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猴,就不得不提以孙悟空为主要人物的四大名著这一《西游记》。在吴承恩笔下,师徒四人一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抵西天取得真经。文中奇绝瑰丽的想象也是为人人称道。这部小说于1986年被推上荧幕,一经播出便反响强烈,直到今天,那些经典的台词仍是为人耳熟能详,多少人重复收看仍是热泪盈眶,久难释怀。
可问题是,《西游记》在四大名著中似是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有人想到《西游记》,浮想的也只是“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音乐旋律,认为这堂堂名著也不过如此,仅以其理想化的情节和精简后的台词而贸然对这一经典著作不屑一顾——“不过是小孩子的玩意罢了”。
难道真的是这样吗?《西游记》难道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儿童剧”吗?
自古以来,中国的神话传说但是口耳相传——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凡此种种,都如曾大闹天宫的“大圣”般,在这片华夏大地上影响深远。而齐天大圣孙悟空自有其独特的一面,七十二般变化 、十万八千里的跟头无不闪烁着理想主义光芒。一部作品完美塑造了如此形象,意蕴深厚而又影响深远,不可磨灭而又不可替代。
因此,依愚之所见,86版的电视剧固然精彩,可它还是难以彰显一部小说的全部。事实上,《西游记》是一部无可比拟的中国古代神魔小说,文中亦有勾心斗角,有派别纷争,有血腥暴力。在媒介的转换过程中,纵然有信息丢失,但不可否认,有些内容电视屏幕无论如何都难以承载。这离不开原著中形象的设喻与细致的描摹,离不开原著中巧妙的情节设置以及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再者,在小说之中,取经之事是人格修炼与灵魂救赎的双重过程,同时又处处体现着个性自由、人格独立与追求探索,百折不挠,这精神之力早已突破文字的界限,几幅画面又如何能呈现完全?
而86版的《西游记》以及最近上演的“西游系列”电影皆只是一媒介,架构起你我对原著意义的理解。这些毕竟都是再加工后的产物。可“百花齐放”的背后皆为本质意义的殊途同归。若脱离作者笔下那鲜活的文字而仅此来考度思量,可真是舍本逐末了。
中国传统文化从不缺乏其厚重的一面,只是有时候领略它的人只是轻撩其面纱便误以为识得了全部。《诗经》《楚辞》《史记》《乐府诗集》,抑或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文字所秉有的内涵早已跨越时间、超越空间。可总有些人,轻轻翻阅便言“不过如此”,就如同最初草率认知《西游记》一般。即便其侃侃而谈的背后,总是掩盖不了无依无凭的尴尬,甚至不知那悟空也只是只身材矮小、相貌丑陋的猴子,憨态可掬的八戒竟有着“长嘴獠牙”的野猪相,只言“师付被妖怪抓走了”的沙僧也曾是“吃人无数”的野生妖怪。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已使物质层面大抵脱衣食无缺,可精神层面亦是不应忽视。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内存价值,已成一首要课题。“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固然值得考虑,可尊重历史、以作品最原始的模样还原风貌,却可以使我们追本溯源,重获健康的审美力以不至于在这泥沙俱下的文艺市场中迷失。这便告诉我们,是时候抛却再加工后的页累,以最原始的心智品评古圣先贤的“闲闲大知”,即重温经典感知其魅力,重捧名著体味其本真。
《西游记》原本并非老少咸宜的书,86版的电视剧将之大人化,无疑为《西游记》的传播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只是不知道能到何时,人们评价它能够不再仅仅是以“小孩子的玩意儿”,而去用心谛视,以凝聚中国传统精粹的经典之作呢?
【作者】楚召瀚 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宋姗姗
上一篇:师生同题写作:“想想风吧”
下一篇:付晨洋:秋香(第九届文心雕龙杯初评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