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文学 > 教师作家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心会跟爱一起走——教师作家黄莉萍 2013-04-26 10:52:13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作家简介】


  黄莉萍,本科学历,湖北省宜昌市第十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中语会会员,宜昌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桃花鱼》,并荣获首届全国教师文学表彰奖专著奖。
  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曾做过班主任、语文教研组长、文学杂志主编、教导主任、副校长等工作。多年承担初三语文教学和管理工作,教育教学成绩名列前茅,科研绩效显著,管理工作落实。
  近几年来,承担的实验课题有两个获得市级验收。现担任国家级课题《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子课题——《新课标、课改下的校园文学研究》《校园文学及普及诗歌教育研究》负责人。曾主编校园文学杂志《三峡石》和《三峡石文学报》十多期,主编教育科研成果论文集《拾穗集》一部,编著全国公开发行的教育教学书目六部。近五年,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四十多篇,有二十多篇论文、教案、板书设计、下水作文获得省市以上奖励;在《中国教师报》《中学语文教与学》《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周报》《湖北教育》《福建教育》《新作家》《语文世界》《宜昌日报》《三峡晚报》《屈乡文学》《宜昌教研》等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共六十多篇。在《语文周报》《中学生学习报》等报纸发表课文赏读、主题阅读、比较阅读和互动作文等二十多篇,命题五套。多次承担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示范课。指导学生公开发表习作一百多篇,多次指导学生在“叶圣陶杯”“新世纪杯”“语文报杯”等国家、省级作文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曾指导一名学生连续两届蝉联“新世纪杯”作文大赛一等奖。乐于并善于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
  2004年9月,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省级骨干教师”;2001年12月,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教育科研100佳个人”;2001年3月,被宜昌市教育局授予“第二届中小学学科带头人”;1999年被宜昌市教育局、人事局联合表彰为“宜昌市优秀教师”;2004年6月,被宜昌市教育局党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10月,在十五国家重点课题《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课题组中获国家级“优秀实验教师”;2000年1月和2001年1月,分别获学校“先进工作者”称号;2000年9月和2002年9月,分别获学校第三届、第四届“优秀园丁”称号;2000年12月,获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举办的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比赛“四项全能语文教师”称号;2001年12月,获湖北省教研室、中语会授予的“文学社团优秀指导老师”称号;2004年12月,被宜昌市团市委宣传部等四家联合表彰为“2004年宜昌学生通讯社优秀指导老师”;1998年,在校长岗位培训班学习期间获“优秀学员干部”称号。
  
  [文学与人生自白]


  
   放飞文学的梦想
  
  小时候有一个梦想:希望像孙悟空那样拥有上天入地的本领,像江姐那样拥有大义凛然的气概,像灰姑娘那样拥有一双漂亮的水晶鞋。做了语文老师,才明白自己拥有的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文学梦。于是就有了我与两个文学社团的故事。
  我亲手创办的第一个文学社团是“华圆文学社”。那是1994年12月,时值宜昌语文课内外衔接课题刚刚启动,市教研员余蕾老师的“课文只是例子”、刘国正先生的“展开双翼才能腾飞”的思想像一缕春风徐徐吹开我闭塞的心扉,它也启发了我对语文教学重新进行定位:学好语文非一日之寒,写好作文非一日之功,作为语文老师,唯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利用好语文学习时间、开辟空间、拓宽视野,让广阔的社会生活走进学生的视野,让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广告、标语等活生生的文字材料和信息靠近学生,语文教学才有广阔的前景。
  于是我决定从文学社团入手。我先将喜欢写作的孩子召集到一起举办讲座,从阅读讲到写作,从写作讲到文学创作。随着许多优秀作文的脱颖而出,为了鼓舞士气,我就结集成刊,在校内发行。《华圆》文学杂志和“华圆文学社”(“华圆”取“华美其文,圆文学之梦”的意思)由此诞生。当时,市文联主席刘不朽、宜昌日报总编熊庆文、特级教师余蕾、张文海等十多位宜昌的知名人士以及国家、省级报刊的不少主编都纷纷题辞,“展露少年文华,定叫成才梦圆”、“严师育精华,贤才甜梦圆”等美好的祝福,使我和社员们倍受鼓舞,写作成了我们精神的需求。“华圆文学社”的成立,对当时农村学校来说,无疑像投下了一枚炸弹,炸出了朵朵文学的火花。初次参加国家级作文竞赛就有社员获得大奖,初次参加市教研中心社刊评比就获得了一等奖的殊荣,我不禁心花怒放,十分欣慰。
  第二个文学社团便是宜昌市第十一中学的“三峡石文学社”。那是1998年的夏天,当时社团以班为单位开展活动,社团刊物是各班手抄的优秀作文集,我担任主编后就改成了彩印本的《三峡石》。起先每学期出版一期,后来发展为两期;内容也由学生“独秀”,换成师生“共舞”;刊物的排版、印刷、稿件的质量与市面上不少公开发行的杂志都不相上下。此后,“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特别组织奖”“湖北省校园文学社刊评比一等奖”等荣誉称号也接踵而至。
  最令我难以忘怀的要属组织社员开展活动的时候,孩子们那兴奋的神情和快乐的举止,都一一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他们时而像一群欢呼雀跃的小鸟,时而又像一只只忙碌的小蜜蜂,辛勤地采蜜。听说活动是他们锻炼口才的练兵场,写作实践活动是他们张扬文学个性的主阵地。他们通过搜集整理,积累着“零琼碎玉”的语言材料;通过调查研究辨别着是非真理的曲直。举办读书汇报、写宣传标语、设计文化长廊、编辑文学杂志、办手抄报、组织征文、开展创作笔会、采访名人、拜访名山大川等活动都能激发孩子们创作的欲望,诱发倾吐生活的灵感。那如泉涌的文思,如珠玑的字句,都洋溢着对社团活动的热情和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从1998年开始,社团活动已经成为社员展露文学才华的大舞台。在活动中,我很像一位勤劳的果农,在春天播种下一棵棵文学的树苗,在夏天,亲手为果树修剪、施肥,长成满树的绿荫,秋天,乐呵呵地看着果树开满花、挂满果,心里充满了丰收的喜悦。我的喜悦来自于孩子们在活动中,说演逗唱、主持集会,样样都棒;采访播音、交流探讨,头头是道;我更喜悦孩子们真人真貌、真话真情,句句透出生活的真谛。凝望着一个个活跃的身影,仿佛在欣赏一道文学的美丽风景,感动之情顿时涌遍全身。如今,学校语文教学呈现出的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局面,校园文学社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其它学校老师羡慕的眼神中,在上级领导对所做工作的高度赞誉中,我捧着“全国中学生优秀文学社团”的荣誉证书,清点着自己和社员们在报刊上发表的篇篇习作,心里美滋滋的。
  校园文学社教学活动,使我喜欢上了文学创作;而在提笔时又越来越感到自己做一个教师的责任,越来越体验到人生的富足与高贵。是校园文学放飞了我和孩子们的文学梦想,是文学提升了我的灵魂。
  
  [佳作选登]
  
   山路弯弯


   湖北宜昌 黄莉萍
  
  眼前的山路像一根白色的绸带被艺术家舞向山顶,左边一条涓亮的小河随着绸带一同逶迤,一起灵动。绸带是带不动山的,因为山是它的依靠,它的背景。山傍着路,路伴着水,水绕着山,好一幅山环水绕的景致。
  父亲抚摩着我的头说,孩子,山顶就是你要去的地方,后面的路得靠你自己走。
  我知道,对于一向不苟言笑、不善言辞、教女严厉的父亲而言,把我送到这里,已经是一种奢侈,怎可以再企求他保驾护航呢?
  我对父亲说,您放心回吧,女儿会沿着您丈量过无数遍的路走下去,不会令您失望的。就这样,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开始了她人生征途上的第一次独立跋涉。
  走在弯弯的山道上,微薄的阳光滑过山的脊梁,透过树的罅隙,呈现出晦明晦暗的景色。道的两旁是碧草镶的绿边,时有班驳的野花点缀,星星点点,耀你的眼,美你的目。然而山道却极少有人有车有喧闹,我只好收起想搭乘便车的念头,老老实实地徒步行军。想起哪本书上说过,极美的东西总是有些寂寞的,也就不再替山中美景鸣不平了。不过,山雀一出现就大不一样,这小东西玲珑得很,时而呷一口河水,同小河一起唱和,时而吻过树梢,跟枝条儿躲着猫猫,还有那不怕人的画眉鸟儿,冷不丁飞过头顶,落在脚边又蹦又跳,给寂静的山谷增添了不少生命的活力。
  我忽然发觉自己体内的血液在澎湃,想起那个令人难忘的下午,那些使人亢奋的话语又在耳边响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的振兴要靠你们……接着庄严地宣誓。
  思绪随着步伐,绕过了一道又一道弯,解着一个又一个结,就在自己双腿发酸、双手发软的时候,山和河一同消失了,原来到了山顶。回望弯弯的来路,各种景致尽收眼底,不禁想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于是忍不住笑了,山路再弯,也有到达目标的时候呢!
  站在山顶,天离我很近,心中油然涌起一股触摸蓝天的冲动。等我冷静下来,发现就在这一方瓦蓝的天空下,一面碧绿色的盆地显得尤为精美别致,一围四合院式的白色建筑稳稳坐于盆中。说是建筑,高不过两层,白墙黑瓦,只因在绿色包围之中特别抢眼,犄角在绿帘里还若隐若现。我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了。凭着感应,我想,这个地方就是自己心中神驰已久的桃源了。
  走下一面小山坡,踏上一条黄色泥径,远远望见一座两层小楼,大门一侧悬挂着“王家坝初级中学”几个黑色大字。院的正中有一方水泥的篮球场,旁边有两台水泥的乒乓球桌。除此之外,四周都是农田,是电影中常看到的那种典型的山村校园,原始之中渗透着一些进化,粗糙之中偶露着一点细腻。
  我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另一幅异样的画面:高大威武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阔大气派的运动场……在美丽雄伟的校门口,站着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是实习学校的校长,他苦口婆心地劝我留校,记不清自己当时有没有说豪言壮语,只记得他最后说,既然你选择了回乡,人各有志,我不再留你。他——我的指导老师正是一脸不解地摇着头叹着气离去的。
  想到这里,又觉得自己的行为好笑,心里总觉得挺对不住人家。
  “你是新分来的小黄老师吧?我姓龙,学校负责人。我们盼你好久啦。”
  我被眼前突然冒出的一位花白头发,身着兰黑色中山装的中年男人吓了一跳,他也不管我脸上的诧异,说完就来握手,顺手将我塞满洗漱用品的两个拎包全抢了过去。
  手空了,思想集中了,才发现胳膊断裂般地疼痛,脚肿胀得厉害,自己很像一个刚下火线的伤兵,跛着脚跟在这位龙校长的后头。
  听龙校长说,学校共有班级九个,眼前的两层楼是教师起居和办公的地方,左右两排土房是教室。龙校长还说,学校已正式决定,让我挑大梁,任教初三语文,担任班主任。虽然早有耳闻,初中教师把能教初三看作一种荣誉,可谁见过谷粒没长饱满就收割归仓的呢?龙校长一眼看出我的顾虑,说,别怕!年轻和热情是你做好工作的本钱。
  一切都算顺利,在这所年轻的男老师居多的学校里,十八岁的我享受着众星捧月的优遇。教学遇着难题,有人献计,生活碰到困难,有人关心。日子过得就像春天的杜鹃花儿,夏天的山蒿,火火地红,旺旺地绿。
  看着自己的汗粒晶晶莹莹地洒在干涸的讲台,知识清清楚楚地种进渴求的心田,我的心里比喝了蜜还甜。看惯了清亮眸子里闪动的感激,听顺了淳朴方言中溢出的赞美,我时常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威严的王后,学生就是我的臣民。然而,我的臣民大多十五六岁,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我的高高在上正好刺激了他们的叛逆,使它们像泥土中嗅到春味儿的野蒺藜,呼呼地直往外蹿。
  那是一个阴郁的日子,我像往常一样慷慨激昂地讲着课,一名比自己小一岁男生开始不把我放在眼里,他一次又一次地在下面偷笑,他的不轨行为就像给我眼睛里撒进了一粒沙子,尤其是他那挑衅的目光让我大为恼火,为了维护教师的权威,我不得不呵斥男生站起来,男生却凭着一张成熟而镇定的脸,毅然选择“不站”,还将动手拉他的我推倒在地。我不知道自己当时有多委屈,多狼狈,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噙着眼泪逃出了教室。
  这次打击,几乎动摇了我教书的信念。如果不是同事们告诉我,跑步可以减轻痛苦,我想,自己一定会躲在被窝里睡上三天,哭上三夜。
  想起毕业时的宣誓,想起指导老师的教诲,我不甘心自己当初作了错误的选择。于是第二天的清晨,我出现在那条弯弯的山道上晨跑,借清风来抚平自己受伤的心。运动在乳白色的雾中,凉风拂面,鸟语花香,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油然而生。于是便有了“仙女桥”的对话。
  在桥上,我遇到了早锻炼的龙校长,他边压腿边笑着说,小黄啊,你看今天跟昨天有什么不同吗?是啊,有什么不同呢?我迅速瞪大眼睛搜索着今天与昨日的不同。
  眼前,一轮红彤彤的太阳正从地平线升起,仙女桥像一位身着乳色纱衣的美人侧卧在小河上,婀娜的垂柳是她飘逸的乌丝,葱茂的野草是她秀丽的裙边。阳光渐渐融化乳雾,金笔一点,河水便跳跃着万朵金光,野花亮晶晶地直眨眼睛。难道昨天没有这景?我欲言又止,不知如何作答。
  龙校长见我一时语塞,走过来一手拍拍我的肩膀,一手指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说,孩子,记住,这山这树这水这桥看起来是昨天的,其实都是新的,因为普照它们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你再看那山路,弯弯的不知尽头,可是有了阳光的照耀,你就可以一直走下去,总有一天你会找到它的终点。
  看着曲曲折折伸向远方的山路,脑海中回映着来时走过的山路,心中豁然开朗,我记起父亲曾教过的一首歌谣来:走惯了大路,不会走山路,走惯了山路,就会走大路……
  是啊,我庆幸自己学会了走山路。
  

上一篇:教师文学的“骏马”——教师作家温新阶
下一篇: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诗人王世龙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