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社团巡礼 >
  3. 高中文学社团

社团巡礼:广东省廉江市第三中学春蕾文学社

发布日期:2020-08-27  点击量: 2290

图片2.png


【校长寄语】

春蕾文学社是我校特色教育的的品牌之一,望文学社全体指导老师及社员再接再厉,继续“服务教育教学工作,培养文艺人才,繁荣校园文学,打造校园文学品牌”为宗旨,开拓创新,为校园文学的再发展,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作出新的贡献,取得更好的成绩


图片2.png

刘付超校长指导社员阅读《春蕾》


【社团简介】

廉江市第三中学春蕾文学社成立于1998年迄今为止,已出版《春蕾》报92期,《春蕾》副刊5期,《晨曦》、《美文鉴赏》各1本,《春蕾绽放——经典名著导读活动》3本文学社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文心雕龙”杯校园艺术大赛、“春蕾”杯现场作文大赛、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诗词大赛、成语大赛、文化常识大赛、写作讲座、经典名著导读活动、研学活动。春蕾文学社社员在《中国校园文学》、《少男少女》、《湛江日报》、《湛江晚报》等100多家报刊上发表(获奖)作品1000多篇(首);春蕾文学社也先后荣获“首届‘雨花杯’全国优秀文学社”、“全国优秀中学生文学社百家”、 “全国中学九十九佳优秀文学社”、“首届全国校园文学论坛优秀文学社” 、“中国百佳校园文学社团”、“全国优秀校园文学社团”、“广东省中学优秀文学社”、“广东省八佳文学社”、“湛江市优秀学生社团”“全国百佳文学社团”、“全国九十九佳文学社团奖”“全国校园文学示范社团”等荣誉称号;春蕾文学社出版的《春蕾》报刊先后荣获“全国中学九十九佳文学社刊(报)”、“全国中学生文学社优秀社报(刊)”、“全国示范社报(刊)”、“全国九十九佳文学社刊奖”等荣誉称号春蕾文学社主导的“春蕾绽放”阅读空间2017-2018年广东省“最美阅读空间”殊荣。2018年12月,春蕾文学社以“阅读·书写人生高度”为题参加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成果征集活动评审,荣获三等奖。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学文学社活动示范单位”、“湛江市特色文化校园”等荣誉称号


图片5.png


文学社社长兼总编梁冬青老师是省级骨干教师,擅长社团管理工作,是学校经典名著导读的顶层设计者,梁老师获得第四届全国校园文学成果奖评选“全国校园文学社优秀主编”、2017年第届全国校园文学成果奖评选“全国校园文学社团模范社长”“全国九十九佳文学社团优秀指导老师奖”、第四届“‘小作家杯’全国中小学写作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文心雕龙杯”全国中小学校园艺术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等荣誉称号。文学社副社长、主编余春雨老师的综合素质较强,擅长小说写作,余老师获得第四届全国校园文学成果奖评选“全国校园文学社优秀指导老师”、“全国九十九佳文学社团优秀指导老师奖”、第四届“‘小作家杯’全国中小学写作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第七届全国校园文学成果展评“优秀社长”等荣誉称号


图片3.png

 

教师经验

要把文学社的工作做好,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要注意:一,需要学校领导大力支持文学社。二,文学社指导老师要热爱文学社,当你累的时候,需要满满的情怀来支撑。三,负责人要有丰富的办社经验,能带领充满凝聚力的团队!四、培养能够独挡一面的学生干部。

附文学社开展的活动:

一、每学举办“春蕾”杯现场作文大赛

二、每年都举行“文心雕龙”杯校园艺术大赛、“文心杯”作文大赛

这些写作大赛变成了学校文化盛会,同学们平时积极练笔,全力应战。参加写作实践活动的同学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也获得了荣誉,进而影响了身边的同学,形成了写作阅读、发表文章的良性循环,学生的写作热情高涨,佳作不断呈现。

一、定期开展系列文学讲座

二、定期举行语文文化常识大赛

三、定期举行中华诗词大赛

四、定期举行成语大赛

五、定期举行中华经典诵读比赛

六、每周举行两次经典名著导读活动

七、定期举行研学活动


图片4.png

 

【社员新作】

 

盛满记忆的米缸

 广东廉江市第三中学 高二(7)班   巫春奂  

  

在奶奶家那斑驳的老屋墙角,摆着一口大米缸,上面用木板盖着,已铺满厚厚的灰尘。缸是瓦陶的,缸体已经严重掉色,缸上布满划痕,缸内早已被各种小昆虫占据。它没有华丽的雕刻,简单朴实得如一位在静静地安度晚年的老人,望着它,我不禁陷入深深的回忆。

在我幼年时,这个米缸简直就是我的百宝箱和快乐屋。一旦家里人不在,我就化身为江洋大盗把家里翻个底朝天,每次都会从这个百宝箱里找到令我惊喜的宝藏:糖块、 大米、米饼、面粉、腐竹之类需要在干燥地方保存的食物。到秋收季节,大人们就会将碾好的大米倒入缸中,期间不断升起米尘,犹如天庭一般,迷雾萦绕。年幼的我总觉得天庭的谷仙就在这时降临人间,有了他们,我才能吃上香喷可口的米饭。我最喜欢将手插入米中,里面温乎乎的,我忍不住两手来回在米中抽插着,像练铁砂掌一般,心里被快乐填满。

小时候,我家的米缸还有一个功能:将木板放在米缸上面,就成了我们一家大小吃饭的桌子。那时,我们家房子很小,所以我们都在米缸盖上吃饭。妈妈经常会从米缸里取出面粉,然后在米盖上揉成面团,擀成薄薄的面片,切成面条。米缸滋养着我们的生命,米缸中的米勺,母亲苍老的手,构成了我最温暖的记忆。

有一次,我在米缸里找到了一张小黄纸,上边印着麦田里的打谷机,还印着几段文字。我好奇极了,跑着拿给奶奶。奶奶接过小黄纸说:“这个啊,这个是粮票,在我那个年代可珍贵了。”奶奶紧紧握住手中的粮票若有所思:“以前柴、米、油、盐,啥东西都得靠粮票换,我们那代人每个月拼死拼活也才领到十张八张票据,换回来的粮食连那缸的一半也没到,家里几口人全靠它养着,没了它可就啥都没了。那时省吃俭用都不够糊口啊。”不一会儿,她又吸了一口气,抬起头笑着说:“放回米缸里吧,有了它就有了粮食,有了食物,日子才能过。如今日子好了,也不能忘本。”

我轻轻地触摸着手中的粮票,摸着上面薄薄的米尘,仔细观察着那梯田与打谷机。原来这个老米缸,不仅承载着我快乐的童年记忆,还曾经维系着祖辈的生命,更承载着一家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如今,大家伙日子越过越好了,老米缸还在,一张发黄的老粮票也压在缸底,里面盛满了几辈人的记忆,也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和我们一起守望着幸福的生活。

 

简评:家中的老物件,是一个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作者选取了生活中很常见的一口米缸为素材,将看似普通的老米缸蕴藏着的“不凡之处”娓娓道来,它除了最初维系着祖辈的生命以外,还是“我”快乐的源泉,同时细细传递着妈妈的辛劳与爱,它陪伴着作者家中几代人一路走来,其中也盛满了他们的记忆,更提醒着我们不能忘本,方可继续前行。

 

(指导老师 李碧莹)

 

缝纫机编织的爱

廉江市第三中学  7)班   王洪峰   

 

时代变迁,岁月转换,旧物以更新换代,我家也不例外,不要东西慢慢淘汰,唯独只有妈妈房间那台缝纫机依旧被珍藏着。

妈妈的那台缝纫机放在床头柜的旁边,用一张充满年代感的布盖着,却纤尘不染,用手一摸,那坚固的躯干如同钢铁一般,躯干上一条条细小的划痕,仿佛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的脸颊,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我们在时光辗转中不停丢弃,变化了很多物件,然而这台“老宝贝”依然跟随着,因为这里有我们最快乐的记忆,收藏着妈妈的爱,编织着我们的生活。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就已经有这台缝纫机了,妈妈的缝纫手艺绝对一流,经常帮邻居、村里人缝补衣服,后来妈妈便在村里开了一个裁缝店,成为了养活家里人都主要活计,也就成了妈妈最大的骄傲。我以前是非常调皮的,老是爱在村里头、山上跑到哪玩到哪,衣服都肘子、膝盖很快就给磨破了,回到家就是给父亲一顿臭骂。每到夜晚妈妈都会静静的帮我把衣服补好,在我的记忆里,妈妈每天都要给别人缝补衣服干活,总要晚上才有时间给我收拾“烂摊子”。妈妈在黄昏灯光下低着头、弯着腰给我补衣服的身影,踩脚踏板时,“踏、踏、踏……”的声音,构成了我最温暖的记忆和我最欢乐的歌,它们伴随着我入睡,陪伴着我成长。

最开心的时候便是过春节,因为过年时,妈妈就会为我做一件新衣裳,那时,一听到缝纫机的声音,就会高兴的不得了。那会儿,我家缝纫机,又有一个心灵手巧的老妈,就相当拥有了一个私人订制的服装设计师,穿着既合身又与众不同,年初一穿着新衣服跑出去,总能收到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即使小时候家里不富裕,但妈妈用一针一线给我缝制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时光飞逝,我也在缝纫机的“踏、踏、踏”声中长大了,要离开家到外地去上学了,妈妈连夜把我要带上的衣服都细细检查了一遍,有稍微脱线、露边的地方,都用缝纫机给补好。我想,这就是书里所说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吧。

这一次,我终于停下匆忙的脚步,在她身边看她缝缝补补,可这时母亲的操作已经再没有以前那么熟练了,穿针线也没有以前精准了,穿了几次都没成功,我赶紧的过来帮她一下,穿过去后,母亲笑道感叹:“是老了,以前我也和你一样精准的。”

经历了岁月的风霜,缝纫机也似乎沉重了不少,曾经欢悦的声音也迟缓了,但妈妈却未曾抛弃它,而是用它把生活的纯朴和热爱填进了我们的生活。如今,我们已经穿成衣了,也早就与补丁说了再见,缝纫机已闲置在角落,妈妈亲手缝制了布给它盖好,这台缝纫机承载着珍贵的记忆和满满的爱,给我缝制了一片快乐的蓝天。

                                    (指导老师:李碧莹)

我的姑姑

廉江市第三中学   高二(10)班 罗慧云

 

姑姑送过我一幅油画。那是她亲手画的,被她细心封好边装好框包装好送给了我。画上的梅花鹿踩过刚刚下过小雨的草地,溅起点点亮亮的小水花,雨过天晴,阳光刺过密实的树林,照拂在小鹿身上,留在地上的影子仿佛都是愉悦的。那真真是一副很美的画。

姑姑幼时调皮,没少磕磕碰碰,手上脚上小伤疤无数,据奶奶说,姑姑小时候和村里的小男生们最是玩得来,在别家小女孩都爱玩过家家和娃娃时,姑姑就已经会带着她的“小弟们”去爬矮树掏鸟蛋了。姑姑21岁,我出生了。在寒冷的11月,爸爸说姑姑那时几乎把我给“包”了下来,除了妈妈,我妥帖照料,温柔爱护的人就是姑姑。她对我的爱,无异于是把我当成自己女儿。

姑姑26岁,我上幼儿园。这年姑姑辞掉稳定的工作,和失败的爱情也做了个了断,去捡起画笔,重新修美术。奶奶说,姑姑18岁那年,自己是想遵循内心的喜好,去报美术专业的。但是爷爷坚持认为这样以后会“混不到一口饭”,她才不得不放弃。

姑姑35岁,我上了高中。这几年姑姑在画画的造诣上越来越得心应手,也开始了新的恋情。姑姑把姑丈带回来家过年那天,奶奶很开心。姑姑那天很好看,35岁貌似并不能在她脸上留下什么痕迹,这几年姑姑越发纤瘦,白皙。常年待在画室使她身上总带着木屑香。姑姑是可爱的,她在无意识里透露出来的娇俏神态,让人恍惚,仿佛她还是一个花季少女。也许心态的年轻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容貌,所谓“相由心生”吧

最喜欢姑姑坐在房间的小沙发上和我闲聊轻声细语,不紧不慢,却总能落在我的心上。阳光透过纱窗洒在她身上时,连裸露出来幼时留下的小疤痕都显得异常可爱,阳光仿佛在上面舞蹈。这时我就会觉得跟她说话都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心里无比愉悦。

姑姑36岁时,我高二。她结婚了,嫁在了2019的新年里,嫁给了那个会温柔地给削苹果的叔叔。别人眼中的大龄,在我眼中却是恰好。只因看到她眼中的笑意和脸上的恬淡。她会很幸福

前些日子,姑姑来学校给我送过吃的,那是一份蒸糕,那是她第一次做。生活的安稳与幸福让她愈发美好。还说她已经有小宝宝了,以后会多一个人爱。你看,温柔善良到骨子里的人,老天自然也会宠爱她。

姑姑笑时,仿佛是星星点点的光都落在了她身上,仿佛是拨云见日,晴光映雪,像极了油画中那只美丽的小鹿。

 

简评:读罢此文,不禁想起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同样的,以平和却饱含真情的笔触描写了一位平凡的有血有肉的女子。文笔细腻,情感真挚。

(指导老师:余春雨)

 

 橙香飘逸

廉江市第三中学  高二(12)班 龙小敏

 

未入橙园,清风就送来了阵阵橙香,芬芳的气味让人神清气爽。调皮的风吹着树叶,让树叶之间相互摩擦了起来,发出“沙沙作响的声音。园内传来阵阵的狗吠声,柔柔的风拂过脸颊,像一位母亲用手轻抚着自己的孩子。

入橙园后,一条小狗迅速跑过来.小狗的鼻子很灵敏,也非常认主,对着陌生人都是一副“恶狗”的样子,让人不敢靠近。可是在主人面前就像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它围着我们绕了几圈后就跑开了。

现在是九月份,橙子们在橙叶底下迟迟不露脸。它们正在成长着,正在沉淀着糖分,粗糙的绿色外套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如果是一大早就到橙园,满山的橙树像浸在露水中,反衬着朝阳的光辉,折射出彩虹和光圈。人们常说,美丽的玫瑰都是带刺的。这句话用在橙子身上也是一样的,美味的橙子长在带刺的树梢上。枝干上有小刺,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被小刺钩伤。有的小刺还沾有昆虫带来的粉,被这些小刺钩伤了,会肿上好几天。

站在高处往下眺望,绿绿的一片橙林环绕着整个山头,连着湛蓝的天空,白色的积云在天上缓慢地移动,千姿百态。薄薄一层的流云很有想法,不断地在空中尽情地舞蹈着。偶尔有几只飞鸟从空中掠过,但也留下了几声悦耳的叫声。水塘倒映着天空,一群花鸭子在水中嬉水,如同在蓝色的绸缎上绣着零碎的小花。而在池塘边的花鸭就是这蓝色的绸缎上的花边,这花边是灵动的,俏皮的,它们舞动在这顺滑的绸面上,荡起一层层波动的涟漪。橙香弥漫着整个橙园,它们时不时窜进你的鼻腔,在里面“逗留”。九月的天也是说变就变的,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的天气,突然就黑云密布,风越来越大,树叶“沙沙作响得厉害。“嘀嗒嘀嗒”的声音后,紧接着就是“哗啦啦”的下雨声。橙园顿时热闹了起来,在这场酣畅淋漓的交响乐演奏现场,橙园的一切都加入了这场狂欢派对,连空气里的尘埃都随之跳动起来,附和着精妙绝伦的音律,它们在怒吼着,大笑着,舞动着......

 “音乐声”渐渐停止,一切慢慢归于平静。经历这场狂欢后,天空像是被洗过一样。太阳就挂在天上, 耀眼得不敢睁眼直视。橙林也被洗了,残留在树叶上的水渍,在太阳的光照下折射出彩虹。刚被雨水冲刷过的草地是湿漉漉的,踩上去软绵绵的。排水沟里流淌着雨水,正排着队唱着歌有序地汇入池塘里。

 花鸭正在池塘上游着,像一叶叶的扁舟。鸟儿飞出树林,在空中“叽叽喳喳"地叫着。风儿送来阵阵沁人心脾的橙香,在九月的季节里,我怀着一份成熟的愿望期盼着......

 

简评:文章描写了岭南九月份橙园的怡人景色,运用拟人、比喻、对比、动静结合等多种手法,描写细腻清新,把九月份橙子的特点描写得非常精准。丰收在望,“橙香飘逸”,飘逸的不仅仅是橙香,还有生活的香甜。看完文章,让人有想进橙园一游的冲动!

                                     (指导老师:梁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