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很多学校包括初中的语文课,都以刷题为主要授课形式,而我们坐在这里讨论文学、讨论诗和远方,这实在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文学课堂、文学教育首先要有一颗文学之心。我讲三点:
一、改良课堂。今年9月份,现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文章,他讲到,要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育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他提到课堂革命,我喜欢说课堂改良。改的目标是“良”,是有指向性的。那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为本。这是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丰富课程。文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课程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有校本课程。三种课程的关系有一种表述,叫国家课程校本化。还有一种说法叫校本课程教师化。因为很多学校,已经开始大力度改革课程,叫走班上课。一个学生一个课表,课程以老师为中心,老师开设课程,老师在教室里等学生。这个课表非常难排,我听了两个学校介绍,一个是北京十一中,有两个学计算机的博士,专门给排课。上海建平学校也是走班制。校本课程教师化,每位老师应该建立自己的文学课程,就是在现有国家校本课程基础上,把自己理解、认可的文学作品、文学活动建构在课程当中。仅仅靠教材里面的文学作品不能够形成学生的文学素养。我听了北京二中通州分校张老师的课、深圳红岭中学谭老师的课,她们在这方面体现的非常突出。
三、完善教学。张老师的课,她选了李清照的三首词,谭老师讲了《诗经》的表现手法,两节课的容量都非常大。我点评这两节课,主要是聚焦一下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教学,我认为应该厚古薄今,古为今用。包括整个中小学的文学教育。因为中国文学的精华集中在古代。这是文学之根,不是复古。这两节课有共性,谭老师的课围绕一个“兴”字,张老师的课围绕一个“愁”字。都是集中了几首作品,线索清晰、内容丰富。但是作为文学作品的古诗词,这个课应该怎么上?重心应该放在那里?文学是由语言抵达形象,进入心底,直到灵魂。谭老师,这次讲课,还有保留。我了解到深圳专门有《诗经》教学工作室,他们有歌、有舞、有戏剧这样的模式,谭老师展示的仅仅是一个方面,有些重要的没有展示出来,很遗憾。我给大家提供一份材料,黑龙江大学傅道彬教授写的一本书《诗可以观》,这本书后记里有一段话:“读大学的时候,并不喜欢《诗经》,这不仅由于时空的神秘遥远,也由于语言的隔膜和精神的距离。1982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的古典文学专业研究生,跟随著名学者石声淮教授学习先秦文学。与一般的字词串讲、内容分析之类的讲授方法不同,先生的《诗经》课是以歌唱为主的,《诗经》三百零五篇先生皆能咏歌之。先生的歌声委婉而深长,苍劲而悲凉,在先生的歌声中,语言的障碍消除了,精神的距离拉近了。那一刻,远古先民仿佛跨越时空歌唱着向我们走来,我们也渐渐走近属于“诗三百”的时代与生活。从那时开始喜欢上了《诗经》,硕士和博士论文都是围绕《诗经》展开的。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大学课都这样上,我们中学课怎么上呢?没有读,更谈不上唱。这是一个总的方向。我向大家推荐一个讲座,豆瓣上叶嘉莹先生“以乐语教国子”,我放一下这个讲座的导言录音给大家听。不管你背多少诗,没有了声音,就只剩下一个躯壳。我们现在太忽略声音了,忽略声音抵达诗歌。这给我们文学课堂,特别是古诗文课堂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我建议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听听叶嘉莹先生的这个讲座,不仅讲吟诵,正是非常简明的中国古诗词史,她讲诗、讲诗人、讲文字,非常有价值。
我们的课堂教学,作用就是引发孩子们热爱文学。我在一所小学蹲点,切身感受是,文学教育要从小学抓起。理想的教学课程是小学、初中、高中呈现一种螺旋式的课程结构。上面说到的两节课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基本的思路是演绎式的,就是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拿作品证明它。这种思路不太适合文学作品的学习,应该反过来,是大家在熟读了比较多的文学作品后让学生在积累当中去感悟,在感悟当中去提炼。到了初中就可以提炼一些专题,到了高中可以去扩展。我特别欣赏深圳市宝安区新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吴泓老师,他的专题教学是值得借鉴的,他建立了自己的课程,他编了28个专题,每个专题有10万字的阅读量,然后让学生把这10万字的材料写成1万字的读书笔记,再把1万字读书笔记压缩成3千字读书笔记,读李清照、读王安石、读《论语》等等,每一个专题都有核心文本,有外围文本,比如《论语》,他就会把与《论语》相关的许多文本集中起来,达到10万字以上,高中课我觉得是这样上的。
文学教育要从改良课堂、丰富课程、从完善教学入手,这也是我们这次论坛的所追求的目标。
(张鹏举,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副理事长,此文为在第三届“文学课堂”大赛观摩研讨会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
上一篇:高中语文新课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增至72篇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