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宣言
2017年12月6日至8日,我们——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各省市的语文教研员、各地中小学校校长和语文教师等校园文学的研究者、实践者、倡导者,共400余人,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的组织下,相聚西子湖畔的杭州学军中学,共同商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展校园文学研究与实践的理念与思路,我们围绕着“新课改语文教学与文学特长生培养”这一主题,研究了校园文学在青少年全面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讨论了文学特长生评价标准与培养途径,探讨了文学课堂、校园文学社团活动、作文竞赛等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之间的有效衔接,优化整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建立“文学特长生培养基地”,开展实践研究活动。
我们认识到,文学具有鲜明的审美性、认知性和教育性,对于提升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培育人格完善的新时代建设者,校园文学一定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历史上文学一直被作为青少年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诗教传统源远流长,近代以来,随着现代学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校园文学活动一直薪火相继,绵延不绝,成为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教育不但是提高所有人的文艺素养与审美能力的普及型教育,也是培养文学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从根本上说,作家的培养重要的不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技能的训练,而是为年轻人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他们在充满文学气息的环境中受到熏染、受到触动,使他们的文学天赋得到点化、唤醒。学生时代是一个人最富有想象力和激情的时期,每个孩子都有成为诗人、作家的潜质,而有组织的校园文学活动让他们在课堂之外得到了更好的书写渠道,使他们更加自由地放飞想象、体察生活,并尝试开始创作。这种活动会使很多孩子的文学天分更早地展露出来,得到更多地鼓励与引导,获得更多体验与发表的机会,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促使他们更加快速、健康地成长。
我们看到,具有文学天赋与发展潜质的中学生大都具有如下特质:既具备深刻敏锐的情感体验、自由独特的想象能力,又拥有准确细腻的语言感觉、丰富多样的语汇储备;能直击文学的本质,抵达心灵,把握生命的律动,在对话中超越人生,提升人生的品位;同时还要具有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入观察与思考,广泛的阅读经验,良好的逻辑思辨能力和书面表达习惯。具备这些特质的学生,也许在通常的考试测验中成绩并不突出,但作为文学特长生来说,却有着巨大的潜在培养前途,如果能够获得更好的专业指导,一定能够少走弯路,加速成长,成为未来的文学之星,成为各行业中具有极高文学素养、文化品位的创新人才。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景。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作文类竞赛活动,各种竞赛的理念各不相同,操作方式也各有千秋,但我们希望这些写作赛事能够更多地体现对于学生们文学潜质的发掘和引导,使更多真正具有文学才华的学子通过作文竞赛崭露头角。也希望各种作文竞赛更多地回归文学、回归写作,回归对孩子们文字与情感之美的支持和鼓励;更多地引导社会大众关注校园文学,关注文学教育。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我们倡导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学活动开展文学教育,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进语文课程改革。我们推广“文学课堂”的理念,就是要让传统的语文学科教学更多地体现出文学性,更加注重语文课的审美体验性和情感陶冶功能。文学要对所有青少年的成长起到推动作用,使他们的气质更趋高雅,情感更加细腻,言谈更加优美,使他们更加关心宇宙自然,更加关注社会民生,更多地发现自然之美、人性之善;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崇真向善。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我们发现,教师自身如果缺少对文学的兴趣,缺少写作能力,其教学过程就会苍白无味。语文教师要保持业务优势,就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与写作水平。只有当教师对于文学与写作有了切身的体会与经验,才能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让学生心服口服。校园文学委员会与甪直镇政府联合设立了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开展了“教师文学修养与专业成长”课题研究活动,这些活动对于激励教师的文学创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无疑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多年的引导与培育,校园文学、文学教育的相关思想、理念正日益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和接受,各地的校园文学活动日益活跃、丰富,成果质量也越来越高,很多学校已经在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学校园”。文学教育的育人功能日益得到体现。
我们相信,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随着民族复兴梦想的实现,人们对于校园文学、对于文学教育的认识一定会越来越深入。未来时代最灿烂的文学之花,一定来自于我们今天在校园里所播下的种子;未来社会所弥漫的文艺气息,也一定来自于我们今天在课堂里所浸润的心灵!
第七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全体代表
2017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