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观察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由人化文 以文化人:传统文化一直在我们身边 2016-08-09 10:08:27  发布者:丁毅  来源:人民日报

文化若水,流淌不息的精神激流;文明如山,矗立永恒的民族坐标。

  历经五千年沧桑、缔造中华民族的中华文明,无疑是世界文化历史上的长河与高山。但在一些人眼里,这美丽的山水有些朦胧、光泽稍显暗淡。然而实际上,时至今日,中华文化的力量不曾消散,优秀文化的魅力从未褪色,人们依然在这山水之间,浸润着传统的滋养,徜徉着民族的当下和未来。

  让人们更真切地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美线条,梳理并夯实其中的精神脉络,是增强文化自觉、提升民族自信的必要之举。今起,本版推出系列报道,聚焦中华优秀文化的时代价值、蓬勃生机和交流活力,解读我们生活中的文化符号,释放成长进化的无穷潜力,以从容的姿态,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昂然前行。

  ——编 者

  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5级学生李佳杰的眼里,过去的数月可能是他步入大学以来最难忘的时光。

  凭借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才读大一的他经过层层选拔,代表四川大学参加了河北广播电视台《中华好诗词》大学季的录制。“我最大的感动,是与同学一起录节目时,重温那些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对文化的亲切和敬意渐渐生发。”李佳杰说。

  与其他真人秀节目不同,《中华好诗词》选择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古诗词作为内核。“我们用娱乐化外壳拉近与青年的距离,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最关键的还是想用传统文化的内核勾起青年人心中的共鸣。”河北卫视总监肖钧这样阐释节目的初衷。

  古人精粹,今人赓续

  今年是《中华好诗词》走过的第三个年头,这个旨在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节目,是这个时代对待传统文化的缩影之一。认同、承续,正在成为社会共识。

  在北京大学有这样一个社团:每天早晨7点,社员们会自发到静园草坪上齐声朗读《论语》。他们将社团取名为耕读社,晨读传统经典是社团自2002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的传统。而在北大,像耕读社这样的传统文化类社团,还有中医学社、道学社、国学社、禅学社、儒行社等20多个。

  “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而青年学生,就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责任。”耕读社社长、北京大学国学院博士生徐佳希说。

  象牙塔外,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传承也不少。

  秉承着“拥抱国粹、薪火相传”的宗旨,由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文津讲坛”已经连续15年面向公众开设各类文化学术讲座,与此类似的还有山东“齐鲁文化大讲坛”、上海“东方讲坛”、杭州“文澜讲坛”等;在江苏,微信群“七月千字文”每晚准时响起典雅的朗读声,同时在“南京领读者联盟”等29个微信群直播,吸引了近万名读书爱好者;在安徽,有社区联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开展国学启蒙活动,让社区里的孩子们从小接受国学的洗礼;在山西,一年一度的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现场,数以千计的海内外的移民后裔汇聚在这里,祭祖祈福、体验源远流长的根祖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首批书目确定,《诗经》《史记》等书目为大家补上经典文化这一课;旨在展现、阐释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经典资源库”项目分批发布成果,供国内外读者免费观看……

  传统典籍在解读中变得耳熟能详、传统技艺在传承中重新焕发生机、家国情怀在传递中深植心间。在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上溯千年的古人精粹依然没有丢失受众和传承者,优秀传统文化也找寻到了自己的价值与意义。或许,这就是它绵延至今的魅力。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亲近中国古诗词就是在亲近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能在诗词中看到古人的情感,也能在诗词蕴含的典故中发掘出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节目还未录制完,李佳杰已经忍不住在朋友圈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感受。

  时代的叠加为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了历史厚重感,而不是将它与当下隔绝开。

  演员喻恩泰是《中华好诗词》的嘉宾之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植根于我们的血液之中”,他觉得,不仅我们的社交方式、思维习惯等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许多生活中的日常用语也有传统文化的影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语句,传承千年,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审美偏好。

  这与学者范曾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有人说传统文化高高在上不接地气,但其实却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清明节祭祖先、端午节裹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春节不管多远多累,都要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吃一桌热腾腾的年夜饭……传统节日不仅仅是日历表上的假期,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窗口。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对家的思念、节日里对团圆的向往,还是约定俗成的习俗、形态各异的仪式,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山说。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韩星看来,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今天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大本大源”,是我们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软实力。

  由人化文,以文化人

  今年9月,李佳杰就要接过学校国学社社长的担子。“以前我对生活态度有些消极,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让我明白了要有担当,今后,我会让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力量。”

  在李山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性格。“广袤的中国大地催生了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善于吸收、追求进步的学习心态,使中国在世界变迁中泰然自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更是成为中国人民的标签,被世界所认可;而当中华民族的发展陷入暂时的困顿,国人锐意进取、敢于拼搏的勇气总能转危为安,中华文化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华民族能够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有中华文化赋予国人的特质支撑,有独特的魅力作注脚。”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对传统文化精神的阐释更为直接,他认为,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而人文精神根植于两个重要传统,一个是以史为鉴,另一个是以天为则。中国人强调以天地为榜样,广大无私、广阔包容、高明博厚乃至诚信守则,都是天地万物教给我们的道理。
 

传统文化的力量不止于此。“我们常常讲,文化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这话不错。但同时还应看到,文化也起着影响经济发展方向和特色的作用。因为文化里,凝聚了一个地区、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生活样式,以及信仰习俗。这些力量,会反过来影响国家、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世界各国都会面临文化抉择,面临着如何继续发展、何去何从的问题。对中国来说,答案就在本土传统文化当中。”楼宇烈说。

  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中华文化的明天更加璀璨。“一张白纸不可能凭空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总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细细雕琢。传统文化不一定都‘过时’,任何新文化必然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来建设,是在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的‘革故鼎新’,而不是抛弃民族传统,割断自己精神命脉的‘弃旧图新’。”韩星说。

  (刘涓溪、吴扬参与采写)

 

上一篇:及早唤醒孩子选择专业的能力
下一篇:教育重创新 学生有活力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