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明山秀水之中的百年名校湖北荆门龙泉中学,始终以全面培养学生素质为己任,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课余,文学爱好者在导师的引领下,或漫步于文明湖畔,触景生情,吟诗作文;或驻足于象山之巅,托物言志,酬答唱和;或云集于春秋时期著名道学家老莱子的隐居处,聆听文学大家的精彩讲演;或相邀于宋代大理学家陆九渊的讲经台,品评各自的得意之作。成立于1998年的岚光文学社,曾获得过“全国优秀(示范)校园文学社团”“首届全国中学生文学社拉力赛冠军”“全国作文教学优胜单位”等上百项荣誉。社刊《岚光报》得到王蒙、曹文轩、杨叔子等名人专家的青睐扶持并多次获全国优秀校刊校报评比最高奖。法国作家协会主席为岚光文学社题签并收藏《岚光报》。社员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作品2000余篇,有的获国家级大奖,有的被电视台拍成电视片向公众播出。社员作品集《幸福在远处》《让作文飞》《作文萌萌哒》公开出版,面向全国发行。《中国教育报》发表题为“把文学社办成学校的‘乐土’,荆门市龙泉中学放开手脚搞活动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新闻稿,向全国重点推介岚光文学社的骄人成绩。
【教学随笔】
作文“太可爱了”
□邓济舟(湖北荆门龙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2007年,龙泉中学百年校庆,我主编了岚光文学社第一本社员作品集《幸福在远处》,赠送给来自海内外的校友后,获得一致好评。四年后,我主编的第二本岚光文学社社员作品集《让作文飞》,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后,更是赢得了广泛称誉。在《让作文飞》的“后记”里,我写下这样的文字:
“让作文飞”,虽说这个梦想如今已经变成现实,但“让作文飞”的脚步不会停歇,我会继续给力。
如今,当我主编的第三本岚光文学社社员作品集——《作文萌萌哒》付梓的时候,我觉得,我用多年的坚守和努力实现了诺言。
“萌萌哒”这一网络词汇,普遍流行的解释是“太可爱了”。取“作文萌萌哒”这个书名,乍一看,是有些媚俗;细细一想,却觉得非常恰切:一是学生“爱”写作文,二是学生能写出“可爱的”作文。
提到“萌萌哒”,不禁想起与学生交往的“可爱”之事来。这些年,我先后应邀到新疆乌鲁木齐、广东惠阳、湖南岳阳、河北清河、重庆涪陵、广西贵港、吉林梅河口、辽宁葫芦岛、湖北襄阳、湖北仙桃、湖北松滋等地的学校讲授作文课。课余,我总喜欢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读书写作现状。一次,有个学生递给我一张纸条: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作业滚滚来/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下写作业。
对于学生的“可爱”心理,我呵呵一笑!不由这个学生解释,我就知道这里的“写作业”指的是写数理化的作业。在跟学校的语文老师交流时,老师们几乎众口一词:学校只有高考,哪谈什么阅读写作?语文课成了一种边缘学科,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数理化的习题堆里摸爬滚打。真正渴望读些经典,爱好写作的人才,也被考试给打压了。
可是,我所带的文学社社员,他们沐浴着经典,爱上了写作,不一样的学习生活,让纯洁的心灵开出了美丽的花朵。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心声吧!
我感恩母校,她给我提供了培养兴趣爱好的土壤。从小文学是我的爱好,到了高中,我以为我必须要经历枯燥乏味的三年备战生活,但是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岚光文学社给了我发展兴趣爱好的空间……
——徐匆匆,2004级岚光社员,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现留学英国
迷恋阅读和写作,都像是旅途,一个从心出发,一个将心抵达;我的内心深埋着一个种满花草的世界,可我从来不知该如何给它一片空地让它拔地而起。因而发觉自己与世界取得联系的合适途径是写作。我坚信笔尖应与心相契合,才能流淌出东流入海的河流……
——喻凯迪,2009级社员,自编校园文学习作集《向原乡行》
一直认为写作是一件非常自我的事情,在文字的世界里不需要那么多的束缚,只用把自己最真实的感情坦诚地交付于书写。想起曾经的奔跑,放声大笑,想起偶尔的淡淡寂寥,想起那些或年少或老派的情怀,都在提笔之后、落笔之时成为最美……
——喻一辰,2009级社员,公开发表多篇校园文学习作
那时的我每每等到学校发放《岚光报》时,都要捧着它细细读来,惊叹学长学姐们曼妙的文笔同时,也做着能够成为他们其中一员的美梦。在岚光的岁月,可以说是高中三年最美好的记忆,我们因对文学的爱好而相遇相知,不断拥有老朋友和新朋友。我们不断地用文字抒发情感,用笔头展露锋芒……
——张滢彬,2009级岚光社员,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戏剧文学系
课余,我喜欢拿起笔,在洁白的纸上记录我生活的点点滴滴。高中阶段,我的10多篇校园文学习作发表在了《美文》等刊物。阅读和写作于我而言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延续。我常想,如果没有阅读,也许我的生活会枯燥无味;如果没有写作,也许我的生命会黯淡无光。恰恰因为文学,让我在波澜不惊的岁月里点缀了许多陆离的小确幸。
米兰·昆德拉有言:生命是棵开满可能的树。感恩岚光文学社,让我美美地做着文学梦;感恩文学导师,引领我步入文学殿堂。
——叶瑞阳,2013级社员,曾任文学社副社长,作品被贾平凹主编的《美文》“新力量”专栏推出
因此,我要说,能爱上作文的学生“太可爱了”!
学生爱上作文,我感到欣慰,因为我的付出没有白费;学生能写出让人认可的文字来,我更觉欣喜!
在我的指导下,岚光社员每年都有上百篇习作公开发表或获奖。目前,岚光社员已经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校园文学习作2000余篇,全国有上百家校园文学刊物刊发过岚光社员的作品,多家刊物为岚光社员开辟专栏,向全国重点推荐。
——刘易玮,2011级岚光社员,现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这是一个很有灵气的学生,学理科,喜欢读书。我因势利导,积极鼓励她多读多写。一篇习作在吉林的《作文评点报》发表之后,江苏《全国优秀作文选》全文选载,且发于该刊“新文笔”栏目“青春少年”头条;一篇习作获得全国青少年“中华情”征文金奖。高中三年,刘易玮有20多篇校园文学习作在《中学生》《全国优秀作文选》《帅作文》《作文评点报》《学校文化》《荆门周刊》《荆门晚报》等刊物公开发表。《大学指南》杂志以“文学路上,有花相伴”为题作了推介。
——陈思贝,2014级岚光社员。在《少男少女》《少年先锋报》《中学时代》《语文世界》等报刊发表作品的“后记”中她如此坦言:进入龙泉中学,我光荣地成为了全国赫赫有名的岚光文学社社员。在这里,我得到了邓济舟老师的正确引导,写作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我特别为自己骄傲。我对文学着了迷。2016年第3期《万象·国学》杂志在“国学之星”栏目隆重推出陈思贝,刊发了陈思贝的大幅照片、“自我简介”、“读书小记”以及校园文学习作《残生》《茂年三重锦》。陈思贝也因此成为“国学之星”并担任学生轮值编辑。2016年7月,一举获得《楚天都市报》举办的“2016同题作文大赛”一等奖。
——王昀沛,2014级岚光社员。校园文学习作《捧起一份溢着淡香的宁静》荣登《作文新天地》2016年第4期“卷首语”。能作为“卷首语”刊发,足以证明岚光社员的写作实力,也大大增强了岚光文学社在全国校园文学阵营的影响力。
——戴雅婷,2013级岚光社员。其三篇校园文学习作《阿炽唱着流浪的歌》《红房子的故事》《鞋匠》及“作者简介”在贾平凹主编的《美文·青春写作》杂志2015年第4期(总第444期)头条刊发。本期封面首条赫然推介《红房子的故事》,封二刊发戴雅婷的大幅照片及“写作感悟”。
当如数家珍地列举着学生发表的作品时,我不能不兴奋地告诉大家:学生的作文真是“太可爱”了!
也许有人会问,你指导的这些社员们在阅读写作方面能取得如此成就,在全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他们还有时间备考吗?那就请允许我从文集中随便挑出几个作者,看看高考都录取到哪些大学吧——
黎桑,2014年考入清华大学;孙晓丹,2014年考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严志婕,2014年考入清华大学;周行止,2014年考入香港大学;龚云鸽,2015年考入武汉大学;黎帆,2015年考入清华大学;李雪纯,2016年考入北京大学;汪欢颜,2016年考入北京大学……
作文“太可爱了”!“腾讯·大楚网”在题为“邓济舟,一个给力让作文飞的人”一文里有这样的文字:
夜深了,星星和月亮簇拥在一起打着盹,万籁俱寂,唯有文明湖畔的风仍在轻叩近旁一座小楼的窗。透过那扇窗,有一缕光溢出来,在黑色夜幕中显得非常显眼。在这间摆满了各种荣誉奖牌的约20平米的屋子里,有一位独坐在电脑前或敲击键盘或点击鼠标在搜寻教学资料和书写教学笔记的身影……他便是龙泉中学语文老师邓济舟,而这间屋子就是他所创办的如今已是全国著名的优秀校园文学社团岚光文学社的办公地点。每晚,他作为文学社的首席指导老师几乎是工作到12点以后,十几年寒暑如一日。看着这明亮的灯光,守大门的保安曾戏言:这分明是延安窑洞的灯光啊!
就是这样的灯光,照亮了邓济舟的作文教学之路,使他的作文教学全国知名;就是这样的灯光,照亮了龙泉岚光学子的写作之路,使他们在邓济舟的给力下,步入了文学的殿堂。就是这样的灯光,照亮了邓济舟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传道授业之路,使他收获了人生的幸福。
累着,并幸福着!这,就是我的真实写照!如今,我获得过全国、省市的各类专业大大小小的奖励上百项,但我最珍视的是这几个(我自以为含金量较高):2010年获得了龙泉中学首个“校长特别奖”,同年获得了首届荆门市人民政府 “教育创新奖”,2013年获得了“全国百佳语文教师”的光荣称号,2014年我荣幸地被评为了湖北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
我的头衔和荣誉还有一些,诸如: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湖北省中语会会员,荆门市儿童文学家协会副主席……
说实话,这些虚虚实实的荣誉和头衔,真的不值一提。我真正的身份只有一个:语文教师。要说我有什么值得骄傲的,那就是我在上课之余,潜心地做好了一件事——辅导岚光文学社社员阅读写作。
几十年的坚守,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我倍感珍惜,也加倍努力。2014年2月,荆门市人民政府市长视察全市的教育工作,走进的第一处就是我的工作室,市长破例地在签名簿上签上自己的大名;2015年9月,荆门市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主任熊虎先生在评估全市学校文化建设时如此评价:在荆门市,有两张闪亮的名片,一张是《读写算》,一张是岚光文学社……
作文“太可爱了”!
文学是一条路!给力让作文飞!
【学生佳作】
茂年三重锦
□陈思贝(湖北荆门龙泉中学岚光文学社2014级)
那些家常色样的“锦缎”,浅得如轻呵的一口如兰息,一触即散。而倘若将它们撷来,在饱满沉实的新岁里理直气壮地一曳,倒也织成几片清欢入画的风景,铺陈幻化几撇缱绻写致的风味了。
一重锦·藕
对于藕,我开始是不大爱的,教科书上常被提及的名词,并且不如平常小菜亲切。生于水乡,“出淤泥而不染”的它,硬生生地多了几分矜贵。
偶然,桌上出现一碗藕段焗虾米。虾米本身鲜美,但不觉是吃藕段居多。故意吱吱咯咯地狠命嚼着,竟有种盛气凌人的快感,就好像是在冬天,上学时哈欠连天,在路上神志有些许不清,尽糊里糊涂地往雪深处走,脚底下踩着厚厚的积雪,顿觉有趣,所以每一脚都故意尽量踩得极重。
藕一次吃多了,口中有些苦涩,不似咖啡的滋味,没有苦茶的留香,确有些半强迫的味道。若是搁在甚么周夫子李夫子身上,定会摇头晃脑故作玄虚地问上一句:“是那藕的心境不宜,抑或是吾之心境不对呢?”我一壁为自己的想象偷笑,一壁举箸尝鲜。
二重锦·瓷碗
一日席间,爱好古玩的伯伯指着一个碗,笑道:“那个碗,至少是八十年代的东西。”我闻言将目光倾于碗上,是鱼戏莲叶青纹瓷碗。碗身的碎碎细棱早已平润,显出略略陈旧的厚重感,但依旧是鱼曳缥碧,荷风熏熏。手指轻抵在纱朱色的薄釉间,只是一瞬,便好像通晓了早夏撑起第一朵小荷的茎脉所深蕴的敏捷而厚实的力量。想到这里,重回手中的双箸的冰凉使我心中一惊:冬天还未过完,又盼着夏了罢。是因为夏天的余味着实太浓,还是这个冬天温暖得一点都不像冬天了呢?
蔡大妈略略骄傲到:“果然眼光好的就是不一样。那是我们结婚时的旧物,这可谁都别想动。”大家都笑了:“好东西嘛……”碗中的是家常白菜豆腐,白菜是深绿间黄,豆腐偏褐带黑, 我觉得它的卖相并不算很好,连着瓷碗也有着些鱼目的意味。这时蔡大妈含着笑向刘伯伯抱怨道:“这道菜我原先没准备弄的,是你偏要要的,可现在一点进度也没有。”刘伯伯也不恼,只是笑着夹了一筷子,爸爸也赶紧夹了一大堆。
我不禁莞尔,即使被匆匆流光从明珠变成鱼目,瓷碗也依旧被赋予、绽释出温润动人的清辉。因为,它不仅是一件盛“物”的器具,更盛着生活的味道。而生活的味道,永远是只用这样朴素简单,就足以动人心弦。
三重锦·祭祖
在草丛阡陌间且吟且行,湿露沾我衣,但望着露珠们晶莹圆润的脸蛋,不忍拂去。偶遇一枝兀自横枝的秋后凋谢枯萎的芒草,它们最后定格的身影是那样可怜可爱,形似古时回纥贵族的金枝钗。我摘下几枝,集成束,别在衣襟上。“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既然冬花无荣,就以此寄与再也无法相见的亲人吧。
在款款凝眸处,立着一棵冬眠的花椒树。它的籽大多被摘走或掉落,仅剩几粒空瘪的籽识趣地在风雾中瑟缩着,枝头上、空壳上、叶尖上、一串串剔透的露珠凝结着,恰似水晶。看它们“稳若泰山”的样子,我收拾冰样精神,用手轻触,有湿漉滑腻之感。于是,冬阳独有的清晖经过露滴的过滤落到我的眼底,宛若游鱼,几点清漾。虽细细微微,但足以让我的手足也漾起融融暖意。
(指导老师:邓济舟)
(本文发表在《少年先锋报》2016年2月14日)
【指导老师点评】藕、瓷碗、祭祖,三幅温润的画面勾起了读者依稀的回忆,的确,这便是乡间的气息、生活的味道,朴素而简单,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本文的情感清新细腻而不矫揉造作,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拂过心底,给人注入一股淡淡的乡愁。
【指导老师手记】寒假返校的那天,我刚踏进校门,就看见陈思贝匆匆地跑来跟我说:“老师,我寒假过得好充实,发生了好多令人神思荡漾的事。”脸上满是兴奋与幸福。我对她说:“那你就赶紧把它写下来呀。”陈思贝很快便完成了这篇文章。果然,文因情起,字由趣活。这便是我对她一贯的期望:我手写我心。先将生活中重要的小事抓住,铺于纸上。于是,日常生活中的花容月貌,就这样被她用文字记载,长久存留,甚为难得。
门前与窗外
□徐奕涵 (湖北荆门龙泉中学岚光文学社2015级)
在写了很长时间的作业之后,我用两根手指微微地按摩了一下酸涩的颈部,书桌前面的玻璃窗里隐隐约约倒映出我疲惫的身影,虚幻又模糊。
透过窗户往外看,灰蒙蒙的天空下是鳞次栉比的灰色楼群和工厂,庄严且肃穆。对门密闭的玻璃窗模糊了室内的场景,只瞧见一面紧拉着的米色窗帘静静地垂立着,仿佛给房间镶上了一幅冰冷的画卷,美丽却让人心生寒意。
低头向下望,人工修建好的绿色草坪上竖立着一尊灰色雕塑,工人们辛勤培育的美丽花朵在风中微微颔首。匆匆路过的行人一脸疲惫,还来不及欣赏身旁的美景就慌忙离开了。三两颗慵懒的露珠趴在花瓣的正中央,眨巴着清亮的眼睛,晶莹剔透,却无人理睬。来来往往的汽车排出的尾气就像童话中的灰暗魔法,掠过树木与花朵,遮掩住整个城市的苍穹,沉闷得让人昏昏欲睡。
我突然萌生了下楼去转一转的想法,似乎想确认被这淡淡的黑色所笼罩着的城市是否真实。
我推开门,映入眼帘的竟然是大片大片的青草地,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百灵鸟在树梢歌唱。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连日来的几场大雨,将青山绿树洗刷地格外清新。天空如同被漂洗般洁净,清风从林间各个方向吹来,云在天空赛跑,你追我赶,一同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水天一色,如梦似幻。
莫非我是回到了儿时的故乡?依稀记得,用白纸糊过的木制窗户嘎吱作响,就像是深巷里的说书先生,绵延悠长。窗外是一望无垠的田野,农作物肆意地生长,遍地的野花散发出迷人的清香。池塘边的岩石上,层层水纹缓缓荡漾,鱼儿在水中央流连嬉戏。淳朴的村妇在田间辛勤地劳作,调皮的孩子们无忧无虑地奔跑着。
到了傍晚,炊烟四起,肥硕的大白鹅大摇大摆,成群结队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黄灿灿的母鸡在大门口悠闲地啄着谷粒,偶尔抬起头看看天边的云彩。门前一片喧闹,鸡鸣声,狗叫声,此起彼伏。外公端着茶杯站在窗前,慈祥地向我招手,一定是给我留了可口的饭菜吧。透过窗口,看见外婆安静地坐在小板凳上,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花布衣裳,和蔼且温暖。
我呆呆地立在原地,忍不住伸出双手想去触摸眼前的美景。眨眼间的功夫,所有的景象却倏忽不见了,只剩下四面白花花的墙壁禁锢着我。旋转的灰色楼梯也立刻凸显在我面前,冰冷得让我浑身发抖。往楼梯中间望下去,回旋反复的台阶绕得我摇摇欲坠,淡淡的油漆味刺激着我的鼻腔,再也闻不到那年那月的青草芬芳了。
门前与窗外,终不复当年模样。
(指导老师:邓济舟)
(本文发表在《帅作文》2016年第18期)
【指导老师点评】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与过去的场景相互转换,让读者有种时空错位的感觉。“门前与窗外”,场面描写自然贴切。作者似乎在告诉读者,无论社会如何进步,经济如何发达,忙碌过后的疲惫,繁华背面的冷漠,只能在梦里依稀回到孩提时代的无忧岁月。
【指导老师手记】一日,我和她在学校门口偶遇。彼时,天色渐晚,来来往往的车流排放出的尾气,和空气中的粉尘混合在一起,将我们笼罩其中,她孩子气的脸庞居然在我的眼里模糊不清。她像个大人般和我打过招呼,继而向我提出疑问,老师,为什么现在的空气质量会越来越差呢?我想了想,随即问她,可否用文字将我们的环境现状描绘出来,并给予人们以启迪呢?她连声说好啊,并提出想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进行尝试,我肯定了她的想法。在她开始动笔之前,我提醒她应使文章富有深度,能焕发出直击人心的力量。并在她完成之后,与她一起对文章的细微之处进行探讨和润色,最后完成了这篇作文。
陪我度过漫长岁月
□丁嘉欣(湖北荆门龙泉中学岚光文学社2015级)
从小超市里提着一袋火腿肠回家,身后的你一如往常慢悠悠地跟着,眼睛牢牢盯住那一团摇晃的红雾不肯挪开,只是你没有跳起来扑腾着爪子挠抓我的腿,千方百计向我撒娇,夕阳的余晖将你不再如雪的软毛染成金色,你布满血丝的眸子里那曾经闪烁的光点,也已黯淡,只是透着疲倦的期待。
你老了。
想来你已经和我度过了十二个春秋。十二年前朋友将只有巴掌大的你捧在手心,笑着对我说要好好照顾你,我略有勉强地将你接过,从来没养过狗,怕是要委屈你了。女儿出门上大学,也愿你能给有点儿冷清的家里添点儿活泼劲儿。瞅着手中毛还没有长好裹着大毛巾的你只露出了小脑袋,眼睛微眯,小鼻子黑黑的又湿又亮。我轻轻地用手在你的头上点了点。一阵冷风吹过,你开始发抖,我叹了口气,将你紧紧拥在怀里,用大衣罩着,从此便为你遮风挡雨。
所有的东西都是在远去之后才想转身再重复一遍来路。
十二年了,如今我也年过花甲,而由你陪我的漫长岁月里的点点滴滴我都能清楚地记得。记得我半夜咳嗽不止你趴在我的床头焦灼难安,还是我拍拍你的头安慰你说没事没事;记得你每天早上叫我起床,拖着拽着硬是把想要偷睡会儿懒觉的我扯到体育场跑圈,我大汗淋漓,用“幽怨”的眼神盯着你,你冲我吐着粉红色的小舌头撒撒娇后又立刻鄙视地瞅了我一眼向前奔去;记得女儿回来时我热情地和女儿拥抱,你却因此吃醋,拼命咬住我的拖鞋,生生地把我和女儿拉开;记得妻子去世时你一声不吭陪在彻夜难眠坐在街边吸烟的我的身旁,行人看着一个老头和你说话,抱着你哭,投射出异样的眼光。你在我那段黑暗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生活,使我的生活有了一点点光彩。记得有一回你失踪,我找遍了所有你可能会去的地方,最后在家楼下的灌木丛里找到了瑟瑟发抖的你,嘴里衔着之前从阳台上掉下去的我的袜子。我哭笑不得象征性地教育了你一番后,又特别“不争气”地跑到菜市场买了排骨炖了和你共享一锅鲜汤。
心底温如春熙,似乎觉得有泪在即。时间是最无情的刻刀,雕刻着我们漫长岁月的流逝,却不允许做任何缅怀。
你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十二岁的你和六十二岁的我都是老家伙。总有一天你会和我一起面对死亡。人总是把死亡看作黑暗的事,但它只是生命的必然过程。即使那方世界寒冷,你依旧能偎在我的怀里,我依旧会为你遮风挡雨。
你老了,我也老了,但最幸运的是你我还在。
我从塑料袋里拿出一根火腿,将它撕开等你把它吃完,我轻轻摸了摸你有些干涩的软毛,街道上铺着的酒红色砖透过树影的斑驳阳光发亮。嘿,慢点儿吃,不着急。和我度过漫长岁月还没有结束,我们继续走下去,好不好?
(指导老师:邓济舟)
(本文发表在《美文》2016年第7期)
【指导老师点评】温馨的场景,动人的细节,真挚的心理,生命与生命同是迟暮之年,惺惺相怜之感陡升,读罢本文仿佛看到电影《忠犬八公》一般,让人动容。
【指导老师手记】在一次和丁嘉欣同学交流中,她向我讲述了她们家小区里一位孤寡老人和陪伴了他十几年的老狗之间的故事,非常感人。在我的鼓励下,她决定用文字把她的感悟和思考写下来。最开始她用的是第三人称来叙述这个故事的,文章主要是用白描勾勒,朴实却少了份深情。在我的建议下,她重新提炼思维,以这个老人的视角对他的狗的表白来叙述故事。用第二人称叙述,便于表现老人和他的狗的感情,同时她也将自己的一些感情,比如她对她的家人和朋友一起夹杂中间,这样,习作的感情主调就得以放大。最后,我建议她加上一些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句子。例如,她后来写的“时间是最无情的刻刀,雕刻着我们漫长岁月的流逝,却不允许做任何缅怀”;“人总是把死亡看作黑暗的事,但它只是生命的必然过程”等,通过这些富含哲理的表达,将她十六岁的思想隐藏起来,变得成熟些,也更加符合花甲老人的口吻,更贴近现实。
西行向北
□周雅璇(湖北荆门龙泉中学岚光文学社2015级)
许是早已对南方悱恻缠绵的细雨和那触手可及的酥润的绿色习以为常。我对那坦荡如砥的荒漠,抱有无限的遐想。
最先感知西北气息的是我的皮肤。习惯了南方空气滋润的它,在西北空气热烈地“拥抱”下渐渐失去光泽。西北的气息是浓烈的,它浸透着你的每一寸肌肤,萦绕着你的每一缕鼻息,正如西北人豪爽的性格一般,它尽其所能地表达它的热情。当你的脚踏上西北土地的那一刻起,你就注定沉醉于此。
空气中夹杂着一丝水腥,面前便是那一望无际的青海湖。它远比照片上的还要震撼。沿着湖边的石子路向它靠近,我的眼里渐渐溢满了湖的蓝。我的脚尖与湖水相触,那冰凉的触感让我如梦初醒。原来,这就是青海湖。如果不是在青海湖,你永远不会发现水和天有着一样令人心碎的蓝色;如果不是在青海湖,你永远不会顶着松软温柔的云海;如果不是在青海湖,你永远不会遇见一湖蓝色如眸的碧水。在西北的土地上,一条织满了梦幻的夏日蓝裙刻在了我记忆的齿轮中。
我从没想过我会在短短两天时间内爱上一座城。一个在我印象中充斥着荒芜、灰暗的城市——敦煌。但其实不是的。她与我熟知的现实中有着阴霾、潮湿、黯淡,举目皆是灰暗的楼宇、道路、天空的城市不同,这是一座年轻明丽的城。街道两旁都是油绿色,它和天空的蓝色相互较劲。黑色的柏油马路托着泻下的阳光,任凭它在缝隙中跳跃。这是一座有着坚强天空的城市,一年中只有不到十天会落下它宝贵的泪水。这里的人们正好也不相信眼泪。他们只爱那可以带来甜腻瓜果的阳光。这也是一座充斥着佛教气息的城市,从用佛教饰纹装饰的路灯投下的光线里,可以感受到佛教与现代化气息的激烈碰撞。
原本我对莫高窟并不抱太大希望,以为它只是虚名在外。可我看到的是那散发着古朴气息的绵延俊秀的山脉中千千万万的工匠凿成的一座座象征着人们美好愿望的石窟。每座窟都是一个历史的漩涡。当你向它靠近,你就会被它精妙绝伦的壁画所吸引。那一个个图案、花纹都经过精雕细琢,每一尊佛像都有着象征身份的面部表情。最独特的要属“飞天”,这似乎暗示着那个时代人们对天空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那朴实的人们啊,他们用质朴的心,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般的珍品。我慢慢地将手向墙壁靠近,但我终究还是不够勇气去触碰它们,墙上的每一平方厘米都是人们智慧的伟大结晶。正如赵朴初老先生所说的“莫高窟,举世莫能高”,这里的人们用它们对历史的敬仰小心地守护着它。
终于见到了真正的沙漠。当我的脚落在上面,那光滑细腻的沙子滑入我的脚指缝间,包住我的脚背。就这样,我被温暖的触觉所包围。我们登上了一个不算高的沙丘,坐成一排。一抬头,那烈焰般的夕阳就在我的头顶。渐渐地,它氤氲开来。那一团血红溢满整个天穹,有的在和云朵跳舞,有的则害羞地躲在云朵身后。顿时,天空出现大把的棉花糖,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甜蜜的童话世界中。夜晚,我躺在帐篷中,像以梦为马的孩子,枕着流淌的璀璨星河坠入清美却繁华的梦土。
第二天,再来到鸣沙山,我骑着骆驼漫步在大漠中,我仿佛听到了远方传来的寺庙里悦耳的钟声和诵经声;我仿佛看见僧人乐尊在沙漠中双手合十置身于一片金光中;我仿佛变成了丝绸之路上前行的商人,听着骆驼清脆的铃铛声,踏着柔软的轻沙,慢慢地走向漫长的天际……
(指导老师:邓济舟)
(本文发表在《作文指导报》2016年第48期)
【指导老师点评】本文用唯美的语言将大漠景象描绘得令人沉醉。那像被墨水渲染的湛蓝的天空,那与风儿缠绵的漫漫黄沙,在作者的笔下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变得奇妙而又神圣,令人难以忘怀。
【指导老师手记】周雅璇同学暑假的时候走了一遍西北大环线,她开学后兴奋地向我讲述她的西北之旅。她说她被那里的美景所震撼,她向往那里相对慢节奏的生活,她对那里的羊肉赞不绝口。我便鼓励她写一篇游记。她说在西北旅行大多数时间都在路上,到处都是美景,不知该如何下笔。我就让她选取几个她印象最深的景点来写。最后她选取了青海湖、敦煌、莫高窟和鸣沙山。我又建议她不要随大流地全篇都是记叙,像在记流水账。正巧,她最近在看七瑾年的游记,我就让她琢磨七瑾年的游记的特别之处并加以学习。她将初稿拿给我看,我觉得这篇文章有她自己的特色,并不是简单的记叙,更多的是在描写。我最后建议她将一些语言修饰得更加精美,让读者看到后对西北的美景更加憧憬。
一帘幽雨
□郝帆(湖北荆门龙泉中学岚光文学社2015级)
静伫轩窗前,隔着珠帘,望着远方溟蒙的青山,在烟雨的缭绕中,染成深黛色,又听着近处雨滴落在檐沟之上的声音,听着她沿着檐沟,凝成水线流下。有着一种冥冥的念想,使我不自觉地将手探出帘外,霎时间,手心的清凉,令我一颤。尔后,那一份凉意,凉了手,更传至心底,思绪似也化为雨的精灵,游荡在这天地之间了。
泠泠雨下,一片灰蒙中,湿漉漉的景象,堆起千层遐思,希冀在一川烟雨中,随幽雨纵横于山滨之间,丝线惬意沉淀在氤氲的雾气中,久久不散。心底的渴望也早已透过珠帘,随着飒飒芭蕉雨,似回到清时才子纳兰容若的身旁。“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妻子的逝去,再加上幽雨的催发,心底的愁绪终是湮了外表故作的坚强。淅淅沥沥,似雨滴蕉叶比兴唱和,急雨嘈嘈,私语切切,诉尽人间相思意。纳兰,心中的悲伤多了些,总会在应情之景的感召下,将词句流泻。此时,他应是伤感附着疲惫身躯,沉默在雨中,静静地看雨,久久地独守着那份凄清而绵长的相思……
风更迅急了,带来的是雨的淋漓,雨的肆意。静静地看雨,卷起珠帘,透过朦胧的雨雾,我仿佛看到一幅滴翠的水墨画,置身雨中,酥意全身,任雨意洗刷满是尘垢的脸庞,莫名的伤感并着凉凉的惬意,犹如将自己融入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中,烟影憧憧,分外断肠。
无言静默在红尘深处,纠结不清的情愫,苦吟千滴寒雨,伫立于轩窗之后,透过珠帘,凝视着烟景,恍若海市临眸,这般摧花残泪的冷冷沉烟,于一幕靡雨中,那种神秘而伤感的美丽似迤逦久矣的心,在这种空寂与沉重的景致中感受到的又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怅然。
细雨如丝,缠绵在空中,湿润的眼眸,泛着透明的珠泪,将憧憬与现实的无奈,洒落一地。细细的雨,朦胧着一幕幕悲欢离合的场景,笼罩着天地,笼罩着游离的思绪,笼罩着飞向远方的眷恋……
洇湿了苍白的尘影,轻风里涌动的雨滴,随翻飞的云不邀自来,悠悠落下,汇成涓流。如琼浆一般,流过这天地,流过这山涧,流过每一个赏雨者的心,碰触彼此心灵的共契,安抚着彼此孱弱的体魄,一回首,千百度,无须收敛。
雨帘在青灰色的天空中缓缓垂下,烟雨楼台,多了几分韵致,风雨交织的景致下,融合着世间的苦乐与凉热。唯美投入在雨后的山水中,分外清丽,凝集于草尖上的雨珠,脆弱地落入寒泥,阵阵清香,风儿吹去,也带走了飞鸟的踪迹。
今夜看雨,又见雨滴落檐沟,轻叹雨珠落,烛泪向晚流,那才子的身影便又浮现于眼前。伤感于落英纷纷,凄惶于小路蜿蜒,留恋于晓风残月,怀旧于细雨梧桐。雨打黄花瘦,雪落百草残,只叹相见时难别亦难……
帘内,遗了一盏孤烛;窗外,抹了几丝柔雨。
一帘幽雨,揉碎了光阴,揉碎了梦,揉碎了几多欢心,引来几腔愁绪,又蓦地,想投入雨的怀抱了。
(指导老师:邓济舟)
(本文发表在《少男少女》2016年第3A期)
【指导老师点评】迷蒙烟雨,梦萦思飞,忧怅难捱。一帘幽雨中,一抹孤影孑然而立,带着词人千回万转的愁肠,流入大地。本文语言清丽,诗化的句子,隽永其境,平添几分愁绪。
【指导老师手记】初秋的一场雨之后,郝帆同学和我说想写一篇关于雨的状物抒情散文。经过交流讨论后,我和他将文章的题目定为“一帘幽雨”,将感情基调定为“愁”。初稿完成后,郝帆同学用细腻的笔触将初秋雨的凄迷刻画得淋漓尽致,但没有人气的空泛抒情免不了给人无病呻吟之感。他虽然追求“无我之境”仍听取了我的意见,从开头开始就将自己的主观思维引入,以自己的思绪来行文,来抒发愁绪。后来为了使愁情更加突出,将纳兰入文,借纳兰之事极写雨愁。最后刹尾时为与标题照应,一唱三叹,又补加一段,更加凸现愁思。郝帆同学有很高的古典文学素养和很强的古文基本功,他在文中将自身长处发挥出来,结合自身的细腻情思,使文章富有文采与书卷气,力透纸背,愁入人心。
上一篇: 江苏省淮北中学雨凝文学社
下一篇:浙江省永嘉中学摇篮文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