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学 > 中学生文学 > 文学新蕾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小作家马千惠圆梦清华:文学素养是看不见的风景 2017-09-16 15:01:18  发布者:悦儒  来源:本站

编者按:这个充满希望的九月里,又有很多的新同学成功迈入了理想学府的大门。第九届“文心雕龙杯”全国十佳校园小作家马千惠同学圆梦清华,成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一名新生。在第十届大赛决赛活动中,大赛组委会特邀请马千惠同学来到现场,和决赛选手们分享了她的文学写作体验和勤奋学习的心得。现我们发表如下,愿更多的学弟学妹们从中得到启发,愿更多的学弟学妹像马千惠一样圆梦理想的大学。


 

第九届决赛颁奖现场(左二为马千惠)
 

【个人简介】

马千惠,女,笔名倾云、亓临,北京四中2014级人文实验班学生,曾担任学校文学社社长、书法社社长,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紧张的高中学习之余,有30余篇习作在国内报刊发表,书法作品在学校艺术节中获得一等奖;曾导演学校传统大戏《郑伯克段于鄢》,该剧在北京国家话剧院小剧场对外演出,获得好评。2016年在第九届“文心雕龙杯”全国校园文学艺术大赛决赛中荣获“全国十佳校园小作家”称号。

  

第十届决赛现场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采访马千惠

 

 

第十届决赛现场
马千惠演讲


 

文学心得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马千惠,毕业于北京四中,即将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名新生,作为第九届“文心雕龙杯”全国十佳校园小作家和决赛一等奖的获奖者,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文学和写作方面的一点心得。

时隔一年,回顾曾经的心路历程,我发觉文字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对诗和远方的求索,更是一种细水长流的生活方式,无处不在的灵感逐渐堆积,构成了修远人生路途中一幅幅难忘的画面。

我曾多次问自己:写作的目标是什么?

我想,文字首先是为了记录真善美,尤其是那份难能可贵的情感真实的表达。文字无论是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都要有一份敢于拷问灵魂的坦诚和勇敢。台湾女作家林奕含曾经在一场自我剖析式的访谈中说道:“一个真正热爱国文的人,怎么能背叛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流传五千年的传统?”

这个传统是什么?我想就是“诗言志”。真正的心声需要被表达出来,一个用心灵写作的人,也一定明白无声胜有声的真谛。我也深知,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让自己的笔杆坚定有力,让文字的回声高昂嘹亮,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文学素养。

我记得,曹文轩教授在央视《朗读者》这栏节目上,倾情呈现了自己的作品《草房子》中的片段,朗读桑桑被父亲背着离开油麻地的情节。曹教授动情地讲述了父亲的期许和生离死别。情感源于生活,文字反映真实,只有切身经历过才能写出打动读者的故事。不管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甚或只是微不足道的琐碎小事,都可能叩响你的灵感之门。

我曾在北京四中人文实验班学习,三年的时光中,我多次参加了人文游学活动。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行走本身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赋予了我更多的可能,让我换一个新的视角去审视周围的世界。当我们渴求着诗和远方的时候,同样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远方的人们也在向往着我们的诗篇。正如作家林贤治所说:“美丽的是灵魂,不是风景。”我想,创作的方法是不假外求的,抓住宝贵的经历,丰富自己的灵魂,这才是每一个青年写作者的天职。

此外,文学素养也需要实际操作。我的高中语文老师——陈年年老师曾经无数次叮嘱我们:“即便是只有三天就要步入高考考场了,也一定要坚持读书。”如果说写作需要依靠灵光一现,那么阅读就是在为所有的灵光一现提供基础。人生不会因为哪一个节点而突然变得不同,所有的幸运都是过往努力的积攒。我们的阅读速度往往会影响到储备积累资源的速度,浩如烟海的书库让人难以穷尽,所以坚持读书就显得尤为重要。

回首来路,我发现,文学知识的储备让我受益匪浅。今年我参加了北大和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笔试环节中,有关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写作内容比较多,旁征博引往往有利于脱颖而出。面试环节中,每个人需要抽取一个题目进行解读和评论,而多年阅读沉淀下来的素材就可以用作较好的例证。这些题型涵盖面之广涉及古今中外,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高校自招题目的灵活性和多变性远远超出了课内知识。正如高校老师所说:考前不用准备,因为考生无从准备。这样看来,唯有平时的大量积累,才能让我们在关键时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我在取得北大和清华双降分之后的一点心得体会。

当然,我并不认为文学素养的积累是为了功利。去年此时,我曾像你们一样,在这间会议室奋笔疾书,短短一小时,必须完成一篇考场作文。或许有人会质疑,类似高考、作文大赛这种限时写作,是否会降低作品的质量。但是我想,高强度的集中思考,对我们的反应速度和语言运用能力是一次新的挑战,在挑战中获得一次新的飞跃。

同样,投稿作品的发表也有利于你重新审视自己、提高自己。我常常捧着发表我作品的刊物,不敢直视曾经写过的文章,为那稚嫩的文笔和肤浅的思想而惋惜。正因如此,我也为今天的我不再是昨天的我而感到欣慰,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陷于昨天的荣誉而停滞不前。路遥以一部《人生》为自己赢得鲜花和奖杯之后,花了六年时间重塑自己,他夜以继日地写就了巨著《平凡的世界》。他曾经用这样的话勉励自己:“人,不仅要战胜失败,更要超越胜利。”

我始终认为,写作就是这样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的文笔随着阅历和思考而提升,并随着时间的车轮滚滚前行。所以我想告诉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学,或许在这次比赛中,你会取得骄人的成绩,但这之后,应当还有一条更长更远的路,循着你的生命轨迹延伸——文学注定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行走。

文学可以是一个人的旅行,因为它充满了对个人经历的深度挖掘,文学也可以是许多人携手并肩共同走过的征途。若问来处,或许从先祖身裹兽皮,借着篝火仰望万千星点时,对文字的渴望便已开始;若说归路,或许直到人类探索的足迹尽头,无言的诗句也仍在延续不息。

时隔一年,我对文学又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今年四月,一篇《我是范雨素》被刷屏,她朴实的文字和平静的叙述,使我不由感叹来自偏远乡村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有一种文字是充满挣扎和痛楚的,所以我认为,写作既是一声面向世界的呼喊,也是一把冲破枷锁的利剑。    高考之后,一位来自甘肃、身体残疾的19岁考生魏祥,曾写信请求清华大学为照顾他日常起居的母亲提供一间“陋宿”,清华老师第一时间回复:“我们会为他提供一切尽可能多的资助!清华不会让任何一位优秀学生因为经济原因而辍学!”我们不禁为魏祥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折服!也不禁为清华大学“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的格局和情怀点赞!教育和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让我们获取知识、提升素养,更是为了传扬人文关怀,承担社会责任,因为“无穷的远方有无穷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感谢“文心雕龙杯”校园文学艺术大赛以正确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独特的平台。据我所知,全国有不少作文大赛,但坚持以倡导校园文学创作的大赛不多,让爱好文学写作的我们在此聚首,共同书写一段追风逐梦的美好年华,共同讴歌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

这些年来,我在文学方面小有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培养和帮助我的家长、老师们。感谢我的母校四中,感谢王楚达和陈年年老师,感谢“文心雕龙杯”主办方的各位领导和老师。最后,祝各位学弟学妹在本次比赛中挥毫泼墨、激扬文字,取得优异成绩!也祝你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开疆拓土、不辍笔耕、厚其积储以大效与世!    谢谢大家!

 

【作品选载】

看不见的风景

马千惠

“你的脚步追随的不是双眼所见的事物,而是内心的、已被掩埋的、被抹掉了的事物。”当我的步履稳稳踏在江南小镇的青阶上时,心中冷然跳脱出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写下的片语。

初次踏上那片土地的时候,偶然听到一批旅者(或应称为归人更佳),频频叹惋物是人非,声音混杂在一起辨不明晰,可想来与途中擦肩的大多数都是一样心思。他们传看着几年、十几年前的照片,啧啧不绝地将之与如今相较。

作为一个前来游学的他乡客,我也能清晰地觉察到,画中的江南似乎也在石头森林的迫近中割让了领土。可是,倘抛去江南旧人对昔日故乡的怀念,也不谈远方旅客对苏杭天堂的过高期望,似乎易被他们三言两语消解的不是风景,而是风景背后的风度与风骨。

江南是背依大江,面南拥天下的宝地。晋室争权以及金灭北宋时,诗礼簪缨之家南渡求安。背离乡土、旅于风尘之中,本是源于“国”的缺失。可国在这里,与家、与族、与宗,与这一切的命运渐渐重合,带来一样的庇护,也带来一样的忧伤。这里绵软的光景,“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画船听雨眠”的清愁,让人再难重振雄风、一力撑天。

然而,并非知道了自己的渺小便有理由去止步不前。颓唐的人只能看见小城的荼蘼,高远的人却自能笑看小城,来日再成就一场惊鸿。这避难的梧阴,也因此得到休养;落难的华夏衣冠,也因此得到传承。

江南风度,大抵就是在这样的包容中形成和延续着。

书里江南,史里江南,总不乏令许多人陌生的豪气:宋朝危难之际精忠报国的岳飞,史稿中获赞“不可为而为”的英雄张苍水,诗中高呼“自强在人不在器”的女侠秋瑾……拜谒这些民族英烈祠墓的时候,我几乎是重新认识了江南。负担起这样承重的生命的,不只有江南;但在惨烈中绽出生生不息的美,便要数它为最。

同样地,在贬谪的苦闷中,也有精神超脱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子逝去,苏堤长存,至今我们仍然可以从古人的成就和文章里撷取精神的火光。归心融在雨里滴滴似箭,但人的精神传承代代不息。

江南风骨,大抵就是在这样的坚韧中立于世间。

对于这一切的变迁,江南的水土,是一个无可置疑的旁观者,同时也是一个绝对的在场者。

跳脱出所执之见,便更易发现其中的可贵。经历外表的剥蚀,使人更易于了解其内在的光辉。正如苏东坡那一句“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吾与子之所共适”,此处换言作“惟包容之气韵,与坚韧之风骨,吾与子之所共承”也颇为恰当。易变的是风景,长留的是风格。今天游学途中的我们,也在勉力地去了解一片土地的故事。一点点的山水作为诱因,就可以让人渴望把身躯立得像那一座山,荡净得像一汪水。而只消方寸的文明,便可令终古相望的山水失色。

江南是时代的逆行者,溯回历史以求索精神的学子亦是。但如果能在不可避免的消亡中找到最需要守住的东西,也不失为一种幸事。时至今日,早已读过的一个名句,仍在脑海中历历分明:“记忆也是累赘,它把各种标记翻来覆去以肯定城市和地方的存在;看不见的风景决定了看得见的风景。”

上一篇:江致远:十四届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十佳小作家”
下一篇:最后一页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