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中国—法国文学论坛近日落下帷幕。论坛期间,来自中法两国的作家、诗人、翻译家围绕“文学与人生”的主题进行了多场文学对话,就“童年经 验与写作”、“都市作家和乡村作家”、“文学与旅行”以及“作家、诗人与译者的不同视角”等具体议题展开讨论。透过文学这扇窗,两国作家得以更深入地去了 解彼此,增进友谊。
写作的缘由何在
一个作家为何开始写作?精神分析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答案:这源于作家在童年时所遭受的心灵创伤。诗人树才认同这样的观点。他在单亲家庭中 成长,又经历了极其贫困的岁月,由此变得敏感,对文学特别是诗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说:“对诗歌的翻译和创作,给我带来了一种对于语言本身的敏感和热 爱。感谢诗歌。诗歌弥补了我童年所有的缺失,医治了我失去母亲的心灵创伤。”
不同的作家来回答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在作家刘震云看来,童年受过创伤,可能是一个作家开始写作的诱因。但他真正想成为一个作家的最主要 的动因是,“想把这个世界用文学的方式说得稍微明白一点”。文学关注的是生活中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情感,比如偶尔回头的一瞥。 作家试图把这些模糊的东西说得清楚一些,或者把这些本来说不清的东西说得更加不清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写出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留下一段机智的对 话。
对于一些作家来说,开始进行写作并不需要太多缘由,写作就是他们的天性,就像猫抓老鼠是出于天性一样。法国作家洛朗丝·柯赛谈到,作家进行写作 是因为这会带给他们很多快乐。现在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写书,写出来也不一定有人看,但他们还在坚持写,因为创作的过程已经带给他们足够的享受。因此,作 家不能为了寻求名利或者征服别人而写作,而是出于一种非写不可的表达欲望。如果一本书对于作者来说是非写不可的,那么对于读者来说,这可能是一本非读不可 的书。但现在存在太多根本没必要去读的书,因为很多书根本没必要去写。这要求作家对自己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不必夸大城乡差别
中法两国都经历过城市化的进程,但由于历史文化和人口规模的差异,两国的城乡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作家李洱认为,西方的城市文明相对比较成 熟,像巴黎、纽约等城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公民社会,城市成为一个自由表达的场所,城市文明具有一种自足性,都市文学也较为发达。在中国,一直比较盛行的是 乡村文明,后来城市慢慢出现,城市文明应运而生,但它始终与乡村文明融为一体。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很多作家是把城市当做农村来写的,其中呈现的所谓城 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并没有太大区别。近30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城市文明也在迅猛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作家在关注、在书写。
由于城乡发展状况的不同,导致两国作家对城市文明产生不同的态度。洛朗丝·柯赛谈到,法国作家总体来说对城市抱着一种向往的态度,认为这是一个 富有魅力、能够幸福生活的地方。在19世纪,司汤达就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城市的向往,现在这样的作品就更加数不胜数了。然而,很多中国作家生活在城市,却经 常在作品中怀念乡村,无法沉下心去体会城市里的生活细节。这可能是由于都市环境、生存压力等诸多因素造成的。
“很多人生活在城里,却经常感叹思念他的故乡,思念故乡村头的一棵大槐树。”刘震云觉得,“这样的感情有些虚伪,你思念你回去不就得了吗?真正 的农村人渴望走出来,走到城市里去,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有更广阔的路。”他认为,我们不必过度地夸大中西、城乡文明的差异,在现代社会,它们是相互缠 绕在一起的。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写中国题材还是写国际题材,无论是写城市还是写乡村,只要谈到最根本的人性,它们之间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
以翻译进行文学的“旅行”
谈到文学与旅行的关系,我们自然想到旅行作家。这次与会的法国作家文森特·海因就曾旅行多国,并在中国生活了10年。他谈到,他不习惯关起门来 进行封闭式写作,而是试图推开一扇门,勇敢地走出去,进行游记类写作。这种写作带给他更加丰富的生命。他来到中国,发现中国人的生活状态,特别是他们的善 良、好客,与自己之前读过的书籍所描述的完全不一样。他觉得自己不必采用那么悲观的叙述视角,而是尽量写出中国的各种有趣场景。
翻译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旅行”。法国翻译家林雅翎认为,翻译家进行翻译时,不停地在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之间进行往返,因此可以说,“旅行”是 翻译家工作的本质。为了翻译好一部作品,翻译家要深入到作品内部,进入到作者的思想世界,然后用优美精准的文字把它比较忠实地翻译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译 者尽量使自己变得更加低调,但为了避免留下太浓重的“翻译腔”,译者要进行一些创造性“背叛”。
作家笛安曾去法国留学多年,也做过一些翻译工作。她谈到,在学习、使用另一种陌生语言的过程中,其实是在给自己植入一套完全不同的感受世界的方 式。在全新的语言的刺激下,她重新审视了自己使用母语的习惯,造就了自己现在的语言方式。所以,这是她生命中一次非常特别的“旅行”。
台上作家们进行着精彩的演讲、激烈的讨论,台下听众们聚精会神,感受着作家们的精神世界。提问与回答、相同与差异、总结与启迪,这一场纯粹的文学对话给每位作家都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回忆。活动期间,两国作家还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参观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展”。
上一篇:作家曹文轩:读书改变内心,也改变你的外形
下一篇:发掘现实题材文学创作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