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剪烛
■王婧瑶(四川江油市双河初级中学)
诗人艾米丽亚说:“我们都是微小的火焰跳动。” 诚然,将个体生命活成射出光焰的漂亮姿态,就是将燃烧作为青春最好的注脚。近来热起的“燃文化”,正是反映了时代浪涌之中中国青年弄潮儿当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先锋精神和奉献力量。
年前喧嚣繁华的市井,受疫情影响变得折戟沉沙般沉寂。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也改变了我们往常热闹非凡的新年。“我们的城市生病了,但是我们会治好它。”无数燃烧者,在一线奋斗着,他们不抱怨防护罩留在脸上的勒痕,顾不得防护服下湿透的衣衫,只记得要竭尽全力战胜无情的疾病,守护人们挺过这严酷的寒冬,共赴春日。
燃烧着,必要经历熬耗灯油的漫长苦索。这样的时间里,火焰光亮便照耀我们为肩负使命而做好准备,他们的燃烧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复旦大学教授在关于中美贸易战的分析中说:“世界交给一个崛起大国的挑战,将化为青年人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小小考验。”前路未必康庄,但已为我们指明方向,只待秉烛者斩荆棘而行。焰焰一火,灼灼之光;室壁洞然,屋宇辉煌。
光明照耀的同时,少不了烛的消逝。打开新闻,映入眼帘的不只是多少老百姓感染了病毒,还有救治病人的医护人员不幸感染病毒的讯息。他们不怕死?他们也是普通人。只是他们在面对成千上万挣扎的生命时,选择了奉献自己,选择了为生命剪烛。剪烛之时,微弱的“扑哧”一声,幢幢火光跳动一下,转而更加明亮。
生命实如芥子,微小于各自一隅,可燃烧自己,便是对生命的最好交代。诚如伍尔美所说:“生命的价值在于成为蔓延在野地里随风而舞的韵律。”火焰跳动的姿态从未被约束。无论是屈于“吾方高蹈而不顾”,还是渔父“可以濯吾足”,无论是王安石“青山扪虱坐”之俗,抑或是“黄鸟挟书还”的雅,只要选择燃烧,这一可以最大限度容纳个性化的生存方式,每一个人都能将火光跳动出自己的韵律,从而满足而安详。芥子生命便多彩地纳入须弥宇宙,生命价值由此实现。
燃,是奉献,是创造可能,是圆满生命;燃,也是搏击长空的姿态,是冲击礁石的青春浪潮。为生命剪烛,刹那光华便可定格为永恒。这时“燃文化”才会成为后世对这一时代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