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设立的创建校园文学特色学校实验基地,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挂牌启动。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世龙、河北省教科所高中教研室主任张瑾琳、校园文学委员会副会长张泽、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副教授蒋成峰、校园文学委员会副秘书长黄丽荣、石家庄十七中校长边东书以及学校领导班子、全体语文教师出席了授牌仪式,同时就如何开展校园文学特色学校建设的思路与措施进行了交流探讨。
石家庄十七中建校近70年,是石家庄市建校最早的三所学校之一,是河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近年来,学校以“以人为本,人人成功”为办学理念,重视人文教育,形成了鲜明的“成功文化”,其文科教学享有盛誉,教育质量稳步上升。学校长期以来将文学社团根植于语文学科,发挥文学社团激发学生学习的优势,取得了一定成果。今年五月份,石家庄市开展特色学校评比,十七中以“文学校园”为特色荣登特色学校榜单。
边东书校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学校的“成功文化”理念与发展追求,以及学校的文学教育特色。语文组组织的“三人行”文学社下辖读书会、创作社、演讲社、话剧社、朗诵社、书写社等,创办社刊《芳草地》,以文学为龙头,从不同侧面开展了一系列语文实践学习活动,例如开展“书香伴我行”阅读活动、每年11月举行戏剧节等,开发文学课程资源,打造文学特色课堂,积淀了学校的文化底蕴。2007年学校申报立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子课题,出版了《美文美读》《享受美读》《校园有韵自风骚》三本专著,并形成“美文美读”四环节互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2012年申报立项全国校园文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功结题并出版《文学·生活·思考》一书;2013年申报立项的“新课改下的校园文学社团研究”,正在将成果整理成书出版。此三项课题的研究,为创建校园文学特色学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说,创建校园文学特色学校,是进一步提升学校“成功文化”与办学思想内涵的需要,它将使学校保持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王世龙秘书长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近年来校园文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阐述了校园文学理论及其文学教育的重要性,畅谈在石家庄十七中建立校园文学特色学校基地的意义。他说,正是因为十七中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才在校园文学实践研究方面走在了前面;正是因为十七中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文学素养,才会在语文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选择在此作为“实验基地”,通过这次调研与交流、探讨与整合,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从提高教师文学素养、有效开发文学社团活动资源、探索文学特长生培养方式、研究文学课堂教学模式到学校文学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发展等不同方面,创建特色鲜明的“文学校园”。
张瑾琳主任在讲话中,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修订工作,重点强调了开展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的意义。以十七中“三人行”文学社团为例,它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搭建多样平台,激发学生潜能;发挥学生创新能力,张杨学生个性;助力校本课程开发,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她认为,校园文学的主旨是文学,扎根于校园,落实在课堂,因此校园文学的发展需要关注课程改革,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己任。她对创建校园文学特色学校的理念、格局与实施思路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新修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整个课程设计及语文教材、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都将发生巨大变化,我们语文教师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而以校园文学活动为抓手进行文学教育教学,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会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希望十七中以创建校园文学特色学校为契机,开辟一条成功之路。
戴建伟老师代表初、高中语文组,就如何打造校园文学特色学校谈了他们的具体举措。她说,以文学社团为依托,从打造文学班级到创建“文学校园”,探索文学课堂模式,开发文学校本课程,开展特色文学社团活动,创设立体化的文学教学环境,多渠道助力学生成功。希望各位成员老师达成共识,认识校园文学的独特价值功能,调整教学思维与方式,在校园文学委员会专家指导下,用两年的时间积极实践,争取形成一套独特的文学教育教学体系。
授牌仪式后,专家与实验基地成员、语文组老师们对创建校园文学特色学校实施方案进行了座谈,蒋成峰教授、张泽副会长在调研交流中,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下午,大家观摩了两位语文老师的“千年诗圣”文学研讨课和《雷雨》戏剧课,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特别是《雷雨》,通过表演和讨论人物形象,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两堂课都和文学社团活动有机结合,做到课内外有效衔接,使语文课上得生气勃勃,体现了“文学课堂”的文化内涵,具有浓厚的文学味和审美性。
(丽荣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