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文学 > 教师文论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永留洁白在人间 2013-04-24 09:00:27  发布者:phpcms  来源:本站
永留洁白在人间
——读汪曾祺的《槐花》
郎咸勇
       “玉渊潭洋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大雪,白得耀眼。”
     《槐花》起笔就立起了一幅洋槐盛开、繁华似雪的景象,我似乎看到了一个洁白素雅的银装世界,似乎嗅到了那浓郁的花香,随着阵阵热风,扑面袭来,这里的环境描写首先是纪实,同时也烘托了人物形象,而且还起到了象征人物心灵一尘不染、澄然以清的作用,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啊。
       于是,这洁白无瑕、香远益清的槐花就引来了蜜蜂,随之就跟来了放蜂人。
       这是一位50岁上下、高高瘦瘦的中年人,做事从容不迫,慢条斯理,样子不像个农民,倒有点像一个农村小学校长。作者用一幅漫画式的人物素描,描摹出一位洗尽铅华、洗尽躁动、冲淡谦和、一尘不染的古朴之人,在他身边,还有一位30出头的女子在忙碌着,显然是他老婆。
        女子是四川新繁人,因为觉得北方大米好吃,又看中了他的好脾气,还喜欢浪漫的放蜂生活,可以东南西北到处跑,于是就不顾年龄的巨大差异,眼皮都不眨,就跟来了。
       这真是一位天真烂漫的赤子啊,所谓有其夫必有其妇,信夫!在人情浇漓、世态炎凉的世上,竟还有如此不施粉黛、出乎天然、胸无城府、一片天真的玻璃人,鲜也矣。
       作者用纯白描手法和极朴素平实的文字,描述了夫妇二人平凡简单、随遇而安却是有滋有味的生活图景,这里的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真是相得益彰啊。
       后来,女子就到了丈夫的儿子家,抱回来一个四岁多的男孩,在他们的窝棚里住了几天,她带孩子到商场购物,在床上玩鸡啄米,还给他勾了一顶大红的毛线帽子,她很爱这个孩子。作者对女子的系列“完全非功利”的爱的赞美,散发着槐花的淳香味,闪耀着素雅的光芒,同时也从侧面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弦外之音,即:君子与其练达不如朴鲁,过分精明圆滑就失去了本性。
        女子那风雅圣洁、散发着槐花香味的爱,赢得了孩子,“孩子叫她奶奶,奶奶笑了”,这是怎样一个香喷喷、甜兮兮的细节描写啊,它写尽了养蜂人妻子的高兴满足,也表现了她年纪轻轻就被称作“奶奶”时的羞涩不堪和扭捏不自在啊。
       此外,还有一笔不容忽视,那就是插入了对荆条花的描述。荆条花竟是最好的蜜源植物,这出乎“我”的意外,实在让我长见识了,更重要的是,荆条花是“不起眼的东西”,这让读者一下就联想到养蜂人夫妇,他们也是不起眼的平凡人啊。文中用荆条花侧衬槐花,从而烘染了“心灵空明澄澈,清亮到极致”的平凡人,也表现了作者淡泊平和的审美理念。
       汪曾祺的散文,似小溪缓缓流淌,自由随意,洒脱不羁,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随意而止,《槐花》在讲完养蜂人的故事后,是以一句淡然的景物描写收尾的——“玉渊潭的槐花落了”。
       每读至此,我都感到平淡中带有几许失落,悠然中道出一丝怅惘。这极闲淡的一句,平添了无限余韵,让我一下就想到了归有光《项脊轩志》的结尾: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汪曾祺的《槐花》的结尾,明显受到归有光的影响,里面有归有光的遗传痕迹啊。
此外,槐花飘然落地,零落成泥化作尘,却将它的洁白与芳香,永留世间;而放蜂人夫妇不事雕琢、风骨朗然之举止,也将永存我们的记忆深处,并时时熏染着尘世之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上一篇:回味无穷的《第三者》——郎咸勇
下一篇:郎咸勇诗歌鉴赏之六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