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观察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陈晓明:文学,永不言败 2017-03-03 14:17:46  发布者:闻瑛  来源:《人民日报》



陈晓明(人物速写)  蔡华伟绘



文学最能表现生活的方方面面,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寻常,只要文学传承下去,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心灵、精神和智慧就能源流不断,长流不息。

  

  在当今电子化的互联网时代,文学的影响力可能有所减弱,但其重要性和长久意义还是无法否认。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文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它与人类的母语联系在一起。人类文明最初能形成体系和规模,是因为发明创造了语言文字,由此产生文学。而文学反过来不断增强人类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了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的认知。可以说文学在整体上最大可能地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就此而言,文学与人类的生存联系在一起,与人类文明的内在核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而,文学永不言败。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乐于把文学理解为人类精神深广的体现。在古典时代,文学不仅生动地表现了人类生活的各种情状,而且直接表征了人类精神的坚定性和顽强性。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这些古代圣贤在生活困厄境遇中顽强写作的精神,正是人类书写语言文字倾注生命力的体现。伟大的作品凝聚着人类不屈的心灵、昂扬的智慧、思想的光芒。进入现代时期,文学启蒙并教化大众,开创并培育现代文明。阅读文学作品是人类现代交往理性的根基,人们可以在现代经验的普遍相通意义上形成一个整体,这对于人类形成一个命运的共同体何等重要!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会重视自己的文学,因为这是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的最重要载体,从古至今,只要文学传承下去,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心灵、精神和智慧就能源流不断、长流不息。

  我以为文学要始终关怀当下现实。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学始终是当时当地生活的反映,是当时当地人们的情感、心灵和愿望的表达。只有立足于现实的文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生动表现出鲜活的世态人情,才会有真实的心灵跃动于其中。今天中国社会处于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时期,中华民族正在完成自立自强的伟大使命。历史又把中华民族推到世界的前列,古老的文明焕发出勃勃生机,文学把握这个时代,写出民族的顽强精神和不屈的意志,写出中国人经受的变动洗礼和考验。这不只是大时代的画卷,也是许许多多平凡普通人的生存奋斗,文学正是最能表现生活的方方面面,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寻常。真正抓住现实的广阔神奇或复杂微妙,就会出好作品,就会有好文章。今天的文学无疑是多样化的。既然是一个变动、繁荣、发展的伟大时代,就一定是多样化百花齐放的时代。时代是如此宽广,大地芳菲,气象万千,这才是伟大时代的文学景象。中国社会有活力,中国文学有活力,这体现在不同代的作家有不同的经验,不同代的作家都有自己的坚持与追求,不同区域的作家都有自己的探索和贡献。

  尽管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国家,不同地域文化以及不同代际的文学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的读者对文学的评品欣赏也不尽相同,但是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就必然有共同性,依然有经典化的标准。文学比其他艺术种类要稳定得多,因为经典的传统教育和语言规则的限制,人们对文学的理解感受更容易达成共识,这也是标准更容易建立并且更加稳定的缘由所在。人们可以用宽容之心理解并鼓励创新和探索,但人们心目中始终会有一种优秀文学的标准,伟大的作品总是经过千锤百炼,经过时间和社会的检验。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学的式微抱着悲观的态度,但这不等于人们失去了对经典化的期望,也不等于新兴的文学(比如网络文学)就可以一统天下,杰出的作品至今还无法脱离传统经典的秩序。

  所以在今天如何进行文学教育确实是一个难题。当今社会的生产力由科技主导,电子工业、互联网和新兴媒体构成了最有活力的产业,并且直接产生出富有魅力的娱乐文化,这使文学教育变得更为困难。正因如此,文学教育在今天比任何时候来得重要。大学中文系担当着最为重要的角色。不管是经典化的语言文学的研究和教学,还是阐发新的文学观念,推动当下创新的文学潮流,激发面向未来的人文思想,都构成大学中文系的核心使命。对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来说,百年历史,薪火相传,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始,它就举起了现代启蒙的旗帜,开创现代中国语言文学教育的道路。而今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守正创新的宗旨更要坚持。

  掌握好母语,能读懂中华民族的经典典籍,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并且能熟练地运用汉语写作,这是增强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手段,而文学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的母语水平最有效的途径,所以今天大学里的文学教育日益显出了重要性。北京大学正在探寻培养引领未来人才的教育道路,尤其是加强博雅通识教育。这需要我们去探索文学教育的新途径,寻求适合现在年轻人接受,更有利于他们成长的文学教育方案。这当然并非易事,但由此打开的空间会很大,能释放更大的教育活力。

  传统中文系的教育注重专业基础和全面培养,各专业都有重头课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直至80年代,大学本科毕业就可以直接走上大学讲坛,就可以在科研机构挑起重担,现在,如果没有博士学位根本就进不了大学,而要走上大学讲坛或在科研机构独当一面,没有进一步的提升几乎也不可能。所以,今天的大学本科教育,是否还要延续过去五六十年代以及八九十年代的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确实是需要重新探讨的问题。本科生中能读研究生的毕竟是少数,能读到博士学位的更是凤毛麟角,严格的专业教育确实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博雅通识教育在今天的本科教育中无疑需要下更多功夫。教育是从教师出发,还是从学生的培养出发?学习是以学生的兴趣为重心,还是以教师的专长和现有的院系专业建制为依据?我们确实在今天需要进一步思考。

  

  作者简介

  陈晓明,1959年生于福建,曾供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主要著作有:《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不死的纯文学》《德里达的底线——解构的要义与新人文学的到来》《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众妙之门——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等。

 

 

上一篇:权威专家谈2017高考大纲的新变化
下一篇:于涵:高考制度恢复40年考试内容改革述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