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命题与解析
一、以“当我老了”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二、将下面的诗歌改编成一篇散文,或微型小说,或小剧本。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自拟题目作文。
调查显示:70%的中国人愿意依靠个人奋斗和专业技能取得成功,甚至可以为此完全改变或中断自己的当前生活,而各国的平均水平为55%; 70%的中国人认为物质财富是判断个人成功的标准,而各国平均水平为37%。
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已经是第15届了。
“新作文”新在哪里呢?我们的看法,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新的理念。关于大赛的理念,我们一直在思考。目前,我们的想法主要还是定位于通过竞赛引导写作训练,提高青少年的语言文学核心素养。
有人将语文核心素养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我们所倡导的写作理念则大致可以概括为:关注现实生活,反映人间真情,挖掘思辨力量,展示语言魅力,而文化体认和审美提升则贯穿其间。
这样的理念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作文竞赛的命题环节,它可以体现我们的作文导向,在题材选择、审美取向、评价标准等方面展示我们的理念和思路。
目前我们这个大赛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个是初赛,一个是决赛。初赛基本上是自由作文,原则上不限时间,不限题目,保证参赛者可以充分发挥,展示出自己的最高水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初赛的作品能够代表当今中学生校园写作的最高水平,为此,我们打算从初赛作品中挑选一百来篇佳作,作为年度中国学生的校园写作的集锦)
决赛采用现场限时写作的方式,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的真实写作水平,尤其是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基本素养。所以在设计作文题目的时候我们考虑的一些基本原则是:
1.话题要尽量贴近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保证参赛者能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
2.要尽量提高基本元素(如故事、主题等等)的确定性,减少学生用已有的现成作品套写的可能性;
3.将考察的重点放在审题立意、语言表达、细节刻画、谋篇布局等基本功方面。
4.命题形式尽量多样,可以写作的文体形式尽量多样化(总体方向上向文学写作倾斜)。
为此,我们为本届大赛的现场决赛设计了这样三个题目。
一、命题作文:当我老了
设计这个题目主要是针对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老龄化与老年人问题。
这个问题本身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思考:
第一个角度,社会老龄化问题。如今中国社会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多,然而整个国家对于人口的老龄化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健康问题、娱乐问题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老年人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便之处。对此,作为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甚至青少年很多时候是感受不到的。所以,我们想通过这样一个题目提示年轻的学子们换个角度,设身处地地体察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也从一个侧面为有关方面的社会服务提出要求和建议。
第二个角度涉及到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当今经常会听到一些关于老年人群体行为方式的批评之声,从广场舞噪音扰民,到争夺篮球场地打人,到占据公路快车道暴走等等,屡见不鲜。有人说“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应该说,当今有的老年人由于经济条件、自身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原因,他们的很多行为习惯与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如贪小便宜、不守规矩等等。作为今天的年轻人,一方面应该尽量体谅老人,另一方面也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我是老年人,我会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我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处理跟年轻人、跟整个社会之间的矛盾呢?
第三个角度,也可以从个人的生活经历出发来设想年老之后的生活和感情。年轻时的爱好,老了以后还会不会坚持?年轻时的遗憾,老了以后会怎么看待?年轻时刻骨铭心的经历,老了以后会不会淡漠了?年轻时奋力拼搏的追求,老了以后能不能有满意的结果?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让孩子们设想自己老了的时候可能遇到的事情,其实更多的是让他们更深刻地反思现在年轻的时候正在经历的事情。(叶芝有一首著名的诗,叫《当你老了》,所表达的其实也是我现在对你的爱情,对你的承诺。)
也许孩子们还能够提出其他的新颖的角度来写这样一个题目,只要合情合理,我们都是可以接受的。
从文章的体裁要求来说,我们感觉这篇文章更多的应该是以散文化的笔法来描述自己对未来的期待、设想和规划,对现在的生活的追求与希望。
整体来说,这个题目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学生们对于生活的观察、认识和感悟,以及采用合适的笔法表达感情的能力。
二、古诗改写:夜雨寄北
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语言文学的艺术渊薮。唐诗宋词对于中小学生的重要价值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因此我们在此次的作文命题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将一首著名的唐诗改编为现代散文作品。
这首诗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名作。这首诗本身也是一封写给妻子的回信,描写身处异乡(巴山)的诗人在一个雨夜中捧读远方家中妻子的来信,妻子在信中询问回家的日期,可是回家的日子还远着呢,没法确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到温暖的家中,在那西窗之下,拥着一只红烛,剪掉烛花,深夜倾谈,尽情地诉说离别时的相思之苦,尽情地倾吐这深秋雨夜的寂寞孤单。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一首诗让学生改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本诗流传甚广,一般学生都能够背诵,对于诗歌的作者也并不陌生,所以比较容易了解相应的背景;第二,本诗具有一定的情节性,人物形象也比较集中突出,远方的家人寄信来询问归期,可是寄人幕中的诗人却没办法决定自己的去留,只能借助回忆和幻想来自我安慰一下。针对这些学生可以借助自己的想象和对诗人的了解重新安排情节,创造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第三,本诗在意境上比较深邃悠远,巴山夜雨、西窗剪烛都已经成了中国文学中非常具有感染力的优美意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结合自己的情感与记忆,用现代汉语的词句再现这些美丽的意境。
这个题目的写作要求,我们认为首先应该注意的是要改写,应该用现代汉语再现诗中的故事、人物、景象、情感,不能写成鉴赏评析文字,不能抛开原诗的内容完全另起炉灶。
其次,再创造的文章在背景、氛围、人物等方面都要与原诗一致,原诗是缠绵悱恻的,凄婉深情的,如果改写得过于决绝干脆、激情慷慨就不合适。
第三,在保证基本要素准确的基础上,不妨增加一些元素,以使作品的情节更为丰富曲折。
总的来说,这个题目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考察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包括情节设计与想象能力,意境氛围的营造能力,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前提是古诗词的理解与感受能力。
三、给材料作文:中国人的成功观念
之所以设计这个题目,除了有与高考的常见作文题型挂钩的意思之外,主要目的在于借此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包括数据分析与使用的能力。
材料中提到了两组数字,一组数据说明中国人相比外国人更渴望成功,更愿意为了成功付出代价;另一组数据说明,中国人更多地运用财富为标准来判断成功。
我们假定这个数据是可信的。可是,这样的数据说明了什么呢?这至少可以说明:
1.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渴望成功,愿意为成功付出代价,相比之下,中国人“更”愿意如此。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理解,这可能是因为中国整体社会正处在一个上升阶段,社会变化剧烈,依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相对来说更为普遍。其中的事例不胜枚举。)
2.世界范围来看,多数人并不认为物质财富就代表了成功,但大多数的中国人却认为只有物质财富才能代表成功。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们的看法,这似乎也是与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有关,多数中国人刚刚摆脱了食不果腹的日子,对于贫穷仍然心有余悸,所以不自觉的要多积累一些财富给自己多一些安全感,所谓的富裕多数时候表现为对自己和家人乃至后代未来生活的保障力,而中国人又特别重视家庭的传承。这样说来,中国人把财富看作成功首要的标准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这样的数据(事实),又会引发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呢?我们能做点什么吗?
渴望成功当然不是坏事,它是我们整个国家、民族越来越强大的力量来源。将物质财富作为成功的标准本身也没有太错,物质财富很多时候的确可以作为成功的标准,但并非所有时候都是。如果财富成为成功的唯一标准,那就会导致社会道德的沦丧,为了攫取金钱无所不用其极(这样的事例也比比皆是);也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发展失去方向。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财富当成唯一的标准,而是选取各种其他对社会人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如科学、哲学、艺术等等。
上面这些是我们对所选的材料的初步的思考。这种思考不一定准确,更不一定全面,但是这种考虑问题的思路——首先从现象数据出发概括事实,其次结合具体背景探究原因,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做出评析——这大概应该是此类文章的基本论述模式。
当然学生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分析与评价的方式,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总是可以接受的。
很多学生有可能只看到了“成功”两个字,顶多看到了“物质财富”,就通篇围绕物质财富和成功的关系,这样的文章不能说完全跑题,但离我们希望看到的深入讨论“成功观念与中国社会”的思路恐怕还是有些距离的。
此外,就算是这样的题目,学生如果能够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写成记叙文也完全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