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校园文学
---写在校园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年暨花雨文学社廿年之际
张旺
转眼之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以下简称“校文委”)已迎来建会十个年头,花雨文学社也将迎来二十岁生日,在这个值得隆重纪念的日子,作为一名文学社指导教师,当然是无比激动,无比感慨,无比自豪。王世龙会长邀我写点纪念文字,想了好几天竞无从下笔,情到深时意自浓啊,可能是要写的东西太多了,就不知道从哪里写起了。但分明感觉到,在校文委引领下的这十年校园文学发展之路,自己参与最多、思考最多、付出最多、成效也最多的,非校园文学莫属。思考再三,想从以下三点来展开,回忆一下我与校园文学的二十年心路历程。
一、与校文委美丽结缘,见证校文委开创十年光辉历程
记得2010年五一节前夕,我突然收到了一个通知,邀请参加校文委在北师大附中的成立大会,会务组后来又打来电话再次邀请参会,并安排我在会上发言,介绍文学社工作的经验与做法。当时心里很激动,好像在这以前,校园文学的全国性组织也有,但几经变动,活动断断续续,不确定性很大。无疑,全国校园文学需要一个家,一个组织,一个机构,把它整合起来,凝聚起来,为教育服务,为文学服务。所以校文委成立,给全国校园文学人带来了希望与寄托。时光任苒,十个春秋,从北师大附中成立,到曲阜首届论坛(年会)、再到北京潞河中学、深圳红岭中学、杭州萧山十中、西安中学、张家界民族中学、杭州学军中学、苏州甪直中学、石家庄第十七中学,校文委一年一度的“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重磅推出,一年一度的校文委工作会议也按期举行,校文委的领导机构与组织架构日臻完善,校文委的网站、微信公众号、会刊相继推出。从校园文学到文学校园,从文学课堂到文学教育,从文学爱好到文学特长,校园文学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中小学校园迅猛铺开,一个个文学特长生培养基地在全国各区县应运而生,校园文学“硬核”品牌不断生成与升华……校文委用了短短十年时间,开创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文学新天地,创生了一个“培根铸魂,文学育人”的新时空,创造了一个校园与文学、文学与教育完美“联姻”的新视域,构建了一个以“爱好塑品行,特长培品位,活动提品格”新时代“文学教育”新架构,真是可喜可贺,大写特写!
二、深耕校园文学二十年,苦乐年华蕴育花雨人生
担任文学社指导老师已快二十年了,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文学社工作的一个个场景历历在目,如在昨日。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办文学社基本上是课外的事情。因此,办好一个文学社即意味着付出与奉献,没有这个思想与毅力不可能办好。比如这二十年来,我们进行的外出文学采风活动就达三十多次,都是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不但有大量的准备工作和安全风险压力,更要放弃难得的周末休息时间。记得带学生上海文学采风那次,在所有工作都万事俱备的头一天晚上,我不明原因的突发高烧,深夜两点到医院输液,输完液天都亮了,参加采风的个别学生已来到学校大门口等候,我顾不上休息,带着药直接到学校带学生到上海;比如到深圳去参加全国论坛,飞机上突然晕机,吐得一塌糊涂,参会几天精神状态不佳,硬撑着参加完会议;在石家庄参加全国论坛,突然拉肚子几乎不能坚持下来;为了第四届全国论坛的承办工作,我几乎几个月进入临战状态,天天睡几个小时间的觉。加班加班再加班,基本上就是文学社工作的节奏与常态。回首过去,确实苦在其中,但是自己从来没有对别人抱怨过,相反,乐在其中,陶醉在其中,就是自己的一直的状态与心态。
十中文学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我用自己二十年的心血与汗水打造了一个让自己引以为傲的“产品”――花雨,我归纳为“花雨人生,幸福教育”,我负责先后举办了十九届花雨文学社年会,五届萧山区中小学文学社年会,一届杭州市青少年文学教育论坛,一届全国高峰论坛,两次浙江大学90学时语文教育研修班现场研修,一次萧山区语文特色课程班研修活动,一次西安市霸州区中学校长研修班研修活动,一次全国知名诗人采风团研修活动,一次深圳市光明区少年文学院专题研修活动,三十多次跨省市文学采风活动,每年多批次的外省区的各种参观活动等,对于每次举办或承办这类活动,我都反复揣摩,精心设计,确保活动圆满成功,事实上也确实做到了,每次活动结束了,自己好像有那么好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喘息过来。
三、种好校园文学实验田,厚植文学教育肥沃土壤
校园文学,是文学的教育,更是教育的文学。校园文学的神圣使命是“立德树人,文学育人”。因此,如何依托文学资源,以文学社为载体,以文学课堂与课外读写为抓手,让这一使命在校园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是文学社指导老师面向未来新时代文学教育的紧迫任务。
我们的做法是:(一)提炼践行社团课程新模式:我们以“社团课程化,课程社团化”为基本模式,开发开设校园文学选修课程,推进校园社团活动课程化,构建校园文学课程群,先后推出系列花雨“社团课”,花雨系列选修课,逐步建立了社团活动课程开发及实践活动系列,生成了颇具特色的社团活动方式。(二)探索固化社团发展的长效机制:文学社一年一换届:第一步基于文学爱好,自愿申报,面向高一高二发展新一届社员;第二步基于写作特长,在新一届社员中以现场作文大赛的形式产生新一届“小作家班”;第三步基于综合素养在新一届“小作家班”中以现场演讲比赛的形式产生新一届干部。从而立足爱好,基于兴趣,注重差异,分层发展,机制循环,长效推动。(三)常态推进社团活动: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征文大赛、校园文学原创大赛等活动,让学生放飞青春的梦想,让校园的生活与学习更加多姿多彩。每学期一次外出文学采风活动,寻名人足迹,探造化神功;每月一次“文学大讲堂”,与名人零距离,与作家面对面,走进文学天地,感受成长脉搏,形成“志趣而聚、活而有序、动中求异、自主共进”的社团文化特色。(四)夯实优化社团年会架构:每年举办一届年会,为新一届文学社干部颁发聘书,表彰一年来在各类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社员,表彰一年来在社团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优秀社员和干部,先后邀请了郑愁予、曹文轩、格非、麦家、黄亚洲、五旭烽、流潋紫、饶雪漫、郭敬明团队等先后做客年会,成为展示师生文学特长的重要舞台,也成为推进文学教育的重要平台。(五)建好社团场馆:一个好的场馆,就是给文学社安一个家,打造一个活动基地,更是一个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平台与载体。文学社从开始的 “一间活动室”,到现在的展厅、工作室、编辑部、资料室、档案室、活动室、教室、书屋、会议室等多重功能集一身,不仅成为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更是对外交流与展示、学习与研讨的阵地与舞台。(六)请进来,走出去:去年十一月份,深圳光明区少年文学院骨干团队来校专题调研,我们联袂举办了“深杭两地青少年文学教育高峰论坛”和“深圳名家(名师)与十中师生面对面”活动,来自深圳学生文联的谢晨老师和杭州市萧山区部分中小学文学骨干老师共同谱写了区域联合推进文学教育的新篇章。
凡为过去,皆为序章。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节点,我们在为校文委十年华诞庆生的同时,更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在校文委的领导与指导下,开启下一个校园文学 “黄金十年”,打造下一个全新的文学教育“辉煌十年”。
(作者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十中花雨文学社创办者、首席指导教师,教科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