所有优点的人在出生时也被蚂蚁吃掉,不得不说这是一篇充斥悲伤气氛的小说。纵观整个家族,都跟孤独做过斗争,却没有一个人战胜过孤独。同时,每个人孤独的来源也是不同的。
马尔克斯曾在《番石榴飘香》中交代《百年孤独》的写作意图:“我要为我童年时代所经受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无缺的文学归宿。”就如上面的结尾一样,他用缜密的神秘主义隐喻诠释了拉丁美洲的坎坷命途。拉丁美洲这块广袤的土地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我无法深入评价或是赏析这部旷世名作的意境,但通过作者对人物细致入微的刻画描绘和对人性的明晰解读,我对这段似真似幻的孤独之史有了自己的理解,印证鲁迅大师所言的:“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以我闭塞鄙陋的看法揣摩这本书,我认为那份始终弥漫于字里行间的孤独感并不是实意上的“孤独”,而是与新文明的格格不入的清高自傲,是种倔强的自信,甚至还穿插着少许的愤懑不平之意。历经七代兴衰荣辱的布恩迪亚家庭也同样为打破孤独的怪圈而不懈抗争着,他们或而放纵浪荡,或而理性简朴,但都无一例外的游荡于孤独之中,孤独虽犹如家训般镌刻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命运上,可每一个人由于彼此之间缺乏沟通与理解,抗争孤独的方式又是那样的迥乎不同。
整个布恩迪亚家族女性的代表---乌尔苏拉,虽然是孤独的,但她是种理性的、非同寻常的孤独,她是六代历史的见证者,是家庭智慧的精神象征,为家庭的糜烂缥缈倾洒着无尽的血汗,为未来的混沌黑暗赋予鲜活的亮色。她的丈夫偏执狂热,她的大儿子滥情纵欲,她的女儿嫉世妒俗……可这仍浇灭不了她高涨的热情,晚年双目失明,凭借记忆和敏锐的洞察力对所有事物了如指掌,她瘦小而又迸发着无限精力的身影穿梭于每一个庭院,对于乌尔苏拉来讲,默默无闻的付出是她的矛戟,空前绝后的热爱之情是她的盾牌,她以神性的孤独来抗争孤独,抗争命运。
被特尔内拉预言适合打仗并且百发百中的奥雷里亚诺上校,一生不知疲倦的发动多达三十二次的起义,与死神进行无数次的殊死搏斗,他的内心早已在无休止的革命中麻木,早已在杀死亲密战友时沦落,早已在十七个儿子接二连三地被灭口时泯灭,这恰是拉美反殖民战争的高度浓缩。显赫的功名填补不了来自娘胎的孤独,精神支柱也在迷茫和自我否定中轰然塌陷,挑战命运的勇士不能接受失利,果断远离尘世,在小屋里熔铸小金鱼消磨着孤独的余生。奥雷里亚诺没有他哥哥的那份骁勇刚愎,他懦弱的用与世无争的心态来对抗孤独,最后结束了自己兵荒马乱的一生。
布恩迪亚家族的后代们,有的像贝丽卡和阿玛兰妲一样,迷失于不伦之恋里;有的则像阿尔卡迪奥一样,纵欲于夜夜笙歌中。他们或多或少都拥有着俄狄浦斯情结,不论怎样尝试摆脱孤独的桎梏,他们在繁荣与败落中,在离奇与荒谬中,呈现前人的命运,重温打着深深烙印的孤独。
亦真亦幻的情节,构建了这场历经百年的人性的饕餮盛宴,整个布恩迪亚家族都是这场狂欢的主宰者,但从另一角度来讲,他们又是永恒的孤独的奴隶者。
抚摸着书扉上凹凸不平的细密纹理,马尔克斯拍着我的肩膀,嘴角浮现出睿智的弧度: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
我点头答道:
“嗯,唯有孤独永恒。”
(指导老师:范葆春)
【点评】
在参赛投稿中有不少同学写读后感。虽然写读后感是学生经常训练的一种文体,但写好并不容易。要写好读后感本身也是一种再创作,一方面需要真正读书、读懂书,另一方面需要很好的诠释和表达,这种再创作实际上也是充满难度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当所有的读者去审视读后感这种“再创作”的时候,如何选准角度吸引读者,如何写出自身的特点与新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篇文章,作者抓住“孤独”这个关键词,并富含深义的进行了解读——这并非“实意上的‘孤独’,而是与新文明的格格不入的清高自傲,是种倔强的自信,穿插着少许的愤懑不平”,令人印象深刻。同时,文章结尾也恰到好处,融入《百年孤独》的创作风格,又写出了与众不同的味道,有了作者自己独特的感悟。在此,我们希望通过大赛,能够引领更多的学生进入经典名篇,重读经典,获得更丰富的人生启迪。(王蕊 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