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教师作品 >
  3. 散文随笔

战疫征文选:笑着长大,哭着告别!(山东 黄晓静)

发布日期:2020-02-26  点击量: 1007

笑着长大,哭着告别!

黄晓静(山东省潍坊高新金马公学)

      

2020年是鼠年,也是我的本命年。老妈早就嘱咐我一定去买一套红色衣服,来抵御这个对我来说颇有些波折的年岁。

果不其然,2020年,我们在一场震憾全国的疫情中跨了年。

还记得2003年的非典,我正读高三,寒窗苦读之余,充斥在耳边的就是每天的感染人数,死亡人数,空气中弥漫着对病症的恐慌和对生命的敬畏。每个人每天都要量几遍温度计,来确保自己是否安全;每天都带着口罩,来带给自己一点点微弱的安全感;每天都向往着未来,意气风发而又满怀希翼,谁又想要在风华正茂的年纪被一场病疫折断了翅膀!

我永远不会忘记,高考的那一天,考场执勤的老师像包公一样在门口严阵以待,我们手里必备的除了身份证,准考证,还有一样必需品就是温度计。想来也可笑,那一年的高考,我们除了需要是头脑中有知识的青年,还必须是身体不发热的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入考场,奋笔疾书,去博一下自己的未来。

后来这场非典在一年半后得到了平息,我们每一个人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求学,结婚,找工作,不痛不痒的活着,直到今天。

直到2019年年末,这场新型冠状病毒又以同样的方式席卷而来,并且更加肆意,更加汹涌。

在这场抗疫情的岁月里,我忘不掉的是两个小片段:

(一)武汉有难,山东支援!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东姑娘,我周围的朋友,同事几乎也都是山东人。怎么说呢,我不知道厚道,单纯,心眼子实诚是不是一个褒义词,在北上广这些大城市人的眼中,我们山东人到底值不值得深交?但在这场疫情的漩涡里,我深深的为自己是一个山东人感到骄傲和自豪!当疫情爆发之后,我同事的医生老公就作为第一批的救援医护人员出发了,漆黑的夜,出行的车,一队人员面色沉重,我们都知道此去一别,前途生死未卜,归期待定,但他走的那么坚决和果断,“这种时刻,总有一些人要站出来!国家需要我,我就上前线!”当疫情蔓延后,整个被封锁的武汉城在中国地图上瑟瑟发抖,缺医疗物资,缺蔬菜,缺口粮,缺太多太多的必需品,就在这个时候,临沂的水饺上路了,潍坊的蔬菜上路了,那些不起眼的老板娘,不起眼的菜农,散落在人群里都会被忽视的长相和声音,朴实的说着“武汉有难,山东必帮!”质朴的乡音里依旧是那么的憨厚,那么的朴实,却让我们每个人都肃然起敬!我还记得有个视频,当圆滚滚的白菜被装卸下车,那个湖北人发出的感慨“我们永远记得山东人帮了我们!”

   你们会记得,而我们又何尝会忘怀!山东精神养育的山东子孙!

(二)笑着长大,哭着告别!

疫情严重到什么地步,或许不身在武汉,不会清楚。但是那一天晚上,抖音平台推送了我一条视频,我到现在仍旧听的到那哭声,感受到那痛楚。一辆医院的救护车停在隔离区的门口,步履匆匆的医护人员有条不紊的将在疫情中不幸死亡的患者搬上车辆,这个时候,隔着长长的隔离区域,突然一声划破长空的嘶喊声撕裂了漆黑的夜,“妈妈,妈妈——妈——妈......”,疫情传播的严重性不能让阴阳两隔的母女见上最后一面,可是谁,又能承受如此残酷如此无情的告别方式呢?她们一定像所有的母女一样,他们吵架拌嘴,他们互相想念,他们相依为命,他们以为永远都不会分开,至少在这个疫情发生之前,他们不会。

但那个漆黑的夜,那辆直接驶往火化场的车,那对永远无法再见一面的母女,那种伤,那种痛,难道还不能让我们深思吗?

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一个会先来?当平凡人的平凡梦想都成为奢望的时候,也是我们人类应该反省的时候了吧。贪吃野味,祸及自身,需要敬畏的生命,又何止是人类?!

现在的街道依旧冷清,时光真的变得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但我们依旧期待武汉樱花盛开,疫情消散,人类积攒了所有的正能量,继续奋斗在这美好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