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苏展,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苏轼第37代嫡孙女。湖南新邵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近年以儿童文学创作为主,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校园文学》《十月少年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数百篇,有作品入选《中国儿童文学精粹》等多种集子。曾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澳门国际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等多种奖项。已出版《冰镇的幸福》《紫霞坡》《最长的假期》《大宝小宝都是宝》《麦子青青》《幸福朵朵》,及《起跑一年级》系列、《奔跑 小学生》系列和《校园侦探日记》系列等多种图书。
作品简介
因父爱的疏离与奶奶的宠溺,十二岁的甄小帅发展成为一个身体肥胖、沉迷游戏、学习有障碍的“问题少年”。无奈之下,将要下乡扶贫的爸爸只好把他带去扶贫点,期望他在新的环境下实现“变形”。小帅走进大自然,有了新伙伴,生活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爸爸在扶贫过程中体现的坚韧、顽强以及生活智慧,无不带给小帅带来了正能量。零距离的接触,让父子之间的隔膜一点点消失,而老师的鼓励,也让小帅一点点变得越来越自信。
文章以雷州半岛文化为背景,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情,行文多线交织,既有少年成长的经过,又有扶贫工作的推进,还有亲子关系的改善过程。千里设伏,情节跌宕。语言灵动,童趣盎然。
获奖感言
手握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的奖杯,我内心充满了无比的激动与感激。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努力的认可,更是对《紫霞坡》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与价值的肯定。
《紫霞坡》是我倾注心血的作品,它以雷州半岛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情节,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亲情与社会责任的故事。在创作过程中,我深入挖掘了当地的文化底蕴,试图通过文字让读者感受到那份独特的地域风情。
这部作品能够获奖,离不开每一位读者的支持与喜爱。是你们的热情反馈和深入讨论,让我更加坚信文学的力量,它不仅能够触动人心,更能够引领我们思考生活的真谛。
同时,我也要感谢评委们的慧眼识珠,是你们的公正评判,让这部作品得以在众多佳作中脱颖而出。这份荣誉将激励我继续前行,在未来的文学创作道路上,我会更加努力,用更多优秀的作品来回馈读者的厚爱与期待。
作家推荐语
《紫霞坡》是以甄小帅的视角写甄小帅的爸爸甄书记到雷州半岛的紫霞坡蹲点精准扶贫的历程,小说以大量的笔墨写甄书记因地制宜选择种辣椒作为紫霞坡村民的致富之路,历经说服村民不种桉树,种辣椒,组织作家采风宣传辣椒,策划第一届辣椒文化节,通过电商卖辣椒,建立辣椒酱厂,直至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一部儿童小说,它是一部扶贫小说,也是一部儿童成长小说,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谱写了一部别具一格的岭南扶贫故事新画卷。
——儿童文学作家 宫红妮
这部小说虽然是一部儿童小说,却反映了乡村振兴的大主题。乡村振兴需要甄书记这样的城里人帮助,他们有责任、有担当、有原则、有办法。甄书记的到来,不仅改变了紫霞坡的环境和经济状况,更主要的是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救赎了紫霞坡百姓的灵魂。紫霞坡拯救了甄小帅,甄书记拯救了紫霞坡,小说为城乡双向奔赴、相互拯救提供了理想的范本。甄小帅和父亲的这场乡村之旅真是一场功德无量的灵魂救赎之旅。
——儿童文学作家 胡香文
一个“学渣”逆袭成了“学霸”,一个“烦人精”逆袭成了课堂里的班长,爸爸扶贫的帮手,一个偏僻贫穷落后的紫霞坡也逆袭出了“大片大片的彩霞,灿烂美丽,如梦似幻”。一首嘹亮的“逆袭之歌”轰然唱响。
——编辑、作家 肖亦翅
《紫霞坡》是一部既讲扶贫,又讲儿童成长的现实主义题材小说。它以儿童文学的形式,以儿童的视角书写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宏大主题。作者通过独特的叙述视角,把扶贫的主题融入真实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使主题通过具体鲜活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动人心扉而又富有童趣;同时,她又能将这一主题巧妙地与当下儿童成长中的一些问题、陋习相结合,与亲子关系的疏离相连接,既能让儿童了解扶贫工作,又能反思自身成长,在展现小说主题的同时又能很好地实现小说的审美价值和情感价值、精神力量。
——未来出版社编辑 赵党玲
苏展以儿童的视角作为叙事切入点,民间世俗的日常肌理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展现当代儿童的精神面貌与情感寄予。若参照叶舒宪的界定,作家对地方文化的书写或可归结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紫霞坡》正是尝试以这样一种“经验”或者“知识”,展露出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在讲述中国故事时的一种叙事策略和审美追求。
——文学评论家洪艳
作品欣赏
《紫霞坡》节选
2、别别扭扭的旅途
第二天一早,我就被妈妈从被窝里挖了出来。
餐桌上的早餐格外丰富。除了奶奶做的煎饼,居然还有我最喜欢的肯德基的汉堡、鸡腿和薯条。
这种待遇很久都没有了!自从我的身体连大号校服都穿不下开始,妈妈就不让我碰任何高热量食物。
据说,监狱里的死刑犯临行前,都会有一顿好酒好菜吃。啃着鸡腿的时候,我真的有一种在吃“断头饭”的感觉。
妈妈和奶奶一直在忙着给我收拾好了行李。两个行李箱,超大号的,全都装得满满当当。
妈妈拼命往里面塞各种习题资料和作文书,恨不得把整个书架都一起装进去。奶奶则偷偷往里面塞各种零食,生怕我去乡下饿着。——这个世界上,她是唯一不嫌弃我胖,而且愿意我永远胖下去的人。
等我吃饱喝足,行李也收拾好了。妈妈走过来,摸摸我的脑袋,用少有的温柔的语气说:“宝贝,那个地方安静又美丽,你会喜欢上那里的。想妈妈了,我们还可以在网上聊天。”
我白了她一眼,一脸“你自作多情”的表情。
“没事多运动,记得多温习功课,不懂的多问老师和你爸爸!”
妈妈三句话不离“学习”,一点也不注意我的感受。无论什么时候,她最关心的始终是我的成绩!她爱的不是我,而是她的面子,就如同爸爸只爱他的工作一样!
我对她很失望,更是恨透了那个发明“学习”的人。
奶奶的脸上却带着生离死别般的凄然,说:“小帅,到了乡下一定要好好吃饭,按时添减衣服,晚上睡觉别踢被子……”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离开她。不是暂别三五天,这一走,或许就是一年半载,我知道奶奶心里难过,便安慰她说:“没事的,奶奶,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走吧,滴滴车马上到了!”
妈妈催促起来,脸上带着点不舍,但更多的是如释重负后的欣悦。
我和爸爸便一人拖着一只行李箱朝外面走。我的那个行李箱有点旧了,轮子滚起来“嘎吱嘎吱”地叫,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妈妈和奶奶赶紧过来帮忙,你朝这么拉,我朝那边拉,手忙脚乱的,特别可笑。
车子就停在小区门口,爸爸把行李箱放进送到汽车的后备箱里,便坐到了后排,并用眼神招呼我从另一边上去。我假装没看见,自个儿上了副驾驶位。
就这样,我们一前一后的坐在车上,不像一对父子,倒像是一对中途拼车的陌生旅伴。
汽车开始启动了,窗外清凉的风吹进来,拂到脸上,痒酥酥的,吹进我的心里,酸涩涩的。
奶奶和妈妈一直站着哪里挥动着手,嘴里大声地说着什么。当熟悉的风景一点点地向后退去,反光镜里她们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一个小点,直至再也看不见时,我的眼角终于有两行清泪,虫子般爬了出来。
“儿子,有爸爸在呢!”
爸爸似乎发现我的情绪不对,从后面往前靠过来,试图抓住我的手。我巧妙地一闪,躲了过去。
印象中,我和爸爸极少有这样的单独相处,所以,我不习惯跟他有这样的亲昵。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之间变得越来越生分,越来越淡漠。爸爸出远门,我无言。爸爸大包小包地背着东西回来了,我还是默然。
爸爸大约也感觉到不自在,便开始没话找话。
“儿子,你同学知道你要去乡下吗?”
“嗯。”
“你长大了想干什么?真的是想当侦探吗?”
……
爸爸问了好几个问题,我要么挑最简单的词搪塞过去,要么干脆不回答。我就是要以沉默和冷漠告诉他:我不喜欢他,更反感他和妈妈对我的控制和支配!
当两个人的聊天完全变成一个人的絮叨时,爸爸大约也觉得无趣而尴尬,就撕开一个糖果,绕过座位送到了我的嘴边。
“不要!不是天天嚷嚷着要我减肥吗?”我冷笑着说。
“那就吃开心果吧!”
爸爸又递过来一袋开心果,以为食物的热量能消弭我心中的郁闷,减少对我的伤害。他不知道,此时就算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也不能让我开心起来。
我狠狠地夺过开心果,一颗接一颗,咯嘣咯嘣,嚼得山响,带着点报复的,咬牙切齿的意味,仿佛自己正在对付的不是坚果,而是我十二岁的生命中所有怨恨的人和事!
十多个小时的旅途上,我一直沉浸在某种无可名状的悲伤中。爸爸偶尔用探询的目光打量着我,欲言又止,大约见我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表情,只好保持沉默。
经过一天的舟车劳顿,我们才到达了目的地。
农村的空气跟大都市还真不一样,它有一股淡淡的、似有若无的草木味道。然而,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紫霞坡没有崇山峻岭,只有起伏的坡地和一些小山包。各种各样的野生植物野蛮而霸道,东一簇,西一簇,毫无规矩地抢夺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个地方离海也还有几十公里,有一条两米多宽的小河,横贯东西,像一根用久了,褪了色的裤腰带。不过,这条小河却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镜花溪。
田野里,目之所及,没有丝毫的农耕场景。大片土地荒在那,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和野花。也能见到一些树,有叫得出名字的,有叫不出名字的,东一棵西一棵,毫无章法地立在那里。偶有几小块地里种着些蔬菜,绿油油的,就像是寒酸至极的衣服上新打了几块补丁。
近处一看,几棵大白菜傻不愣登地蹲在菜地上,有几根还没有开花的菜薹,从没有卷心的白菜里探头探脑地伸了出来,立在阳光下,有点儿茫然失措的样子
还紫霞坡呢,真是白瞎了这么个好听的名字!——我一下子就失望了,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