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写作宝库 >
  3. 作家经验

张化纪:我与写作

发布日期:2021-02-24  点击量: 1729

不知是出于何种原因,一直对文字有着特别兴趣的我,最近一段时间有点小忙碌,忐忑。受各级领导错爱,被邀去几个学校给学生谈写作的感受,我不是什么文章高手,对于写作,我没有高深的理论,也缺乏独到的见解,只是因为喜欢文字,而不断坚持读书、笔耕,间或也有了点小小的收获,芬芳我的生活,诗意我的旅程,仅此而已。

我不知道我与写作今生究竟结下了多深的缘,我只是感到有种难以割舍的情节我一直在思考着我与文字的关系,我不知道是生活让我学会了怎样去写作,还是写作让我学会了怎样去生活。时光的脚步总比我成长的速度快的多,所以很多事情很多人生方面的道理我总是在时光溜走之后才懂得它们的真正含义,当年并未察觉就在时光的河流中匆匆的错过了;岁月的钟声也总比我内心深处的回音来的及时而富有节奏。所以很多缘份和机遇我总是在晨钟暮鼓的悲凉之后才猛然回头发现它已经不再拥有很多人很多事与我擦肩而过之后我才真正的懂得珍惜它的重要。

我一直这样的跟随着时光、岁月的流转被动的过着自己的日子,花开花落,风来雨去,春夏秋冬,昼夜交替等等都代表着生命和尘世中一段段历史的沉积和另外一段段繁华的开始,而我们呢,好像早就被生活给宠坏了,忘记了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生命的轨迹,而只是在一味的享受着生活的安逸。因为这些,因为岁月的匆匆,世情的变化莫测,也因为自己仅存的一些不安于现状的灵魂,我就渐渐的发现自己恋上了写作,尽管写的东西没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但很多时候我也不需要这些,文字写作本身是很主观的东西,是在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之路,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目的也在于用文字让走过的岁月成为最深刻的眷念,让自己在回忆人生之旅的过程中懂得或者是彻悟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以求更好地把生活和生命继续下去。

写作多半是在写着自己,读着自己,关于生活,关于人生,关于生命,关于感情等等,如果有人喜欢我的文字,能读懂我那是我的荣幸和幸福,我又多了一个知己和朋友;如果没有人喜欢我的文字,读不懂我,我也不会悲伤,至少我可以读得懂自己,知道我自己是谁就足够了。因为爱上了文字,习惯了让写作陪伴自己的生活,写作成了我每天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  

人生很多时候追求的过程比结果更美,好的结果只能让自己兴奋快乐一时;坏的结果也只能让自己忧伤痛苦一阵子。不管结果的好与坏,走过这段岁月,蓦然回首,我们心中最清晰最深刻最眷念的已经不再是结果,而是那段过程之中的辛酸泪水与幸福快乐。就如同恋爱,无论两个人走到了一起还是最后分手了,我们心中留着的还是在一起时候的点点滴滴。写作的日子也是一样,也许当你偶然间拾起多年以前写的文字,看着看着会为自己当年的幼稚发笑,为当时那个“成名心切”的自己感到可笑,一开始写东西就想大红大紫成为出名的作家,过了这么多年回首才发现文学这条路还很遥远,也许一辈子都不可能实现,但自己还是一直的坚持着把写作当做自己的一种精神之旅来过,成了一种必须经历的,一种规律性的生存状态。但发笑的同时也为那段岁月自己废寝忘食的寒灯苦读、辛勤笔耕感到欣慰,觉得自己很幸福,至少是给现在的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一定的功力。所以写作的日子虽然很清苦,但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岁岁年年的付出,就会有年年岁岁的收获。  

把写作当作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偶然,把文学当作是梦想也是因为一次邂逅。初中时候,一天我的语文老师给我们讲另外一个学生在写小说,才初一啊,这种尝试很值得学习,他随后说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方向,甚至可以说是影响了我的一生。他跟我们说每个人都有很多天赋的,都要找准方向让自己有一个爱好,有一门专长以后对自己有好处。从那天起很长一段日子我都在思考着我的特长爱好等问题,我那时觉得有特长的人很有魅力,人缘好,名气大被很多人拥护,就决定要自己在那些方面要出众以能吸引人的注意。

我于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最终选择了写作,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先从阅读开始,下课读书,边吃饭边读书,中午休息时间读,晚上别的同学睡了我还在读,同学们在周末休息时,我还在写着自己的文字。有了一定的阅历和积累加上自己勤奋于练笔,我的写作能力渐渐得到提高,能在校刊上发表自己的文学作品了,我的第一篇处女作就是《簇拥起四中的黎明》,那是经过我的语文老师高岩老师推荐发表的,这篇文章被当时很牛的《辽宁青年》的卷首语采用,这篇文章给了我无穷无尽的骄傲和自豪、信心和勇气。从此,我也渐渐的被很多人认识,对写作也更加的执着和沉醉。高一上学期我就读完了四大名著,读完后每天坚持写几千字的文章。除了上课听讲外我的剩余时间大部分都用在了写作上,也正是因为自己对文字的过于痴迷,我用于高中功课的时间很少,我的高考成绩不理想也是一种必然,高中本来是以考学为主要目标的,我没有考上好的大学只留下几十万字的写满文字的纸,而且是一直带着,虽然岁月过后重新拿起来看我完全的没有了感觉,根本不成熟,但也不怎么后悔,也许有些事情有些人生道路是命中注定了的。有得必然有失。到了师范大学我便有了更多的间读书写作了,我把别人去舞厅、电影院、溜冰场、花前月下的时间都用来读书、思考、写作,多少个宁静的夜晚,别人都已经沉沉睡去后,我便在台灯下诗意盎然地写自己的心情,这也是一种生活,而且是一直在继续着的生命姿态

写作这种日子来不得强迫,强迫着自己去写作也写不出让自己满意的文字。我喜欢在雨季里写作,一下雨空气很清新,清除了许许多多空气里的浮躁,让我在细雨的浸润下摆脱很多的烦恼,心里面在静静的感受细雨浸润的同时也不停的生长出文字和思想,然后在隔窗听雨中执笔写作;我喜欢在夜灯下写作,夜里所有的喧嚣都暂时的停了下来,世界里的芜杂不会在我的心田上舞蹈,我的心能够很好的安静下来,静静的感受读书的幸福写作带来的快感;我喜欢在自己伤心时候写作,一直生活在快乐和笑容中很容易忘记曾经有过的伤痛,容易迷失忘记自己人生的目的,缺少思考和理性。偶尔生活的风浪,挫折和失败,让我忧伤一会儿,在短暂的浮华中安静一下,提醒一下自己要懂得珍惜;我也喜欢在自己得到幸福时候写作,遇见一位知心的朋友,邂逅一久违的感动,看到一个迷人的微笑,听到一句温馨的话语都是我心中幸福的样本和创作的动力,那怕是很短暂很细小,我都会细细的品味珍藏,用自己的文字记下自己的触角,这就是我写作的日子,随时随地,随物随感。  

当然写作是件很艰苦的事情,尤其是小说的创作,我也曾一度强迫自己进军创作小说的行列,但复杂的人物关系、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令人绞尽脑汁的苦思冥想,足够可以夺走你的睡眠和健康,我在创作了三部短篇小说后,毅然决然地缴械投降了,因为我清醒地认识到我无法驾驭小说这头“巨兽”,适时放手就是明智的选择,于是诗歌和散文便成了我的文学追梦途中左右和右手。

无论何种文体的创作,都需要我们日积月累的坚持。要多读书,多读自己喜欢的作家们的文字,读历史,读人文,读小说,读散文,读诗歌,读哲学,更要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涉及面一定要广,这样以后自己写东西的时候用起来才方便;要多留心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的素材,我们要做生活的细心人,用心过自己的生活,用心写自己的文字;要多走走,到山川河湖去看看,到古城旧址去看看,去沙漠戈壁去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的壮美,去大海倾听一下海浪的声音,都会让你的心灵产生不一样的震撼,即便是当时没有把这样的感觉写出来,在你以后写作的时候会很自然的从脑海里跳出来;还要多思考,不要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很多年来,我一直在写着自己的生活,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发表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我爱写作,就如同爱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生命那样自然而平常。

 

张化纪作品欣赏

我的父亲

 

我站在父亲的姓氏里,守望着岁月的流逝,回望着温暖的来路,记载着和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心底充溢着亲情的抚慰,浑身涌动着向上的力量。

父亲离开我已有整整十个年头了,其间我曾多次试图拿起笔来想对远去的父亲说点什么,但每每都被来自灵魂深处的绵绵心痛所笼罩、所淹没,并不得不一次一次投笔作罢,独独地在心里大哭一场,痛过之后我便小心翼翼地用颤抖不已的心将对父亲不泯的记忆和思念封存起来,放入我心灵的最深处,予以珍藏,每及于此,我才更确切地领悟到什么是“血浓于水”,什么叫父子情深,什么算亲情无限。

今天,在父亲远去十年后的日子里,我决计要与父亲说点什么了。记忆无限、感念无限。在对父亲悠长的记忆里,父亲总是面带微笑,无怨无悔,永不休止的劳作着,他那瘦骨嶙峋的身影,因为操劳过渡而日渐佝偻的躯体,因为长久负重而渐显跛脚的双腿,因为岁月的磨砺而逐步呈现的苍老与多皱的面容,始终充满忧思和企盼的眼神,此时此刻不无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蓦地,从我薄薄的泪雾中,思念正缓缓向我走来,在我疲倦而思念的灵魂里散发着苦涩而悠长的气息。

父亲对待土地,就像对待祖先一般虔诚,终日劳作在田间地头,须叟不敢懈怠,父亲把一生的血汗和梦想都种进了厚厚的泥土里,父亲对待庄稼像对待子女一样呵护备至,珍爱有加,他种的地里几乎看不到杂草,到了收获的季节,父亲一定会很精心地做到颗粒归仓,这就是父亲在经历过“饥寒交迫”后的一种生命的形态,一种定格的原则,一种对“民以食为天”的敬畏和热诚。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对于“政治运动”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敏感,这一点是由我的一次挨打所凸现出来,记得那年我刚上小学三年级,随父亲去赶孙桁集,看到别人家有贴毛主席像的,我就对父亲说:“我们也买一张毛主席像贴上吧”。出乎我意料的是:父亲在厉声喝斥完之后,又重重地给了我一巴掌,并正色对我说道:“孩子,以后千万不要说‘买’,一定要说‘请’,说买就是大不敬,是会惹大祸的。”并再三告诫我日后讲话一定要注意,千万别出什么乱子,时至今日,我才真正体会到父亲的一片苦心,这个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岁月里,尝尽苦头的人再也不愿看到新的文字狱悲剧在自己儿子身上重演,现在想来,父亲当时定然是患了政治“恐慌症”了。

父亲读过私熟,又写得一手好字,但父亲的“能耐”也只有我们兄妹三人知晓,从没显示过外人,对于我,父亲可谓是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关爱,父亲一直用他那特有的细腻、温情、旷达、随和满足着我的一个个要求,昭示着我的一个个人生目标,并一刻不停地关注着我的学业和人生走向,在父亲的精心呵护下,早早懂事的我,小小年纪就发下毒誓:“我一定要发奋苦读、改变现状,去实现父亲的殷切希望”。我就是奔着这个信念,由小学而中学、而高中、而大学,一步步战胜自我,一路上放歌而来,如今,我真的应该深情地向父亲道谢:是父亲催我奋发,教我上进,告诉我如何做人,怎样做事。

父亲一生很贫穷,在我的脑海里,他根本没穿过什么像样的衣服,吃过什么好饭菜,却始终坚守着那份宁静、淡远、清正、坦荡之心态,很平凡、很慷慨地播洒着自己的宽容、慈爱、友善和谦和,父亲一生甚至没有和人红过脸、吵过架,凡事总爱吃亏,不喜欢沾光,他老是说:“吃亏是福,心里踏实”。知足常乐的父亲付出了很多,但要求的极少,故父亲脸上常挂着厚实、满足的笑容。记得父亲最灿烂、最快乐的一次喜悦是在我从教的第三年的冬天,我的处女作《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变成铅字的时候,那天我们全家人围炉而坐,暖意浓浓,谈笑风生。父亲一生重节俭、尚朴素,烟酒不沾,那次却破例饮酒,当时,父亲因喝酒而被呛出眼泪的场面仍历历在目,是啊,父亲经风沐雨、辛苦劳作,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尝尽了辛酸、无奈与屈辱,终于看到自己的儿子走出了困顿、摆脱了无奈、告别了偏见、实现了理想,做为父亲,他是何等的欣慰、骄傲、自豪、幸福与满足。

父亲是一个“大无大有”的人,心中老是装着别人,从不考虑自己。他永远将别人放在第一位,把能为别人提供方便视作自己最大的快乐,父亲不愿随便去打扰、麻烦和拖累别人,这一点一直陪伴父亲走向人生终点。2001年盛夏,父亲从患病到离我们而去,仅仅三天时间,其间父亲没有喝一口水、吃一口饭、说一句话,偶尔用带了知足的眼神与我们对视,父亲走得如此从容、如此了无牵挂,连让子女们尽孝道的机会都不给,这也成为我们姐弟三人永远的一个心痛。听村里上了年岁的老人讲:“你们的父亲活着替人着想,走时也不愿拖累子女,这是修来的福,也是对你们的爱”。是啊,父亲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暖的一束阳光、一座灯塔,他将一直引导我迈向人生的深远处。

父亲,愿您一路走好。请放心,您的儿子将始终谨记您的教诲:“努力向善良、正义、成功靠拢,做一个自己活着要让别人活得更好的人,永远施爱与人,也绝不求点滴回报。

 

著名作家李木生点评:自从朱自清的《背影》面世,后来人再写父亲,往往很难以跳出这已有的窠臼。张化纪却跳出了这个套路,写别一样的父亲、自己的父亲,而且是与时代紧紧相关的父亲。既写人间的至情,又有时代的印记,因此也就有了格外的厚重。比如写自己被慈父的打:小学三年级,自己要求买一张毛主席像,却遭到重重的一巴掌与严厉的喝斥:“以后千万不要说‘买’,一定要说‘请’,说买就是大不敬,会惹大祸的!”阶级斗争年代在一个乡村知识者心上烙下了永也不能平复的伤痕。父爱与感恩,纯粹单向度地抒写,会流于单薄;只有父子(父女)双向交流曲折了写,方能真切并更为感人。当年胡适的儿子胡思杜写下《对我父亲——胡适的批判》,胡适在9月28日的日记上,贴着这篇文章的剪报,并写下“此文是奉令发表的”几个字,这就是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化纪写自己处女作发表时,平时里烟酒不沾的父亲高兴地破例“喝酒喝得呛出眼泪”,也是一种父亲对儿子的爱与理解

 

作者简介:张化纪,男,山东省金乡第一中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首届校园文学“十佳指导名师”,山东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济宁市作家协会员、金乡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著有诗歌散文集《人在旅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