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解读和教学的专业化
——有感于第三届“文学课堂”大赛现场观摩课
段双全(浙江海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和所有文体的教学一样,文学作品的教学也要解决两大关键问题:一是作品解读的专业化,这是教学内容生成的基础;二是教育教学的专业化,这是教学实践的保证。
作品解读的专业化,是说要在作品文本解读理论和策略的指导下去解读好作品。文学作品解读的理论有哪些呢?这要从中西阅读理论中去追寻。一般说来,我国的阅读理论要从古代诗论、文论和名家的评点以及形神论中去寻找;西方的阅读理论要从古代阐释学和现代阐释学以及文学批评理论中去追寻,其中应包括欧美新批评、接受美学和解构批评。
文学作品解读有哪些策略呢?具体策略应有二:一是按共性备教材;二是按个性备教材。按共性备教材,就是从文章的视角并依照文本由外而内的结构来分析教材。通过借鉴古代文论“言象意”的说法,我们把它总结为“言—象—情—志”四个字,并号称“文学文本备课四字法”(参见《文学作品教学的四个共性内容》,《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3期;《文学作品备课四字法》,《语文建设》,2016年第5期)。用这个“四字法”备课的好处在:可以既全面,又深入地分析文本,使文学,文本的解读最优化。但仅仅按共性备课还不够,因为文本解读有个性才更具吸引力,因此,共性策略之外,我们还要加一个个性策略,这个个性策略就是按文体去进行备课。文学文本按个性备课就是抓住四种文学文本的体裁特点去备课,具体说来,就是诗歌要抓住“表象”“情感”“意蕴”等去备课;小说要抓住“三要素”和“时序”“视角”“方式”等去备课;散文要抓住“形”“神”去备课;戏剧要抓住“戏剧语言”“戏剧冲突”等去备课。当然,这些理论和策略也可以随着时代而有所改变,例如,在多元解读的背景下,“形散神聚”是否可以改成“形散神散”,等等。
按共性备课追求的是文学作品解读的“全”而“深”,按个性备课追求的是文学作品解读的“新”而“奇”,甚至是跨文体的解读。这二者结合就可以保证文本解读的专业性。
教育教学的专业化是说要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搞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哪些方面呢?一般包括如下设计:一是教学理念设计;二是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三是教学方式和方法设计;四是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理念设计,这里主要指课型的设计,因为在当代课程改革背景下,不同的课型就意味着不同的教学理念。如文本研读课是知识中心的课程,专题探究课是问题中心的课程,活动体验课是经验中心的课程,而它们分别收获的也是知识、思维和经验等不同的内容。其次,要主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教学理念的应用,因为它们牵涉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另外,要明确的是,不同的教学理念还规定着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首先要明确课型,也即教学理念;其次,依照教学理念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并把备教材的成果,也即教材内容变成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和方法设计,在教的方面,包括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活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原理层面的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朗读、讲授、问答、讨论和练习等操作性方法的运用。当然,在学习方面,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践行自学法、互动交流法、合作探究法和表演展示等不同的方法。
教学评价设计,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用多元评价的理念代替一元评价的理念来进行教学评价活动。也就是在评价中重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鼓励性评价和批评性评价、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等的结合。课堂实践中,如果不重过程只重结果,光表扬而不批评,光由老师评价而没有学生自己的评价等等,都是背离评价现实的、不正确的评价,也是难以通过反思促进教学发展的评价。
文学作品解读和教育教学的专业化,是文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的基础。语文教师要按这两个专业化标准去备课和上课,也要按照这两个标准去听课、评课。可以说,用这两个标准去备课、上课,那么这样的文学课堂就是典范的文学课堂;用这两个标准去听课、评课,那么,这样的文学鉴赏和评价就是典范的文学评价。并且,用这两个标准评课,上课教师的文学教学内容选择是否到位,教学理念、教学原则和方法等践行是否恰当,便一目了然,也即这两个标准还有利于作品解读问题和教育教学问题的诊断和矫治。
用这两个专业化的标准来看我们这次举行的文学作品教学大赛,用文本解读的共性标准,也即“言—象—情—志”去评价,会发现有的课文教学只重视了文本内容,也即“象情志”的分析,而忽视了“言”的全面分析,这就欠缺了语文工具性的内容,少了语文味;用文本解读的个性标准,也即“文体特色”去评价,会发现诗歌教学“由象而意”的意象分析不够清晰,小说“三要素”之外的“叙事方法和技巧”分析也不太充分,散文的“跨文体”特点也分析不够,等等。当然,总体看来,这些参加文学作品教学大赛的老师还是文学功底深厚、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技能娴熟的,只是从文学教育的专业性和专业化看,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上一篇:徐 华:传统涵育心灵 文化造就人格
下一篇:宋胜杰:关于文学教育的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