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学探索 > 写作教学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王磊:考场作文观察与迷津破解 2016-03-04 10:20:09  发布者:丁毅  来源:中国教育文学网

经过近十年的坚守与打磨,时至今日,新材料作文题型已臻稳定,命意渐入佳境。仅从材料的给定上看,此类作文越发彰显出命题者独到的考量。这些材料悄悄地从“高端神坛”走进“普罗大众”,从“云端穿越”来到“寻常巷陌”,体现了命题者小材料大境界、小视角大视野的胆识。无论是医院里的“绿色通道”还是北京过去的“老规矩”,无论是当初的满天繁星还是眼前的万家灯火,无论是当初的黑白胶片还是如今的数码技术……材料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切入点多,更贴生活,更富思辨,更接地气。以2014年全国三套试卷为例,新材料作文与以往作文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四点关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这也正是教师指导考生备考的着力点。

一、选好角度

关于角度的选择,全国各地作文命题表述不尽相同。全国三套卷及浙江、安徽等地的要求是“选好角度”,其他省市要求多为“自选角度”。比较一下,我认为“选好角度”的表述更准确。2006年试水新材料作文之初,全国卷的表述是“选择一个角度”,2009年将“选择一个角度”改为“选准角度”,2011年又将“选准角度”改为“选好角度”,表述上愈加严谨。因为“选好角度”既可以理解为“选好/角度”,也可以理解为“选/好角度”。新材料作文命意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多元文化”“多元解读”,材料内容的丰富性引导考生多维思考,多角度构思。然而,角度多、有话说并不等于容易写,角度越多审题的干扰就越大,考生就会觉得一时间说不深,说不透,说不全,而考场作文真正被认可的角度又只有那么一两个,因此“选好/角度”暗示考生角度越多,在选择上就要愈加小心。在众多角度中,有些是切合题意的,有些是符合题意的,有些是较符合题意的,还有些是偏离题意的。那些切合题意的角度就是好角度,考生既要慎重地“选好/角度”,也要进一步“选/好角度”。

例如2014年安徽高考作文:“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修改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这则材料可以入手的角度很多:从表演艺术家角度,可以写善于变通、大胆创新等;从剧作家的角度,可以写坚守自我、尊重规则等。但这些角度是单一的,未能尽收材料含意,观点缺乏深度与广度。考生应该以辩证的眼光审读材料:表演艺术家认为“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强调的是“表演的需要”;剧作家坚持“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强调的不是不能改而是不能“随意改”。两人都没说绝对能改或不能改,这样如何对待“改”就成了材料中的关键点。如果剧作家接受了表演艺术家的意见而同意修改,这就体现了剧作家的“坚守与变通”;而表演艺术家也不能借表演需要强硬改动,最好的办法就是真诚沟通,协商一致,要对话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零和,这是一个双赢的智慧。因此从两人的综合角度,写“坚守与变通”“从实际出发”“理解与沟通”“合作”“共赢”等,才是写作最佳切入角度。

二、确定立意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方式,阅读是体验别人创作的文本,写作是自己创作的文本让别人阅读。就高考作文而言,如果考生平时夯实了阅读基础,对于命题者给定的材料,他会迅速把握要领,寻找合适的角度表达题旨,这就是审题。审题之后围绕题旨敲定自己的写作方向与作文范围,明确写作的核心内容,这就是立意。新材料作文最讲究审题立意与材料主要角度的契合度,这种契合度越高作文就越切题,立意就越稳妥。

立意稳妥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追求立意的高远与新颖。要让立意高远新颖,就应坚持:

1. 多读书,勤思考。读书与思考是中学生作文的“双翼”,读书不多储备就不足,思考不勤立意就不新。现在的中学生除了完成课文学习外,阅读量实在少得可怜,即使读了一些东西,也多半奔着应试去的,因此他们只愿意把“高大上”人物作为阅读对象,把速记热点素材当作获得写作技巧的“不二法门”。为了作文得高分,他们饱读各种满分作文,牢记各类名言警句,精于各招作文技法。阅读已是奢谈,更遑论思考。没有思考,作文训练便盲目跟进,去年考什么今年就练什么,去年的高分作文就是今年模仿的标杆。没有思考,作文又想得高分,考生就去追捧各类“夺分秘籍”。于是就有了考场作文喜摆酷、充有范的花拳绣腿。乍看满篇宏论,遍数中外古今,却是罗列他人话语;貌似积淀深厚,出口锦言绣语,皆为套用“经典素材”。加之当下的功利课堂让学生没工夫也没权利思考,于是学生的思路愈加狭窄,思想愈加懒惰,思维愈加钝化。没有思想,作文立意就显同质化、扁平化,言不由衷,言不及义,这是当下考场作文了无生趣的主要原因。

2. 大主题,小切入。切入切入,就是先切后入。观察各地作文命题,所给材料现实性强,涉及面广,能提炼出来的话题常常是宏大的,而宏大的话题又让考生很难驾驭,因此在立意上不妨化大为小,大题小做,即从切出的大题、宽题、虚题中寻小角度进入,从看似平常、细小的人或事写起。有时凡人小事更能彰显万千气象,更能传达人生况味。例如2014年北京卷关于“老规矩”的材料作文,多数考生大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衰,谈弘扬与传承,虽然符合题意,但“撞衫”现象严重,立意不新颖。一位考生却小角度切入,用北京特色食品豆浆汁儿引出传统的“老规矩”,从胡同里卖豆浆的吆喝声说到“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的祖训,从四通八达的道路说到高入云天的建筑,然后将地铁里埋头看手机的人越来越多、高端住宅里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楼堂馆所里挥金如土的“土豪”越来越多与知晓、坚守各种淳朴、温暖“老规矩”的人越来越少两相对比,深情呼唤文明礼仪和传统美德的回归,角度虽小,题旨颇大。

3. 会分析,有思辨。温儒敏先生认为2014年高考作文多数省市“突出的一点,是回归理性,看重思辨”,孙绍振先生也赞赏2014年的高考作文体现了“理性思维导向及其对抒情性思维的超越”。其实自2006年新材料作文实施以来,命题者始终在尝试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以2013年为例,北京卷“由手机引发的思考”,湖北卷“方”与“圆”,福建卷“自由”与“地层”,江西卷“怕”与“不怕”,安徽卷“梯子横放与竖放”等,都重在考查思辨能力,只是没有像2014年这样凸显。我们可以预见,今后一个时期,高考作文定会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因此我们对学生加强思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新材料作文的“料”常常是摆出现象,提出一般性的问题,要写出立意深刻的作文就必须挖掘“料”的深层意蕴,学会分析。考生作文立意不深刻性的原因,一是材料内涵挖掘得不够好,看问题停留在表面;二是不会分析,只罗列生活现象,说一番大道理,不会紧扣观点由表面推及内里,由结果追溯缘由,由现象窥视本质;三是视角偏狭,缺乏理性思考,分析问题只执一端。例如2014年江苏卷“关于青春朽与不朽”的讨论,很多考生都是泛泛而谈青春如何美好,顺着材料说青春如何不朽,一堆套话,大而空,俗且浅,根本不去挖也不会去挖材料丰富的意蕴,自然得不了高分。有位考生却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而曾几何时,那个名牌大学的研究生用实验剧毒杀害室友时自己刚过27岁生日,那个即将拿到清华大学毕业证书却用硫酸伤熊的年轻人也只有21岁,还有那个驾车撞人后高喊‘我爸是李刚’的肇事者,案发时也不过22岁。虽正值青春好年华,但他们的青春不是不朽的,而是速朽的。”然后总结:“唯有把握当下,活出精彩,方是对青春不朽的最好诠释。”文章观点新,体验真,且有较强的理性思辨意识。

三、明确文体

关于文体的要求,以全国三套试卷为例,其表述由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到新材料作文之初的“自选文体”再到2011年以来的“明确文体”,不断强化文体意识,考场作文“符合文体要求”已成共识。文体不同写法也不同,所谓“符合文体要求”就是要求考生在选择了某种文体后,必须按这一文体的规范去写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写什么要像什么”。由于这一主张被广泛认可,因此近年来那些花里胡哨、怪异搞笑的“四不像”作文从考场逐渐淡去,记叙文、议论文成了主打文体。

针对这两类文体,何永康教授主张那些理性思维尚未成型的初、高中生应写记叙文,记叙文更容易写出学生的真情实感。的确,无论考场作文怎么变化,记叙文写作都是基础、关键,记叙最接近文学创作的原点。然而据考场观察,考生记叙文存在两种极端倾向,一是主题直白显露,以议代叙;另一种情况则相反,一些考生总是喜欢“犹抱琵琶”,横生枝蔓,文章主题千呼万唤不出来。对于前一种情况,何永康教授特意提醒考生:“你一旦选定记叙文,就下功夫去描写,去记叙,千万不要动辄站出来发表自己的高见。”好的记人叙事的文章,要凭形象和情趣打动读者,考生务必先明确立意与主旨,然后设计情节,通过细节刻画让人物有血有肉,通过情节起伏让读者或悲或喜。对于后一种情况,考生要意识到,记叙文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就新材料作文而言,阅卷老师难以在短时间内理清你的文章思路、主旨与材料内涵的暗合点。因此,写记叙文就要紧紧围绕主旨,通过文中的人和事清晰地传达自己的体验或感悟。下面这篇《致我们终将不朽的青春》(江苏考生)的作文片段就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八班的教室朝着阳光,洁净的窗户玻璃上可以映出整个天空。走道里的嬉闹,错落的桌椅,就像印章一般鲜亮又入眼。教室前排第二个座位,盛满了我这些年的希望和梦想。不管是立体几何、流程图,还是英文字母,都那么醒目地刻在我的记忆里。起初的枯燥乏味,了无生气,在此时此刻却是那么鲜活,撼人心魄。青春在课堂上飞舞,向着远方,飞往梦想绽放的地方。”这段文字简洁传神,有典型的细节,有“青春”“绽放” 等关键词诠释主旨,加上精当的抒情,很容易唤起读者情感共鸣,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当下,作文给出的材料含意丰富,耐人深思,决定了考生写议论文更容易上手,而说理散文在结构上较传统议论文更自由灵活,表达上更具文学品味,因此更受考生青睐。然而不少考生写这类作文时虚图形式,喜好卖弄,只议不论。例如下面这篇议论文的片段:“我欣赏李白的‘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我感慨贺知章的‘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我无奈张九龄的‘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明’。我喜爱孟浩然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我赞叹李欣的‘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我震撼王昌龄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我向往杜甫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我谴责张方的‘豪家旧宅无人住,空见朱门锁牡丹’。我敬佩贾岛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江苏考生《我心中的诗情》)这是当下考场上最时髦的“人物+抒情=论证”式议论,被称为“文化散文”,风靡一时。给人的印象似乎是材料丰富,底蕴深厚,气势不凡。可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简单地列举名人就是摆事实吗?这样简单地把名人堆砌起来就是论据充分吗?用这样单调而路人皆知的事例来讲道理,你的论据典型吗?这些“随人论短长”的论据有多少出于自己的内心?这就是典型的假摆事实,只议不论,有理无据。虽然张扬了情感,却华而不实。

其实对于考场上议论文的写作,阅卷老师最为关注的还是说理部分。首先看考生的观点与材料的契合度高不高,论证的逻辑链牢不牢;其次要看作文是否写得有理又有据、有趣又有序。如浙江考生《挥刀斩索搭桥渡人》的片段:“看见过这样一幅动人的漫画:椰树下,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慈爱地望着吊床上并排躺着的三个婴儿,对上帝祈求:‘上帝啊!我爱他们,请每天赐他们一碗饭吧!别给他们罪恶。’这位老人,就是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我们可以想象这位总统获悉三个儿子涉嫌经济犯罪时心中的悲痛。但他没有利用自己的职权为儿子开脱,反而勇敢地走上电视台对全国人民道歉。当这一份开明与勇气,从一位父亲身上表现出来时,显得格外珍贵。她像一只蚌痛苦地孕育着的一枚盈泪的珍珠,她像大海撞击岩石经历撕心裂肺的痛楚后产生的朵朵浪花,她像不断磨砺后明亮如雪的锋利的宝剑——用理智拨开爱的迷雾,是伤痛,也是荣耀,是以心中流血为代价的动人旋律。”这个片段选取的例子新颖,顾及议论文体,例子点到即止,然后运用排比,尤其是精彩的比喻,形象而有力地论证了理智不为情感牵系,这种议论就是有理有据且有趣。

四、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首先请大家注意“含意”与“含义”的区别。《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第6版)解释“含意”是“(诗文、说话等)含有的意思”,“含义”是“(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据此可理解为,“含义”指词语、句子等所包含的一般意义,“含意”指诗文、话语中的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蠡测材料作文的命题思想,“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的“材料内容”当指文字包含的表面的、浅层的一般意义,“含意”当指文字内里的、深层的特殊意思。

虽然新材料作文设题时力倡让考生有话说,但有话说不等于可以“满嘴跑火车”,命题者通过考题设置要将思维能力处在不同层次的考生有效地区分开来,因此所给材料就包含着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全国卷《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把作文材料可能包含的多元内容分为核心内容、“有必要但未必是核心的内容”“一般性但基本恰当的内容”以及若即若离的内容,前三种都在“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内。但只有选择核心内容及“有必要但未必是核心的内容”才属于“符合题意”,才能列入一、二等文;而从“一般性但基本恰当的内容”角度立意属于“基本符合题意”,从“若即若离的内容”角度或完全忽视所给材料进行立意属于“偏离题意”。因此“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既是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也是考查考生作文立意与角度选择的能力。

例如2014年新课标卷II卷:“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他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依据“材料内容”即文字表面的、浅层的意思,“内容”这里应指不要给野生动物喂食。至于“材料含意”,我们可以多角度地将它切分为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因喜欢动物而喂食,这可以理解为爱(游人角度);二是喂养的害处,这是因爱而害(动物与游人的角度);三是保护区警示,知错不改,后果自负(保护区角度)。从这三个层面立意,写善心勿滥、自强自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等都是“材料含意”范围,而写理性的爱、爱与害、尊重规律等更增加了思辨性。如果只是从“不要给野生动物喂食”方面立意,虽然也在“范围”内,却显得浅,而且易走极端。

所以我们既要立足于“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又要抓住“材料内容及含意”的特点,多侧面多角度地立意,才能让文章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王磊:安徽省颍上一中语文特级教师

(转载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2015年第3期)  

 

上一篇:李毅然:优化文章语言技巧例谈
下一篇:龚志华:作文之“色”“香”“味”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