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秀英(黑龙江省大庆市湖滨学校)
语言文字的掌握与运用,是人与人交流的基础,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小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可以断言,语言文字能力的匮乏或者缺失,都会造成自身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劣势,甚至寸步难行,因为现代社会的一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基础而建立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更加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接下来谈谈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感悟。
一、创设情境,角色表演,完美展现学生灵动的童心
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不能离开具体语言环境的,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词语才具有生命力。教学时借助表演理解含义就是很好的办法,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自主学习方式。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理解抽象词语的含义,这比简单的“说教”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更深刻、更灵动,对学生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如教学《三个小伙伴》这篇童话故事时,准备好头饰,学生分别饰演小野猪、小袋鼠、小象。课前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学生热情高涨,纷纷投
入到学习之中去,课上再次阅读课文,学生在初步熟悉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进行理解,认真朗读小野猪、小袋鼠和小象之间的对话,感受它们的各尽所能,团结合作的精神,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和同学、朋友合作。由于贴近生活,学生自然有感而发,积极回答,不失为语言运用的锻炼机会,其次让学生在表演中懂得了植树的全过程“挖”坑、“运”肥料、“施”肥、“培”土、“浇”水,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后运用起来也得心应手。还可以开展小小擂台赛,分组表演,台上学生投入演,台下学生仔细看,看看哪个学生的动作表现到位,语言运用熟练,大家互相点评,选出优胜小组。为学生今后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逐渐开始的作文练习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课文的插图学生理解一“堆”肥料。低年级的量词学习也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此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量词,“把”、“克”、“棵”、“位”、“束”、“只”……此环节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恰当量词的使用。经过这一番学习课文的中心思想自然脱口而出“只有齐心协力,才有栽好树”。扩展训练中,讨论“我们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会怎么做?”此时,学生的已经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在这种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大胆发言,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了飞跃的提高。
二、精讲点拨,让学生在困顿中守得云开见月明
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取决于教师恰当教学方法的选用和适时的引导。“精讲点拨”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后产生强烈解决问题的诉求时,教师采取及时、巧妙的指点和引导的教学手段,它可以起到“拨云见日、“点石成金”的功效。在教学创新的前提下,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点拨者,通过教师发挥显性或者隐性的组织作用,保障学生课堂学习顺利进行。
如教学《夕阳真美》一文时,学生熟读课文,教师引导。在讲“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关于词语“十分”的理解,即:很,非常。课文中就是表示已经到达了极限,让学生尝试用“十分”造句,刚开始学
生觉得很困难,正好学校开运动会,就以此为契机,问学生“高兴不高兴”,学生高呼“高兴”,那么我们加上“十分”的话,是不是更能表达你的心情是非常非常高兴的,此时尴尬的课堂局面被打破,学生们纷纷抢答,“我十分认真地写作业”,“我十分努力的学习”,“我十分积极的参加劳动”、……此时话锋一转,问学生如果换个词语用什么好呢?学生的思绪如潮水般涌出一发不可收拾,原来改成“非常”、“格外”、“特别”都很通顺呢!有个学生理解不到位居然说“我十分培育花种”,我就引导她自己发现错误,以“我十分喜欢跳舞”为例,为了方便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把两句话分别打在大屏幕上。学生自己比较发现问题,如果按照她的改法就成了我十分跳舞,原来“十分”是修饰用心的而不是培育,她自己也不好意思的偷着笑了,估计以后运用时就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学生在日积月累中,语言会更加丰富,运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写起小作文来也会丰润不少。
三、激发欲望,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魅力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以阅读分析和课文理解为重心,忽视了语言文字的运用。导致许多小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运用能力的现状令人堪忧,如:成语误用、标点乱点、修辞乱用、语无伦次、层次紊乱、病句连篇等等现象严重。因此,要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习欲望,要让学生有要表达的欲望,简单地说就是敢于课上大胆发言。
如教学《小动物过冬》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一文时,让学生在自学字词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首先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孩子自己讲一讲这个故事,然后引导孩子抓住本中文“燕子要飞到南方,”、“青蛙钻到泥土里”、“小蜜蜂藏在蜂巢里。”各抒己见,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加以鼓励和表扬。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大胆发言,此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全面提高。最后鼓励孩子仿照3、4、5、6、7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想象还有哪些动物的过冬方式很有趣,他们会怎么说?”小组讨论并互相交流写话的内容,在交流中也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小学生在理解、体会、模仿、想象、交流中不仅学习了积累语言文字,还尝试着运用语言文字去表达。这样的语文教学,从注重阅读理解分析过渡到语言文字运用的转变,学生就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发展语言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四、赋予文字以生命,和它们建立深厚的感情
语言文字正确运用的大前提就是不能有错别字,字错了意思就截然不同了,尤其是小学阶段字词的信息量很大很大,要做到这一点,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不要让学生把汉字看作孤孤单单的字符,不然刚开始是认识了,但大都是“囫囵吞枣”,词语意思并不理解,丢开书本后完全是“形同陌路”,更别提能够巧妙运用。教师要让课堂丰富多彩起来,让字词的学习成为一段记忆,一个画面,一段声音,一种情感,赋予字词生命,和它们建立感情。
如教学“蜜蜂”二字时,让学生自己找规律,小虫子之类的都要用虫子旁,回忆学过哪些带有虫子旁的字,让学生自由发挥,发现错误点拨纠正,做到温故知新。学生以后用到“蜜蜂”时就不会写成“密蜂”了。扩展训练中,学生发现“蜜蜂”这个词语还可以变化成“蜂蜜”和《吃水不忘挖井人》中的“水井”变“井水”一样,这样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有意思的事。可见只要老师努力研究就可以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办法。
五、学会迁移,用心感悟多彩的生活
教学中的扩展训练是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好帮手。许多新词从积累到应用,不是在同一篇课文里,加上词语意义的多样性及不同的语境,很多小学生感到手足无措,甚至压抑窒息。必须要培养学生多读习惯,用心感悟,让其能够迁移到生活中去。
如教学《家》时,课下熟读课文,课上以画画的方式导入新课“课文中五个家,你们也一定爱自己的家吧?我们来动手画一画吧?”我就利用孩子喜欢涂涂画画的天性,让学生根据题目创设图画内容,再根据内容写话。这个教学环节看似有些浪费时间,殊不知学生在这特殊的环境,大大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学生们积极发言,讨论自己的家,“家里有爸爸、妈妈”,“我家宽敞明亮”……学生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用到了近阶段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做到了学以致用。学生在写短语、句子的时候,就不会束手无策了,有效地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六、尊重、鼓励学生,增加语文课堂的语言实践活动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基石,教师应尊重、信任、热爱每个学生,学生也只有在和蔼可亲的教师面前,在愉悦、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才能缩短与教师的距离,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敢于表现自己,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多给予学生赞赏性和鼓励性的评价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恰当合理的运用语言、眼神、动作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当学生犯
错误或故意“捣蛋”时,我用眼神暗示、用和蔼的语气给予批评与指正;当学生的想法或表现不恰当或不完善时,我首先肯定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激发表现热情。
如教学《雨点》一课,进行拓展练习时,要求依据“雨点落到哪里”,充分发挥想象,想想它们会有什么样的动作,然后让学生到前面去表演,他们满怀信心,都乐于到前面去表演,这节课在欢乐中进行着,他们用的词语不再重复,光动作就各式各样,从睡觉、走、到跑、跳,一个学生却别出心裁说雨点在大海里欢呼。我为他能说出这样的话,带头鼓起了掌,学生也跟着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既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发展了儿童的个性,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总之,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小学生发展的关键,它如同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在细心的浇灌下定能绽放成娇艳欲滴、鲜艳夺目的花朵。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完善课堂教学,教书育人,使得课堂教学大放异彩,为小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