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2. 写作宝库 >
  3. 名师指导

邓 强|如何写景:诗人把农夫的田园押上了韵脚

发布日期:2021-01-20  点击量: 1677

如何写景

——以《故都的秋》为例如何写景

 

  

一、如何赏景

赏景是写景的第一步。

关于如何赏景,其实《故都的秋》中已有提示,如文中提到的北平的传统名胜“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也提到了南方的传统名胜“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我们会发现,每一处名胜的景致会与季节、天气、时辰均紧密相关,甚至选择一个人或与什么人一起去赏景都完全不同,少了这些关键点,那么普天之下的风景也就大同小异了。正如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所言:“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了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同道中人感慨“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句的深意了;我们也就明白了姚鼐为何不顾严寒、艰险、疲累要在“雪与人膝深”的风雪天在日观亭静等一晚看日出了。

赏景最应“乘兴而往,兴尽而归”,就如“雪夜访戴”中的王子猷。无兴致是无法很好赏景的,上文中的苏轼、张岱、姚鼐也均是乘兴而游。王羲之也是乘兴书写《兰亭集序》一帖,据说兴尽之后再也无法写出当时的作品。

以故赏景的要点不仅仅只是地点,更在于季节、天气、时辰、伙伴、心态,往往其中一点变了,写景时流露出的情感也就随之而变了

二、注意布景

如同画家作画伊始考虑的是画什么,写景也是如此,眼前这么多的元素,不可能一一描写,该如何进行取舍呢?首先要对描写的对象进行细化分析,取舍的原则是所选择描写的景物要能够整体构成一幅干净、和谐的画面。然后将这些景物进行布局,写出层次,通常的层次安排与我们观察景物的顺序是一致的,也就是由上及下,由表及里,由著及微,由大及小,由近及远,由中心及周围,由静及动,由物及人

《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虽然这首元曲景物繁多,但马致远在布景时每一句话均是遵照“由静及动,由物及人”的顺序,写起来丝毫不乱。

《故都的秋》中“秋晨”一图可描写的元素有很多,比如“天色、日光、清风、破屋(裂缝、砖瓦、瓦菲等)、藤椅、大碗茶、地面、槐树、花草”等等,而郁达夫简要选择了“天色、日光、牵牛花、秋草”来进行画面组合。因为写故都的秋,并非是刻意写故都的残破,而是写高远、清幽、萧索的秋意,这些景物干净从容贴合了文章主旨。描写顺序由上及下,先写“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再写“从槐树叶底……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再写“在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最后写“在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三、注重色调安排

色调通常分为暖色调和冷色调。至于用什么色调并无高下之分,关键在于一篇文章的整体色调应该与作者抒发的情感保持高度一致。

张志和的《渔歌子》用了暖色调,他这么写:“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一首经典的写景诗,用色极其丰富,绿意盎然的西塞山,洁白的鹭鸶,粉红的桃花,清澈的河水,青色的箬笠,绿色的蓑衣。这就是美丽的春天,万物尽情绽放其光彩,作者欣喜地沉浸在这片美景,连自己的斗笠和雨衣都是用新鲜的箬叶和刚剥制的棕毛制成,不忍心扰乱大自然和谐

在《故都的秋》中,作者为表现秋味,特意选用了冷色调,因为非此不足以表达作者想要表现“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于是作者在写到牵牛花的品级时,以蓝色和白色这样的冷色品为最佳,色浓的紫黑色次之,最艳的淡红色最下。不光如此,还要衬上几根尖细且长的秋草,这是典型的国画的布景与用色了。后文写到“秋蝉”时,写秋蝉竭尽全力地“嘶叫”,珍惜这不多的秋日,珍惜自己不久的生命,悲凉感乃至悲壮感就油然而生。同是写秋蝉,郁达夫所表达的情感与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要表达的人格高洁就全然不同了。

四、以多种感官着笔

优秀的作家对事物通常有特别的敏感,他们会调用自己的多种感官如听觉、嗅觉、触觉等去体察事物,这种敏感是作家的一项职业素质。受此启发,我们描写景物不光只是观察,而要真正关心我们所观察的对象,就像大夫给病人治病一样,要做到“望、闻、问、切”,只有用到了多种感官,我们描写的景物才能有质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

战国时代名家公孙龙是个诡辩家,他有个“离坚白”的观点,他以为一块白色的石头,手摸只能感觉到坚硬,眼观只能看到白色,于是石头只能是“坚石”或者“白石”,不可能是“坚白石”。这自然是个谬论,但我们描写景物恰恰可以学习公孙龙的这种将景物进行感官上的两分法甚至多分法。

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采用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感官来描写北平的秋天。在“秋蕊”图中,他写道:“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多清闲的心态多静谧的环境方能体会到如此细腻的感觉啊。他把落蕊分离为“像花而又不是花……铺得满地”的视觉, “声音也没有”的听觉,“气味也没有”的嗅觉和“极柔软”的触觉,这样一来,画面就丰富了。八月的北平仍旧燥热,叶子尚未凋零,赶在清凉的早晨、清扫工扫地时在街巷中漫步,就是为了假借满地的落蕊来体会万木肃杀的秋意。于是乎踏在落蕊上,联想着一叶落而知秋。我们能够想象,当这么一个热爱秋的郁达夫发现自己是个报秋者时,他该是多么欢喜了

五、注意炼字与白描,字中见情

中国传统的写景文通常喜欢炼字,故写景字数不需很多,也不需假借多少修辞,纯白描的手法即可达到很好的描写效果。如《前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中的“横”,写出了白露的浓重,在宛若干冰的白露里,才有飘然若仙之感;《登泰山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中的“烛”,写出了山上的夕照,恰似烛火的金光灿烂;《小石潭记》“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中的“布”,布本义指麻布,网眼较疏,百余头的小鱼的影子投射在潭底石头上,可不正如一张麻布一般。

而用字也最可见出作者之用情。典型的例子就是贾岛的“推敲”了,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中辨析甚明,无须在此赘述。李白《独坐敬亭山》中写道:“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一个“看”字将敬亭山写得鲜活起来,李白也与之展开了精神层面的对话。人具有山格,山具有人格,浑然一体。

写作《故都的秋》时郁达夫已经38岁了,自从大学毕业以来,他总是步履匆匆,在一个地方很难待够一年,甚至几个月就会换工作。步入中年的郁达夫饱经岁月沧桑,人生变幻,当他回到了十年前他生活和工作一年的北平,自然越发感慨万千,珍重万千。他的步子会更慢一些,更小心一些。在 “秋蕊”图中,郁达夫写道:“脚踏上去……”他用“踏”而不用“踩”,“踩”是漫不经心的,是带有蔑视的行为,而“踏”是小心翼翼的,是用心的。这是他与故都的秋久别重逢的一次亲密接触,是他对故都的秋的深沉的爱,这种情感的流露在全文中到处能寻找到。

“秋雨”一图中,写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其中的“咬”和“立”均极精当,“咬”字说明这闲人吸烟不必用手,故能背着手或笼着手,且能一边吸烟一边彼此聊天对话,烟管不掉落且话音还清晰可辨,这岂不是长久炼成的一门功夫?“立”字写出了闲人端正笔直的姿态,多半是八旗子弟的遗风习气,纵然属于他们的时代是故去了,但姿态可一点也没变,仍旧那么傲娇。

六、注意运用整散结合的行文方式及韵律安排

《故都的秋》之所以被认为是美文,很大程度上因为其极适合朗诵。

郁达夫在行文中十分讲究运用整散结合的句子组合。散句不必多说,所谓的整句就是将一句话打散成两句或多句排列整齐的话,在古代称之为“骈文”的句式,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四句整齐的句子只是在讲滕王阁坐落于南昌这个地方。这种行文方式也让文章以短句为多,节奏感十分鲜明。比如“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一句,本来是“秋并不是名花或美酒”,这么经作者一打散,成了两句并行整齐的句式,读起来就好听了。

郁达夫还喜欢用排比的短句。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等等。这些排比句有个很有意思得的共同点,就是到了第三句,音节上会刻意拖长一些,读起来别有风味。在平仄上也大多使用平声与仄声交替出现来让音节更加和谐,比如“清”是平声,“静”是仄声,“悲凉”是平声,构成“平仄平”的音节安排;“细腻”是仄声,“清闲”是平声,“落寞”是仄声,构成“仄平仄”的音节安排。“慢、润、淡”都是仄声的安排,因为作者不喜欢江南的秋的这些不足之处,所以音节上安排就呈现拗怒的姿态。 

七、结语

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我时常看到一个诗人,在欣赏了一片田园风景中的最珍贵部分之后,就扬长而去,那些固执的农夫还以为他拿走的仅只是几枚野苹果。诗人却把他的田园押上了韵脚,而且多少年之后,农夫还不知道这回事。”关心粮食与蔬菜的农夫固然无错,但我们更要像梭罗文中所写的“诗人”一样,去敏锐地观察、关心身旁的景物,谱写出最精彩的文字。


作者简介:邓强,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语文教师。从教以来,多篇论文获奖。出版个人专著《〈史记〉中的爱恨情仇》和《闲品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