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语感更多的是“感觉”,而不是“知识”。它一方面表现为对文本语言的感悟能力,另一方面也表现为自由自然地控制文字的能力。没有情感就没有语感。情感的契合度愈高,语感的提升度就越大。语感凭借的不是逻辑思维,而是直觉思维,生活是最真实的语境。阅读是以虚拟的方式去经历另外的生活,阅读本身是最好的语感习得的途径。
关键词:
语感、阅读、共鸣、情感体验、生活经验
熊芳芳:生命语文之“语感培养”
【理论探讨】
没有情感就没有语感
深圳 熊芳芳
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什么是语感、如何培养语感,却是众说纷纭。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一、感觉与知识
对语感的定义,较具代表性的阐释有以下几种:
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语言活动的能力。也许可以简称之为“半意识的言语能力”。(王尚文《语感论》(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语言感觉是一种不需要刻意组织就能自然运用语言和不需要来自外部的压力就能关注语言现象的习惯。(王宁《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参见洪镇涛《构建“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见《新世纪中学语文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我认为,语感这一概念应定义为:是对言语内涵的一种直觉能力。(余应源《中小学语文教学轴心论》,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我们会发现上述阐释都基于一种共同的认知:语感的核心语义是“感”,是一种直觉的言语能力。
语感一方面表现为对文本语言的感悟能力,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自由自然地控制文字的能力。朱自清在《文艺写作经验谈》一文中说:“控制文字是一种愉悦,也是一种本领。”
语感培养,最早是夏丐尊提出来的,他在《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中这样说:
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
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到“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也就是说,对文字的感觉,不应停留于其字面意思,只有当它唤起内心的某些情感或联想时,才算是领悟了文字的真味。这就是语感,它更多的是“感觉”,而不是“知识”,不是查字典就能够获得的解释。没有情感,就没有语感。
叶圣陶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说:“夏先生这篇文章提及的那些例子,如果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只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才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接下来叶老还举了一个例子:“譬如作者在作品中描写一个人从事劳动,末了说那个人‘感到了健康的疲倦’,这是很生动很实感的说法。但在语感欠锐敏的人就不觉得这个说法的有味,他想:‘疲倦就疲倦了,为什么加上‘健康的’这个形容词呢?难道疲倦还有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分别吗?’另外一个读者却不然了,他自己有过劳动的经验,觉得劳动后的疲倦确然和一味懒散所感到的疲倦不同;一是发皇的、兴奋的,一是萎缩的、委靡的,前者虽然疲倦但有快感,后者却使四肢百骸都像销融了那样地不舒服。……这另外一个读者自然是语感锐敏的人了。他的语感为什么会锐敏?就在乎他有深切的生活经验。……可见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从知识层面来看,从理性判断来看,“健康的疲倦”是矛盾的。所以,有些时候,知识无法助我们抵达;相反,感觉却可以。因为自己经历过类似的感觉,所以能够与表达者心有灵犀。这就是语感的力量,它能够超越僵死的知识,助我们获得心灵相通的情感体验。
二、相似与共鸣
上文叶圣陶所说的“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类似于我曾经对学生讲过的“相似度”。
我对学生说过,学语文,靠的是情感的温度和思想的深度。读不懂材料和人物的原因,是理解力不够用。你的生命如何,你的理解力就如何。你和另一个生命的相似度越高,你理解他的可能性越大。相似的程度决定理解的程度。譬如,尼采理解叔本华,周国平理解尼采,都是建立在生命相似的前提下。再譬如,你理解一只猫的可能,远大于理解一只蚂蚁的可能。因为你跟猫的生命层次更接近。猫有与人类相似的眼神、声音、动作,蚂蚁却与人类有天壤之别。当然,法布尔除外。
就拿阅读感受来说吧,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承载着作者的情感思想,流露着作者的精神气质、个性风格和生活阅历。在文学作品中,没有完全客观的、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朱光潜在《情与辞》一文中说:“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而情感是容易为理、事、物所触动的。许多哲学的、史学的甚至于科学的著作都带有几分文学性,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我们不运用言辞则已,一运用言辞,就难免要表现几分主观的心理倾向,至少也要有一种‘理智的信念’,这仍是一种心情。”(《谈文学》)
既然文学作品是带有情感的,那么,一旦读者跟作者有相似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个性气质、思想观念,就很容易与作品产生共鸣。
有怎样的内在经历,就会有怎样的心灵视野。所以才会有“夏虫不可语冰”,才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一个文本,解读一个人,就是一种相遇。遇见灵魂深处的自己,或者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周国平说:“一切有效的阅读不只是接受,更是自我发现,是阅读者既有的内在经历的被唤醒和继续生长。”(《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
人类的情感有共通性的一面,所以我们才有可能透过文字理解古人的心情。阅读就是主体与文本的对话,如果情感首先无法相通,对话双方很难达成理解。叶圣陶在《略读的指导——〈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强调:“而文字这东西,尤其是诗歌,不但要分析地研究,还得要综合地感受。所谓感受,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所以,阅读不是要去解“字”,而是要去解“情”,只有在情感共鸣之下,才可能真正读懂每一个字句,也才可能培养出良好的语感。
譬如,我曾经给学生讲过一个课外文本——几米的绘本《蓝石头》。第一课时从情感的角度做了全面的打通之后,第二课时研究几米的语言艺术时就水到渠成——
第一课时:《蓝石头》的心灵密码
1.幻灯播放绘本PPT并配乐朗读。
2.交流整体感受:几米在说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3.文本一直反复出现“它想回家”,“家”意味着什么?
亲情、爱情、友情
自然、自我、自由
原点、起点、终点
4.素材助读,深入理解“回家的诱惑”——
香港中文大学独立时代中文电子杂志社“微情书征文大赛”获奖作品《你还在我身旁》
5.抛出四个“如果”,深入探讨作品的丰富主题。
如果没有这“执着一念”
如果从来不曾离开
如果沧海那边没有等待
如果结局可以修改
第二课时:《蓝石头》的文学密码
几米不仅是个会画画的人,更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从《蓝石头》看几米讲故事的艺术:
1.首尾圆合的结构
2.循环往复的旋律
3.悄悄变化的节奏
4.阻力重重的情节
5.复杂交织的情感
6.不着痕迹的修辞
7.生命涌动的画面
8.美丽动人的象征
第一课时是在学校的录播室上的,绝对纯粹的原生态课堂。课前没有任何预习和铺垫,《蓝石头》的文本,是学生进入录播室以后当场下发的。学生在课堂上精彩纷呈的思考和表达,完全纯粹是课堂中的生成。录播老师告诉我,上课过程中有两个男孩落泪了。没有情感就没有语感,情感打通了,语感就提升了。所以第二课时的理性探讨也便水到渠成。这就是情感打通的力量,情感的契合度愈高,语感的提升度就越大。
三、生活与阅读
既然主体对语言的感受是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那么,如果生活经验单调匮乏,却自顾自地在那儿单纯跟文字较劲儿,是不可能培养出敏锐的语感的。所以叶圣陶先生才会强调“深切的生活经验”。
正如朱光潜所说:“生来没有恋爱经验的人读恋爱小说,总不免隔雾看花,有些模糊隐约。反过来说,我们愈能拿自己的经验来印证作品,也就愈能了解它,欣赏它。”(《文艺心理学》)
语感凭借的不是逻辑思维,而是直觉思维,生活便是最真实的语境。
生活又可分为四种:日常生活、艺术生活、道德生活、象征生活。
日常生活:所谓日常生活,就是每天都一样,每天又不一样。在日常生活中若能体验得更多、更深、更细,就会有更丰富的情感、更深刻的思想,并且对人性与人生渐渐能够体察入微。
艺术生活:“艺术的生活,亦可说是爱美的生活。当人类文化初演之时,在其于肉体生活消极方面稍得满足,便会闯进爱美的人生。我们发现初民的洞壁上往往有精致优美的画图,他们遇到风月佳景,也会在洞外舞唱。不用说,这些都是爱美人生之初现。……人类在谋生之上应该有一种爱美的生活,否则只算是他生命之夭折。”(钱穆《湖上闲思录》)
道德生活:“如果个人不经过道德上的深思,并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道路,是永远不可能实现人格的发展的。……我们内心隐藏的性情是心理的一部分;中国古典哲学家把这种内在的方式称之为‘道’,并将它比作流水,朝着自己目标奔腾而去、无可阻挡。……人格即是道。”(荣格《人格的发展》)
象征生活:“他们早上起床时怀着伟大而神圣的责任感:他们是太阳的儿子,圣父之子;并且他们每天的责任便是帮助圣父升出地平线——不是只为他们自己,而是为了全世界。你应该领会:他们有一种天赋的、被实现的自豪感。……当人们感到自己是神圣戏剧中的演员时,他们得到了平静。这赋予了人生唯一的价值;其他一切都是平凡的,你都不必理会。”(荣格《象征生活》)简而言之,象征生活就是使命感。
这四种生活,正是语感的土壤。
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丰富了,在阅读别人的文字时,才能跟作者有更高的“相似度”,也才可能进行类比联想,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可是有人会问了:现在的孩子几乎没有时间和空间去经历丰富的生活,怎么办呢?
用阅读(其实就是上面所说的艺术生活)来弥补。阅读就是以虚拟的方式去经历另外的生活,它基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语感习得的途径。
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遇到相类似的情景,就能够借助类比联想而触类旁通。譬如我在给学生讲《珍贵的尘土》(选自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时,遇到一个问题:夏米对苏珊娜的感情,究竟是单纯的善良与责任呢,还是有忘年恋的成分?
对此,我先提出了三个分支的小问题,跟学生一起梳理文本:
1.为她,他做了 的事。
2.重病缠身、一贫如洗的他靠什么活着?
3.最终没能再见,是天意,还是人愿?
4.联读《悲惨世界》中冉阿让对珂赛特的感情。
最终我们发现,这两种感情太相似了。冉阿让对珂赛特,夏米对苏珊娜,都是无私的爱、完全的牺牲、不计代价的成全、不求回报的满足。
爱,使人生值得一过。冉阿让,夏米,他们都在爱中度过了一生,一切欢乐都在爱中得到了谢恩,一切痛苦都在爱中得到了抚慰……
问题水到渠成地解决了,学生对于文中情感和语言的领悟,从浮浅走向深沉。
没有情感就没有语感,语感训练说到底只能首先从情感上打通,后面的一切才可能水到渠成。所以,要着意培养学生的感觉,而不是训练技巧。要为他们的生活扩容,而不是寻求一劳永逸的模式。
【教学操作】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
执教:邓颖
班级:安徽蚌埠铁路中学七(5)班学生
一、讲“故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读完《皇帝的新装》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大家先来说说故事里都出现了哪些人物吧!
生:皇帝、骗子、两位老大臣、百姓,还有小孩子。
屏显:
皇帝 骗子 老大臣 百姓 小孩子
师:请同学们使用这些名词,把故事梗概复述一遍。
生:从前有个皇帝喜欢新衣服,后来来了两个骗子,他们用空气给皇帝做了新衣服,他的大臣和百姓都赞美这件新衣服,可是一个小孩子指出衣服并不存在,皇帝很尴尬。
师:要素齐全,故事完整,很好。这是一个关于“骗”的故事,下面咱们来个头脑风暴,请同学们根据我的提示补充短语:骗子设骗,皇帝——
生:受骗,挨骗。
师:百姓——
生:帮骗,传骗。
师:大臣——
生:助骗。
师:小孩——
生:揭骗。
(麦子插话1:从人物入手,用名词连缀的方法复述情节,给学生设置了台阶,化难为易,暗示了人物与情节的关系。很巧妙的手法!单刀直入,课堂高效。不过,此时还只是语言表达的基础训练,还不算是语感训练的高级阶段。)
师:很好。所以我们可以使用一句对联把骗与被骗都写进去,同学们试试。
生:皇帝爱美,骗子行骗。
师:字数再多一些试试。
生:皇帝新衣无着落,骗子敛财有门路。
生:皇帝臭美爱新装,骗子贪婪织罗网。
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对仗也很工整,真了不起!
(麦子插话2:此处有创意。此处当有掌声。)
二、聊“皇帝”
师:同学们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皇帝了,请同学们给文章重拟标题。屏显:
一个 的皇帝
生:一个爱美的皇帝。因为他“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师:这句话怎么读才能表现出皇帝的爱美呢?
生:重读“每”和“都”,“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师:很好,用夸张的语气读出来。请问同学们,爱美是缺点吗?
生:不是。
师:爱美是人的天性,有句广告词说得好——“不美不活”!
生:皇帝是过度爱美,是臭美。
师:同学们再读第一段,看看重读哪些词语能体现皇帝的臭美。
生:不惜,既不……也不……也不,除非。
师:你的语言感觉非常棒!咱们来齐声朗读这段话。
生读。
生:是“一个爱慕虚荣的皇帝”。他穿新装是为了向人炫耀。后面还提到他穿上新衣的样子,很可笑。
师:皇帝穿上新装是什么样子呢?有一句话特别有表现力,大家注意到没有?
生: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师:哪些词语很有表现力?
生:“转了转”和“扭了扭”,显得很滑稽。
师:我想请两位同学配合一下,一位同学读句子,另一位做动作,咱们看看是怎样的情形?
两生完成任务,生笑。
(麦子插话3: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并不只是表面的热闹。每一步都富于节奏和变化,学生有丰富的内在活动和学习体验:有概括有举例,有读有演。)
师:皇帝的动作很夸张很可笑,你的表演也丝毫不逊色于他。(生笑)关于这个句子有诸多译本,老师选择了其中三个译本,同学们比较一下看哪个好。屏显:
原文:The emperor turned round and round before the mirror.
A.皇帝转过来,在镜子面前转着看。
B.皇帝在镜子里把自己从各个侧面看来看去。
C.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生:C句翻译得比较好。因为A“转着看”好像没有欣赏的意思,B“看来看去”也是说看得很快。
师:你从欣赏时长和频率的角度来说,很好。
生:A和B描写单调,不如C句生动,“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像是对偶句,两句间形成了呼应,句式整齐。
师:你从句子的形式来看,角度新颖!
生:前面两句的翻译死板,没有画面感,而C句中一个“转”一个“扭”表现了皇帝的臭美和爱慕虚荣,把他写活了。
(麦子插话4:此处尤其精彩!通过比较玩味,感悟语言的表达效果,长期坚持,学生必定功力大增!)
师:C句就是叶君健的翻译,也是课本选用的译本。同学们的语感实在了不起!今后咱们挑选国外名著的时候呀,一定要运用眼光选择好的译本!好,下面继续讨论,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生:他是一个昏庸的皇帝。因为第一段说作为皇帝,他不关心军队,胡乱花钱。
师:不爱江山爱新衣,这可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
生:他是一个死要面子的皇帝。游行结束,虽然听到了百姓说他没穿衣服,可他依然“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裸奔下去(生笑)。
师:一次硬着头皮进行下去的裸奔。
生:一个不相信自己的皇帝。他并没有看到新衣,却依然穿它游行,就是因为他以为自己是愚蠢的,而别人不一定是愚蠢的。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师:一个皇帝这样的轻信他人,妄自菲薄,绝对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他还是一个上了当的皇帝,一个被世人耻笑的皇帝,这个当上的,代价可真不小!
(麦子插话5:教师的语言活泼灵动,洗练精当,且富有新鲜的时代气息,语感培养更多的是一种浸泡和熏染,教师的语言,就是学生语言习得的重要环境和最近教材。)
三、说“骗局”
师:骗子的骗术高明吗?
生:不高明。
师:你第一时间看出这是个骗局是在什么课本什么位置?
生:第二段,京城里来了两个骗子。
屏显:
有一天,他居住的那个大城市里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的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师:如果此时作者并不打算交代他们的身份,加粗部分你认为应该怎么修改?
(麦子插话6:好创意!原文是全知视角,一开篇就让读者对骗子身份和整件事情一览无余,少了一点悬念。当然,作者自有考量:将焦点集中于皇帝和大臣们的荒谬,而不是让读者去推断一个悬疑故事;一开始就让读者知道答案,然后兴致勃勃地看所有人怎么被愚弄又怎么表演。教师此刻想让学生将故事改成限知视角,这样的设计很有创意,在文本中凭空开辟出一个独立自由的“领空”,让学生充分发挥。在学生涌现出各种创造性的表达的同时,语感训练也得到了落实。)
生:把“骗子”换成“贵客”,把“自称是织工”改为“他们是技艺精湛的织工和裁缝”,把“说”字去掉。
师:好,读一读你删改过的句子。
生读。
师:同样的,下面有一处也可以做类似修改,看屏幕,你打算怎么修改?屏显:
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他们急迫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一直搞到到深夜。
生: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努力工作,虽然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他们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口袋,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碌,直到深夜。
师:你巧妙地删去了一些形容词,并且修改了一处关联词语,把“可是”改成“虽然”,于不动声色间隐藏起了骗子的身份,化妆术做不到的,你用语言文字做到了,真是高明!如果此处没有交代骗子的身份,那么你是在什么时候明白这是一场骗局的?
生:布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有悖科学常识。
师:是啊,没有一门科学告诉我们有这样奇怪的事存在。
生:我从第一位忠实的老大臣的表现上看出这是场骗局。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东西。“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师:这一段采用了动作和心理描写,同学们试着揣摩老大臣的心理,以他的语气读出来。
一生读。
师:没能完全读出吃惊的感觉,想想,哪些词语需要重读?
生:“越睁越大”、“仍然”和“的确”。
师:很好,谁来读读看?
一生读。
师:对于他的朗读,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生:老大臣看不见布,他的心理是恐慌的,所以不应大声读。
师:有道理,你来读。
生读。
(麦子插话7:朗读训练很到位,揣摩人物心理是朗读出彩的重要前提。)
师:老大臣的眼睛越睁越大,咱们的朗诵也越来越好了。除了从老大臣的心理活动,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暗示这是骗局?
生:我从他们对布的描述看出来这是骗局。“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可见后来全城人对新衣的描绘,都是老大臣“背”出来的骗子的描述。
师:你的用词非常恰切!可不可以读一读骗子希望大家了解的布匹的样子。注意语气。
生: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师:读出赞美,用夸张的语气。
生:“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
师:很好,读出了赞叹和递进感。
师:然而这篇童话并没有像推理故事一样让我们去猜测骗局,而是在故事刚开始就点名骗子的身份,为什么作者不以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呢?
(麦子插话8:这一问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力度。教师的设计思维非常严密,前有伏笔后有着落。之前抛出来的问题,在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答案便水落石出。)
生:因为这是童话,主要是写给小孩子看的,最好能一下子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有兴趣听下去。
师:很好。童话就应该有童话的读法,回忆你小时候爸爸妈妈在怎么给你读童话故事的,下面这两段文字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就让我们试着读出童话的感觉。屏显:
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棗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生读。
(麦子插话9:再读,课堂中书声琅琅,语感就在朗读中渐渐得到提升。)
师:真动听!谢谢。如此不够高明的骗局,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上当?
生:因为骗子抓住了皇帝的弱点——爱美,所以宣扬了新衣的特性。
师:皇帝最大的弱点是什么?是臭美吗?
生:不是,是他担心自己被百姓笑话。
师:找出皇帝的心理活动读一读。
生:“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师:哪些词语表现他的恐惧?
生:骇人听闻,可怕。
师:如果被别人知道会怎样?
生:别人以为他是愚蠢的,他就没有威信去统治百姓了,他这个皇帝就做不成了。
师:所以,皇帝最大的弱点是——
生:过于看重个人私利。
师:那老大臣呢?
生:他们担心因为愚蠢而丢失自己的官位。
师:老百姓呢?他们可是无权无势的啊!
生:老百姓不敢说真话是因为担心邻居笑话自己,怕自己没有了尊严。
师:所以说,众人参与骗局是因为大家各自怀有私心,而从众的行为掩盖了撒谎的动机。为什么小孩子说了真话呢?
生:因为他初生牛犊不怕虎。
师:他可不怕被人家笑话。
生:他看见什么就说什么,这表现了孩子的天真。
(麦子插话10:从语感训练延伸到思维训练,从而深刻理解文本的主题,这永远是语文教学的正途。)
师:保有天真是一个人多大的幸运。下面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使用“如果 ,那么 ”句式说一段与本文内容或主题相关的话。
生:如果皇帝不那么愚蠢和昏庸,那么他就不会在全国人面前出糗了。
生:如果大臣能忠实于自己眼睛所看到的,那么骗子就不会得逞了。
生:如果小孩没有说真话,那么皇帝可能一直赤身裸体地生活和工作。
生:如果游行结束皇帝再次遇到那两个骗子,他会杀了他们。
生:如果皇帝回到王宫能反省自己的过错,那么他会变成一个敢于坚持自己的好皇帝。
……
(麦子插话11:此处的语言训练给予了学生广阔的创造空间,生趣盎然。所谓语感,首先是能够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发现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如果 ,那么 ”这个设计极为精妙,它抓住了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直抵问题的核心。)
师:同学们的思路越来越宽,而且你们的想象力都非常符合逻辑,真棒!光良的《童话》里有句歌词,叫“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学完《皇帝的新装》,你怎么看待那句歌词呢?回去慢慢思考吧。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麦子小结:
这堂课的结尾意味深长。童话是夸张的,是幻想出来的,所以看起来是不真实的,似乎是骗人的,然而,童话仍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人们内心愿望的折射,它往往能够巧妙地揭示某些世态人心的真相。
“语感”说到底偏重于感觉——虽然到最后也能提炼出一些理性的规律,所以,教师很智慧地在课堂结尾处引入光良的歌曲《童话》,其实不是结束,而是将学生的思考引向纵深。好课的终点都不应该是停留在下课铃响的彼时彼地的,它应该将学生带向远方。
语感训练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朗读训练。绘声绘色的朗读有时候可以直接替代絮絮叨叨的讲解。它以感性的方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而不是以理性的方式去影响学生的头脑。这堂课在朗读训练上做足了功夫,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演得妙趣横生。这样的课堂,是生动鲜活的,是能够走进学生内心的。
所可补充者,我觉得,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被派去查看时,两人的性格、心理和表现,是同中有异的。其同其异,都值得研究探讨,老大臣相对老实无能所以惊慌失措,而“诚实的官员”显然精明强干心机深沉,所以不动声色应对自如。皇帝用人不辨贤愚忠奸,则是最愚蠢最不称职的一个。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觉。能够敏锐、准确、充分、深入地理解它,就是语感好。如果跟文字之间有隔膜,触摸不到文字背后的脉搏,那就是语感不好。语感的敏锐度,首先在于能够发现文本中一些反复出现的元素。几乎所有的反复都不会是原地踏步,总有一些设计的匠心在。
所以,皇帝两次派人去查看,这样看起来反复出现的元素,当然不会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其写作意图的。
熊芳芳,笔名麦子,生命语文首倡者、研究者及践行者、多家核心期刊封面人物及专栏作家、百度优课特邀“名师公开课”讲师、首届“全国文学教育名师”、首届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名师透视:语文教学智慧篇》收录的30位名师之一。曾被《教育家》杂志做人物专访深度报道《生命语文:种子的事业》。出版著作《生命语文》(朱永新题字,曹明海作序,魏智渊、王开东等题写封底评荐)、《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孙绍振作序,曹文轩、刘亮程、黄厚江、郑逸农等题写封底评荐,入选“中国教育报2013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语文不过如此》(孙绍振、王尚文、潘新和、王开岭等题写封底评荐)、《高考微作文》(张丽钧、林茶居、苏小和等题写封底评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