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学视野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汤剧莎剧隔空牵手 至情戏梦魅力无边 2016-09-08 08:55:03  发布者:丁毅  来源:光明日报 苏丽萍

上海昆剧团《邯郸记》剧照 资料图片

苏州昆剧院的青春版《牡丹亭》海报 资料图片

【高峰耸古今 星光耀中西——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

400多年前,当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伊丽莎白时代的伦敦剧场让人们一洒同情之泪时,在东方中国的戏台上,汤显祖笔下杜丽娘那个神秘而绮丽的梦境,也正让人们如痴如醉。

汤显祖、莎士比亚,中英戏剧巨星,在他们陨落400年之后,两国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相隔遥远的他们,作品中都表现了情对生死的超越,并通过梦境使自己的戏剧作品更加哀婉动人、发人深思。尤其是汤显祖用古老昆曲演绎的“临川四梦”,尖锐深刻,让人们对这位剧作家有了新的认知和尊崇。

多版本《牡丹亭》“姹紫嫣红开遍”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无疑是汤显祖“临川四梦”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昆曲的常演剧目。全国七大昆曲院团在演出中,都根据各自艺术特色加工整理,因而多版本《牡丹亭》百花齐放。

2014年年底,全国七大昆曲院团进京展演了八个版本的《牡丹亭》,堪称“姹紫嫣红开遍”——上海昆剧团的“大师版”,由名家经典折子戏组成,多位70岁以上的泰斗级表演艺术家,引发了一票难求的观剧盛况;江苏省昆剧院的“南昆版”唱腔优美、表演细腻;湖南省昆剧团的天香版《牡丹亭》塑造了一个明丽、阳光的杜丽娘形象;上海昆剧团的典藏版采撷1999年演出的上中下三本精品版之长,返璞归真;浙江永嘉昆剧团的永嘉版,突出旦角戏份;浙江省昆剧团的“御庭版”回归传统,灵动写意;北方昆曲剧院的大都版则荟萃南北之长。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昆剧院的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由台湾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上、中、下)至今已经演出287场。白先勇继承汤显祖原著“至情”精神,进行整理而非改编,创作出以“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为核心的青春版《牡丹亭》,并将这种“至情”演绎出具有超越生死的不朽意义。青春靓丽的年轻主演,舞美、服装、音乐融入的新元素和创意,优美而时尚,吸引了众多年轻人。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后,一路蔓烧到香港、苏州、上海、北京等城市,除了在国内演出,还远赴重洋,该剧在美国、英国、希腊的三十多所世界一流的大学演出,在大学生中觅得知音无数。

“临川四梦”融注人生况味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汤显祖用毕生心血凝结而成的《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因每部作品都关乎“梦”,被称为“临川四梦”。这四梦,前二梦《紫钗记》和《牡丹亭》讴歌人间至爱至情,后二梦《南柯记》和《邯郸记》揭露官场黑暗,感叹“人生如梦”。

除《牡丹亭》外,其他三部很少完整演出。今年上海昆剧团将“临川四梦”首次整体搬上舞台。“四梦”均对原著进行了调整和缩略,把握原著精髓,并加以当代呈现。《紫钗记》再现昆曲生旦戏载歌载舞的特点,并追求审美意蕴上传统和现代的有机结合。《牡丹亭》老中青三代共同演绎,阵容强大。《南柯梦记》新人挑梁,令人惊喜。《邯郸记》由京、昆老生演员一起推出。更为可贵的是,上昆“临川四梦”的完整版演出并不是对汤显祖时代原本的简单复活,也不是折子戏的简单叠加,而是注重对汤显祖剧作文学性的展现。“临川四梦”虽然每一部都写到梦,但传递的不是“人生如梦”的幻灭,而是“梦如人生”的执着;不是“痴人说梦”,而是倾心寄托着先行的独醒者的情怀与追求,寄寓着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未来的理想。上昆三代艺术家的演绎,唱念与表演原汁原味,让观众直接感受到汤翁戏剧的艺术魅力及昆曲唱腔的美妙动听。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上下本传奇昆曲《南柯梦》,则凝结了剧院四代人的心血,由优秀青年演员单雯与施夏明主演。这一版本以“古的地道,新的好看”的舞台艺术风貌,从主演到配角个个精彩的表演,文武兼备、唱念俱佳的整体风貌,体现了南昆的风格。

“临川四梦”的演出,将汤显祖的最高艺术成就完整地体现在当代舞台上,让人们对汤显祖的认识不仅停留在一部《牡丹亭》上,而且对他作品文辞的优美以及在“佛、道、侠、情”的“四梦”中体现出的对现实和人生的高度认识与深刻反思有所了解,这也是汤显祖得以不朽,艺术得以长存的根本原因。

中英交流展东西方戏剧传奇

为纪念中英两位戏剧大师,国家大剧院今年2月启动了“东西对话·戏剧传奇”演出板块,国家大剧院制作了话剧《仲夏夜之梦》、歌剧《麦克白》,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来京演出了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名篇《亨利四世》(上、下部)和《亨利五世》,摩纳哥蒙特卡洛芭蕾舞团、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分别带来了莎剧题材芭蕾舞剧等精彩演出。

其实早在20世纪40年代,浙江昆苏剧团的前身国风昆苏剧团就将莎剧《哈姆雷特》改编为苏剧《疯太子》;20世纪80年代,上海昆剧团将莎剧《麦克白》改编为昆剧《血手记》;其他中国戏曲剧种编演的莎剧,半个多世纪来总量数以百计。而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近日则把莎士比亚的《大将军寇流兰》和汤显祖的《牡丹亭》结合在一起创排出《寇流兰与杜丽娘》,并赴欧巡演,让人大开眼界。

9月28日,苏州昆剧院的青春版《牡丹亭》将在伦敦正式上演,而在同一天,英国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的《威尼斯商人》也将在中国江苏南京的保利大剧院同步上演。两位世界级戏剧大师的经典剧目隔空牵手,百年一遇的巧合也让两地的戏剧迷们格外注目并期待。

 

上一篇:《最忆是杭州》凸显厚重文化底蕴
下一篇:2016中国科幻季:科学创想 智遇未来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