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投稿登录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资源 > 教学参考 > 小学语文 >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  文学滋养心灵,教育培养智慧
解读文本应注重个性化阅读 2015-01-09 10:06:53  发布者:唐正立  来源:本站

山东省莒县阎庄镇中心小学   段庆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那么,作为读者要想比较全面地解读他人的文章,不是一本参考书、一本字典就能解决的,要多读文章,要尽可能走进文章,走进作者,方能知其大概。近读宋代大词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让我对这点有所感悟。

这首词,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就会有不同的意思,如果单从字面意思来看,是苏轼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可从皇帝的角度看来,却是苏轼在担心皇上的孤独,不愿意离自己而去,虽然自己遭到了被贬的待遇,心里却一直在惦记着皇帝,这让皇帝心里何等温暖;在敌对派看来,则表达出苏轼官场失意,心灰意冷,无意再同他们抗争。

但我们毕竟不是作者本人,他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我们无从知道。除非是政论性的文章,作者的旗帜鲜明一些,我们比较容易看出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褒扬还是贬抑。但对于抒情性的文章,特别是一些在特殊境界下写的文章,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字面意思。就像苏轼的这首词,词里更多的是抒发自己内心仕途不顺的情怀,出世与入世造成了矛盾心理。我个人还认为除了兼怀子由,似乎更可以理解成苏轼在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在试探圣意(今夕是何年),盼自己重被启用的意思(千里共婵娟)。古人学而优则仕,何况又是苏门三进士,文坛泰斗,其仕途情结可见一斑。还有,在苏轼那个时代,做官的书信,哪怕兄弟之间的书信来往也是要注意的,不能让别人捉到把柄(就像后来的乌台诗案),有些话苏轼也不能明说给弟弟,只好借物抒情了。

所以,我们对课文的解读,不要单纯去理解字面意思,不要觉得了解了时代背景,就了解了诗人,诗人之所以称为诗人,就在于他们善于借物喻人,借景抒情,一语双关,左右逢源,把真情蕴涵在诗句之中,明此意实彼意,别人怎么理解都行,你说是这种意思,我偏说是那种。再者文人还有些爱面子的特点,有些话要拐弯抹角的去说。我们作为今人只能知其字面意思,对于其诗的本意,恐怕只有作者本人才真正懂得。

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所以,我们不能乱作解释,应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悟。正如莎士比亚说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老师只能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他们眼中的、心中的哈姆雷特。

所以,对于小学生,老师的文本分析还是少一些为好。 

上一篇:加强朗读指导,品味语言之美
下一篇:此时 “无色”胜“有色”——听《春雨的色彩》一课有感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