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教师作品 >
  3. 散文随笔

杏坛闻木铎,桃李初成实

发布日期:2019-10-17  点击量: 2169

——记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师高级研修班第一期孔子班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  韩双河

 

非常荣幸,我应邀参加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主办的“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师高级研修班”第一期曲阜孔子班的研修学习。

我还没有去过曲阜,我对“东方圣城”是抱着无限的憧憬的,研究会把第一期设为孔子班,地址选在圣城曲阜,可以说是用心良苦,而且意义重大。

5月24日,我坐高铁从北京出发,一路南下,时值初夏,小满节气,麦子应该发黄了吧,我记忆和想象中的小麦应该是挨挨挤挤芊芊莽莽,麦浪在初夏的熏风中波涛起伏,燕子、麻雀、杜鹃、乌鸦、喜鹊……在麦田上翻飞,和着碧蓝的天上白云苍狗的变幻,俨然一副梵高的杰作。

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今年的北方大旱,沿途多树多村多建筑,并没有看到多少小麦田地,视野最开阔的地方应该是沧州地界,一向缺水的沧州更是奇旱无比,干涸的大地酷似沙漠,田里没有劳作的农夫,没有野草,没有牲畜,更没有奔跑的孩童……

我爸说,邯郸的水井都抽不出水了,那可是150米的深井啊。我哥说,他都快五十岁了,第一次看到这么干旱。家乡的池塘已经干涸了十几年了。

山东的沂水,也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是我此行一定要看的。我也想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吹吹我最喜欢的口哨,吟唱一下《诗经》里的《丰年》,也想吟诵一下《梁甫吟》……

出租车司机说,旁边快断流的那条河就是。干旱的曲阜、枯竭的沂水、燥热的蝉鸣……让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怃然良久。

后来,我来到了孔庙,我想把沿途所见禀告孔圣人,向他老人家诉诉苦,但是当我看到孔庙里稀稀疏疏的野草,并不繁茂的样子,我突然失语了,所有的情感都变成了泪水,但是我忍住了,咽到了肚子里。

两千五百多年来,孔圣人,他什么没见过,他什么不知道,也许他正以忧郁而深邃的目光穿越历史的风尘,遥望着民族的未来……

干旱算得了什么,孔子的大悲悯要更深广的多吧。

然后,我的足迹终于到了日思夜想的杏坛。

《庄子·杂篇·渔父第三十一》说:“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自此之后,杏坛就成了所有教育人心中的圣地,是中国学校的最美的别称,中国教育的灵魂的场所。想来,我自从参加工作,踏上教育这片热土,厕身杏坛也快十五个春秋了。不能亲自登上“杏坛”,那将是终身的遗憾。

现在,我眼前的杏坛,只是一个亭子,中国最传统的建筑风格,并不是我在圣迹图中所看到的,夫子坐在一个屏风前面,弟子以礼数围坐,貌似不大,却又广阔无边,可以吐纳天地的那种。

这个亭子我倒是没有细看,我最在意的是旁边的杏树,我绕着亭子数了一数,竟然只有五株,反而在杏坛西侧和东北角各有一棵苹果树,西南角竟然还有一棵杜仲,我思索良久,不知其意。而且杏树也并不粗壮,好像也算不上什么年代久远的古树,于是,我心有戚戚焉,怅然良久。

——读书人一声长叹。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成立于2013年11月,六年来,为了重新振兴校园文学,为中国文学添砖加瓦,助力中国教育,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为了培养一支坚定的文学教师队伍,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而且把第一期“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师高级研修班”设为孔子班,选址在曲阜,用心至诚,天地可鉴。

说实话,在当今做校园文学,是有很大难度的,正因为有难度,才更值得去做。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先师的遗训,是儒者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韧性所在。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创业的路注定是艰难的,也必然是有意义的,而且是影响深远的。在当今和平的社会里做教育相比孔子生活的礼崩乐坏的乱世,不知强了多少倍啊,我辈更应该高举孔子的火炬,摇响夫子的木铎,春风化雨,滋润万物,营造一片天地。

祝愿“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师高级研修班”越办越好,祝校园文学蓬勃发展,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