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理念
构建优质文学教育生态
提升学校发展文化内涵
建设内容
创设校园文学教育教学环境
建构校园文学活动教学模型
搭建社团课程自主互动平台
开发文学教育特色课程资源
形成师生共同成长有效路径
近几年来,洪泽中学以优化育人生态为教育理念,以用教师发展推动学校发展为办学思想,实现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跨越崛起,本科增长数、增长率一直位于全市前列。2011年,在升学率连续四年高位增长的背景下,学校适时提出转型发展,走内涵提升之路。2012年,学校洪泽湖文学社团课程基地成功获得省教育厅立项,这是洪泽中学长期致力于校园文化构建和人文精神培塑的结果,也是该校提升办学内涵、实现转型发展的契机。
优化育人生态是洪泽中学的教育理念,江苏省教育厅在全国首创的普通高中课程基地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包含环境建设、模型建构、互动平台、课程资源、师生成长等要素,要建好这个基地,就是要构建好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鸿泽中学在现有办学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课程基地的特点,将学校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理念确立为:构建优质文学教育生态,提升学校发展文化内涵。
一年来,秉承“崇德尚文”的校训,洪泽中学科学谋划、创新设计,校园文学建设取得卓越的成效。
首先,组建建设团队: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担任主任的课程基地建设委员会,同时积极争取高校的支持,聘请专家组成顾问团队,为基地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专业指导。
第二,建设教学环境:改建成了“洪泽湖文化剧场、“洪泽湖影视欣赏中心”和“洪泽湖文学馆”,文学馆包括“地方文化展区”、“图书漂流站”、“校园文学展区”等。同时,还建成了“洪泽湖诗词长廊”和“课程基地活动中心”;教室设置了“图书角”和“作文展示栏”。在新校区,1500座的“洪泽湖大剧院”和6层楼的“洪泽湖文学馆”已经建成,内部实施装配正在进行。
第三,实施模型建构:成立了“洪泽湖文化研究中心”、“文学社团课程开发中心”和“校园文学研究中心”,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重体验、有成效的文学教育实践活动,并将活动开发成课程,弥补了学科传统教学的不足,构建了新型的文学教育生态系统。
第四,搭建互动平台:组建了“学生采编中心”,创建了“洪泽湖文学”专题网站,建立了班级博客。为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提供了技术化的载体。
第五,开发课程资源:国家课程校本化,文学活动课程化,师生共同开发了《洪泽湖文学》《走进作家作品》《电影课》《文学课堂》和《校园采编》等十种基于课程基地内容建设的校本教材。
第六,促进教师发展:语文教研活动中心设在课程基地,语文学科开展了“文学课堂”竞赛课、研讨课和示范课等系列活动,开展了“名师工程”、“青蓝工程”等系列工程,教师广泛参与校本教材的编著,积极参与课程基地建设的课题研究。
第七,创新学生实践:组建了演讲协会、课本剧社、报刊编辑部、记者团等多样的文学社团,开展了“湖畔讲坛”“湖畔书声”“文学夏令营”“图书漂流”和“课本剧改编与表演”等丰富的文学活动。
如今,文学教育成为洪泽中学的特色品牌,学校荣获“全国首批校园文学特色学校”“全国校园文学课题研究实验学校”“全国新课程写作教学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应邀参加了多届全国校园文学高峰论坛,并作经验介绍;中国教育网、《江苏教育报》《淮安日报》、淮安电视台等媒体多次专题报道学校文学教育成果;学校吸引社会各界的热情关注,市、县语文教研员带队前来考察,其他学校的师生多次到洪泽中学观摩。
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文学教育活动中得到充分锻炼,特别是文学鉴赏和创作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在国家级、省级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有数十人,还有数十人的近百篇作文在《中国校园文学》等报刊上发表;师生共同开发了《洪泽湖文学》《校园文学习作例谈》《电影课》《校园采编》和《湖畔书声》等校本教材的编著。
教师也在校园文学特色学校创建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 “文学课堂”教学竞赛的活动中提升了教学水平,在“青蓝结对”、校本教材编著的活动中提升了专业素养。
以文学社团课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课题《中学语文社团课程化建设研究》获得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中学文学社团校本课程建设研究》获得全国校园文学“十二五”规划立项;校本教材“洪泽湖文学丛书”获得全国校园文学专著二等奖;以文学社团建设为主要成果的《中学文学社团校本课程研究与建设》获得2013年洪泽县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以文学社团为研究内容的《语文社团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论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建设》等多篇论文获得全国一等奖。
归纳起来,洪泽中学校园文学建设工作有四大特点:一是文学教育活动丰富,课程形式新颖;二是文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相得益彰;三是师生广泛参与,共同发展;四是文学教育环境优化,场馆设施先进,特色鲜明。
教育使人富有,文学使人高贵。洪泽中学以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建设为契机,构建了优质的文学教育生态系统,提升了学校发展的文化内涵,走在了教育转型发展、内涵提升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