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便深深地爱上了那个小河渡口、那条渡船,当然还有那善良憨厚的摆渡人。静静品读那些温暖的文字,仿佛看的见阳光下小河闪烁的粼粼波光,渡船那风吹日晒得斑驳的古铜色表皮,还有老船夫那藏在皱纹里的层层微笑。而这些,都曾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里,因为,我的家乡也有这样一条小河,一个渡口,一条简陋的渡船,一个善良的老船夫。
那条河的名字叫小清河,戋戋的流水温地绕过我们的大半个村庄。村民的房屋紧挨着河坝建在河的北岸,掩映在绿树之间。而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却在小河的南岸,于是渡口就是村民们日日需经过的地方,就像吃饭睡觉一样不可缺少。我们的渡船是村民们集体集资买的,是集体财产。渡船也是最简单的,没有船舱,就像大船的甲板一样,平平展展,以便摆渡更多的人。
大人们过河是为了到河对岸干活,而我们则是为了玩耍。特别是在农闲的时候,大人们上地干活的少了,渡船便经常独自闲在小河边,这时候渡船就成了我们的游乐场。因为河滩上河水较浅,渡船不能靠近码头,上上下下的便都需要借助踏板。踏板是50厘米左右的一段木板,人踩上去颤巍巍的乱晃。有些胆小的孩子常常被吓得吱哇乱叫。我们这些胆大的孩子对于他们的惊呼不屑一顾,轻蔑地将他们推一边,大步踏上踏板,三两步便跑过踏板,轻轻一跳,稳稳地落在渡船上,回头得意地一笑,便找一处喜欢的地方坐下来,脱掉鞋子,将脚丫子伸进水里,轻轻摆动,拨起层层水花。如果船是在行进中的话,你只需将脚丫放在小河里,船会带着你的脚在水中行进,乘风波浪,小脚丫欢快如一尾小鱼。清清凉凉的河水划过脚丫,苏苏麻麻的,非常舒服惬意。这是我们最爱的游戏,但如果被大人看见了,定会训斥一通,他们怕我们掉下河去。
但是,水对孩子永远有着最大的诱惑,等大人们一转身,我们便又嘻嘻哈哈地将脚丫伸进水中了。若是船上没有船夫,我们也会尝试自己摆渡。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日常看惯了船夫一边和人聊天一边这里一篙那里一篙的样子,以为摆渡容易的很。于是自信地拿起竹篙,插入水中。竹篙一入水,才惊觉不是那么回事。小清河水流甚急,竹篙一入水便会被水流带走,根本插不到河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插入一竿,而船已顺着水流的方向漂出去好几米远了。手忙脚乱地撑着船,吃奶的劲儿都用上了,脸涨得通红,船却没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前进,反而在原地转开了圈圈,怎么办呢?万一回不去怎么办?内心的恐惧开始疯长,刚才的雄心壮志早已荡然无存,只好裂开嘴巴大声呼救。直到大人闻声赶来,指挥着我们将船靠岸,我们一个个像战败了的公鸡一样,低头耷脑地走上河岸,在大人的训斥声里回家了。当然,小孩子是没有记性的,于是这样的故事隔三差五便会上演。
等到农忙时节,我们这些小孩也都要到地里帮忙,渡口成了最繁忙的地方,来来去去的人络绎不绝。不光是我们人要过河,还有种地的各种农具,自行车马车等运输工具,当然还有牛羊等牲畜,整个渡口人声鼎沸,有孩子的哭声笑声,有大人的吆喝声训斥声,有小羊软绵绵的咩咩声,有老牛雄壮的哞哞声,当然还有看家狗多管闲事的汪汪声,简直就是热闹得不可开交。如果人多,渡船上往往和现在的公交车一样, 在公交车里如果人挤人,我们可以做 “沙丁鱼”,但在渡船上就恐怕要做“落汤鸡”了,几乎每年都有人被挤下河,扑通一声伴随着落水人的惊呼激起巨大浪花。渡船上的人手忙脚乱地将其救起,落水人的囧样惹起满船的笑声。不是大家没有同情心,实在是这落水事件往往有惊无险,在水边长大的人,大部分水性还是很好的,所以不会有生命危险。
人忙的时候,牲畜们也是不得闲的,它们也要坐渡船到对岸去,有的要拉车,有的要耕地,有的要去吃草。它们可不像人一样听话,因此,每次走踏板就成了大问题,特别是那些第一次过河的动物,总是低着头,四只脚紧紧扒住地面,倔强地不肯上渡船。当然,他们的主人往往比他们更倔强,死啦硬拽,用尽各种办法,它们才战战兢兢的抬起前蹄,试探着踏上翘板,走上两步,踏板一晃,它们便立马退回来。可是,它们是没有后路的,主人拿着皮鞭就站在身后。权衡再三,它们两眼一闭,心一横,终于上了渡船,主人也往往累出一身汗。但没有人催他们,因为谁家有没有几头牲畜呢!不过,那些小羊小猪的便不会有这样恐惧的考验,因为他们大半是由主人抱上渡船的。有时候也会有比较倒霉的牲畜,脚下一滑,便掉到河里了,不过,大部分牲畜也是会游泳的,所以不必担心。这个时候它们便会索性放弃渡船,选择游过河。于是便常常有这样的场景出现,渡船的后边,跟着游泳的牛啊,马等,他们大半个身子都在河里,只露着或黄或黑或白的脊背,当然还有大半个或黄或黑或白的脑袋,甚是有趣。有时候,还会有几条狗加入游泳的队伍,它们都是主人忠实的朋友,因为不舍得离开主人,所以选择陪着主人过河干活。我家的“四眼儿”便是其中一条,每次要上地里干活的时候它都要跟着,赶也赶不走,所以只好随它去了。
渡船已经完全融入进了我们的生活,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心里会想着它,到了一定的时间,大家都会往渡口赶,怕错过开船的时间,村子里的人谁没有拼命奔跑、大声呼喊赶渡船的经验呢。晚上睡觉时,常常会被喊渡的声音惊醒,半夜三更的,只有出外做客或打工的人才会回来得这么晚,被这声音惊醒的不只有老船夫,还有为他们牵肠挂肚的亲人们。北风呼啸的晚上,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听着风刮过来的断断续续又凄凄惶惶的喊渡声,常常会让我们不能安睡,而为之担心不已:是谁家的亲人啊?他们冷不冷啊?老船夫能不能听得到啊?直到没有了声音,我们猜想老船夫已经出去为他们摆渡了,这才放心地进入梦乡。
小小而繁忙的渡口,承载了全村人的喜怒哀乐,渡船就是一个新闻集散地:谁家娶了个好媳妇,谁家生了个胖小子,谁家的男人能干,谁家的孩子学习好,中央是谁当了主席,美国现任总统怎样……上至国内外的大事件,小至家长里短,无所不包。要想了解一个村子的风俗民情,渡船是最好的选择。渡船摆渡过新嫁娘,也摆渡过死去的亲人,人们在渡船上笑过,也在渡船上哭过。来来往往中,寒暑易节,哭哭笑笑中,时光流转,渡船退休了,大桥修好了,人们奔波在宽敞的大桥上,好像忘记了渡船的存在。渡船静静地翻躺在渡口旁,风吹日晒,日渐憔悴。忽然有一天,渡船不见了,河滩上只留下了一道长长的划痕。
渡船默默地走出了我们的生活,却又悄悄地爬上我的心头。
【作者】张欣芳,中学一级教师。散文集《吾心安处是故乡》获第二届全国教师文学专著提名奖。
上一篇: 窦礼胜:好心人,祝福你!
下一篇:张丽钧:校长请谁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