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的底线
■周嘉何(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高一)
扣动扳机。
一枚散着棕色金属光泽的步枪子弹,挟着枪膛里迸出的火花,在瞬息片刻飞驰过丛林、沼泽或是荒原,被不知何处黑暗里饕餮的唇舌或油腻的皮肤所导引牵动,击碎空气中微不足道的牵绊。
对于枪口瞄准的动物,它的噩运,早已在这种灰色贸易中锁定。作食品或作饰品其实与它无关,它所做的只是在莫名之中被丢进为某种虚荣、猎奇的心理作为代偿的囚牢。随后,没有通告或预兆地,击中,死亡。
子弹迅疾而狠辣地嵌入某一惊慌的躯体。腥红飞溅。只是我们还没有看得十分清晰:枪口那一端的最终点,倒底是谁的身影?那不妨回放此情景后慢镜头重播,一步一步再剖析。
枪响。子弹擦过枪口的边沿,穿入污浊又悲伤的翠色中,进到近现代历史上一片以残暴和放肆为底色的荒芜:工业化的高歌猛进,莫不亦是自然界生灵的血泪与叹息?乱砍滥伐,赶尽杀绝,过度开采,任意排污。于是山河疮痍,物种灭绝,灾害频发,警钟长鸣不绝。可是枪响声声,在落日一般寂静的间隙里,偶尔有人听见。
弹已出枪,正如刀已出鞘,一切阻碍都是尖刃上的浮光掠影。天理人伦,法度规章,全部被冲击得粉身碎骨,在借生产与发展为名的人类利益面前遁入暗影;传统美德、警世名言,全都被抛却得荡然无存,在以征服和支配为傲的人类种群面前化作无形,殊不知,那正是千万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验总结。
人本从自然中走出,却在渐行渐远中,逐渐忘却了在诞生之时人本就是一无所有的。从原始农耕时代,到现今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跃进,所有人类文明的创造,无不从自然中取材。现代人用钢筋水泥构建起庇护所,自以为能够安然无事地与自然对立而居。“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如是说。既然本为一体,人要想将自身从自然中毅然决然地割离,伤及的必是彼此的血肉。
子弹高速旋转飞进,在对生命和自然施以的轻蔑之中愈转愈疾,愈显难挡之势。
而不要忘记,地球是对称而美丽的球体。而世间一切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往往也是轮回。
子弹的面前,停驻着的是亿万人类的容颜。于是我们知道,所谓子弹的底线只在弹槽。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