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2日,著名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前来中国校园文学馆参观,同时给潞河中学、人大附中通州分校、北京五中通州分校文学社的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文学课。
近年来,徐则臣除了做好编辑工作外,勤奋笔耕,不断推出长篇小说新作,以独特的生活感悟与艺术风格备受读者青睐,成为当下文坛的火爆作家。如《耶路撒冷》《王城如海》《跑步穿过中关村》《青云谷童话》《北上》等,曾获庄重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冯牧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短篇小说集《如果大雪封门》曾获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德、英、日、韩、意、蒙、荷、俄、阿、西等十余种语言。
徐则臣绕有兴趣地观看了馆内珍贵资料,当他看到馆内展出的1919年北大《新潮》杂志时,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他感慨万千;展柜里的校园文学社团报刊,颇有年代感的滚筒油印机、钢板、铁笔、蜡纸,都让他想起学生时代创办文学社的情景。他说,馆藏的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很多作家都是从文学社走出来的,都是从校园文学起步的。他站在潞河中学校友刘绍棠的展柜前,肃然起敬。他谈到了刘绍棠对他创作的影响,坦言他的新作《北上》是自己从前辈写作者、尤其是刘绍棠那里受益良多。他认为刘绍棠的写作是谁都不能替代的,如果运河书写有一个数据库的话,那么这个数据库里面最多最重要的内容应该是刘绍棠先生提供的。而他自己的着力点更侧重于一条文化意义上的运河。他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要发起成立大运河文化教育联盟,意义重大,充分利用大运河资源,开设面向中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课程,这既是一种历史教育、文化教育,更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浇灌。
徐则臣在讲座中,通过自己创作认识人生与世界的深刻体验,畅谈文学的作用,引导青少年如何理解文学、如何进行文学创作,妙语连珠点燃了掌声阵阵。他认为文学是认识自我和世界的最佳方式,是在现实生活之外创造的第二世界。
(秘书处黄丽荣)
上一篇:语文教育专家顾之川参观中国校园文学馆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