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依闻(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高二)
生活在钢铁森林般的城市中,从不缺少灯光。夜晚被霓虹灯照亮如白昼,街旁大排档喧嚣声中昏黄的路灯,伏案学习时抬眼就能看到的台灯……然而,每当这些灯光在我眼前亮起时,我都会想起那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驱散我对夜晚的恐惧的小小萤火。
孩提时的我很怕黑,总觉得在黑暗中藏匿着看不见的怪物,似乎下一秒就要将我吃掉。所以如果没有父母陪在身边,我断然不敢关灯睡觉,每每都要在床头留一盏小夜灯。甚至会在夜晚突然惊醒时,因为父母将小夜灯关掉而吓得哭出声来。
在上小学前的一段时间,父亲将我带到了爷爷家。
爷爷家在乡下,有一块不大的田地种着饱满红润的西红柿、长着小刺挂着小黄花的爬架黄瓜,还有一个个藏在地下不愿露头的羞涩萝卜。我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个从未见过的世界,树上的白鸽、村边流淌的潺潺溪水和爷爷露出的焦黄的牙齿,都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不愿意回到那个一无所有的城市家中。
爷爷对父亲说:“让孙女儿留下来和我住上一星期吧。”
父亲看我死死拽着爷爷衣摆,一双恳求的眼睛时不时地对上他的眼睛,忽然笑了,说:“也好,在家里什么都没有,只能看电视。”
“耶!”我拉着爷爷布满厚茧粗糙的大手,欢呼雀跃。爷爷摸了摸他只有一层薄薄白发的脑壳,看着我也笑了起来。
这里简直是一个大宝库!每天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带上那个可以遮住我一大半脸的草帽,抄起捞鱼的小网兜,牵着爷爷的手涉入村旁的溪流中。清凉的水没过我的脚踝,我会兴奋得大喊:“好凉好凉!”一边坏心眼地趁爷爷转过身去不注意的空隙,向他的后背泼去一捧清澈透明的溪水。
但是唯一让我不能习惯的是:晚上的时候,爷爷家没有灯光,甚至连村里面都没有一点儿光亮。陪在我身边的爷爷,看我常常很久都不能入睡,黑夜里悄悄地皱紧了眉头。
忽然有一天,爷爷将我叫过去,以一种奇怪的姿势背着双手。禁不住我直勾勾的目光,他干咳了一声,从身后拿出一个小小的玻璃瓶递给我,脸上挂着有些得意而又温和的微笑。我以为又是爷爷找来的好玩意儿,欣喜地接过来时发现,玻璃瓶里只有两只棕褐色的小虫子,用头顶的触须轻轻地碰着玻璃瓶。我有点失望,问爷爷:“您给我这两只小虫子干什么啊?”
爷爷却神神秘秘地笑了,脸上如沟壑般深深的皱纹挤在一处,眼睛眯了起来。他将温暖的大手放在我的头上,一边抚一边故作神秘地说:“到晚上你就知道啦。”
似乎是因为好奇心的缘故,我对那天的夜晚也不似平常那般害怕了,反而一直盯着那放在炕头的小小玻璃瓶,凝视着,似乎里面的小虫会变成两只小精灵飞到我身边,为我带来光明。
忽然,我瞪大了眼。
那明明与周围黑暗融为一体的玻璃瓶中,却突然闪烁起了点点萤光,忽闪忽暗,时而这里,时而那边,明黄如星光般的小小光亮映在眼里。我攥紧了手中的被单,不敢相信地注视着仿佛奇迹般的光明。
这时,爷爷低沉而浑厚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你看,这是萤火虫发出的光。夜晚是小虫子的世界啊,你仔细听听外面,它们在唱歌呢。”
我侧耳听去,渐渐地,我听到了蛐蛐的低吟在耳边柔和地回荡着。我闭上眼,不远处池塘中,青蛙正在合鸣;树上的水滴“吧嗒”一声掉到门前的台阶上;村外的杨树林叶在风中沙沙地响着……一切都是那样和谐而美好。这样的夜晚,伴着浅浅的音乐,怎么会有可怕的鬼怪呢?
一周过后,我恋恋不舍地离开爷爷回到家里。父母惊讶地发现我再也不需要在夜晚点起一盏小夜灯,却挂着一抹甜蜜而心安的笑容睡得安稳。父母相视而笑,而是都不明所以,只有我知道,是那盏温暖的萤火,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底。
再次看到那熟悉的萤火,却是在电视屏幕上了。表妹指着那一闪一闪宛如星星眨眼的小小光明疑惑地问我:“姐姐,这是什么啊?”凝视着她水灵灵的眼中好奇的目光,我忽然意识到:我们虽然拥有了高楼大厦,却也失去了从前。我们可以拥有如白昼般的光明,却再也找不回来可以照亮心间的那一盏温暖的萤火。然而当我们在这人生路上漫步而行时,可以为我们指引方向的,或许是就是这盏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萤火吧。
有一份真情不应该被丢失,我将表妹拥在怀中,说:“这是萤火虫啊,你看它的光多么温暖,以后姐姐带你去看看真的萤火虫吧。”
大大的笑容,绽开在她的脸上,一如多年前的萤火。
(指导老师:孙 洁)
【点评】
本文描写细致入微,写景细腻,叙事生动,巧妙自然。“怕黑”是很多人成长过程中的小小难题。文章的作者巧妙选取了“怕黑”这一生活细节,通过在城市里与在乡下夜晚经历的鲜明对比,顺理成章地引出了“萤火的温暖”。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刻画了一个和蔼、智慧的爷爷形象,也为自己的“萤火情谊”增添了更具温情的效果。若能在情与景的融合上再下下功夫,文章会更好。本文荣获第十七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初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