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发展至今,读书的重要性本来不必再加强调了,但每年的“世界读书日”似乎又在恰逢其时地提醒我们,读书的意义是完全可以给予极大重估的。比如,每当我们走进一户户富丽光鲜的居室,便会遗憾地发现,在这里,书柜大概最不重要,在并非没有文化的主人们的眼里,其地位远远低于衣柜、酒柜、电视柜、橱柜与鞋柜。又比如,每当我们徜徉于豪迈堂皇的家具店的时候,就不难发现,符合爱书人心思的书柜书桌书架,就像婆婆眼里的好儿媳,压根儿就不存在,费尽周折见到几款,要么大而无当,要么丑陋无比,书柜书桌书架不招人待见,并由不知读书甘苦的人设计制造,大概已是常态。还有,来到日新月异的街面上,我们已习惯书店比金店还少的景观。每次到书市,我们同样习惯书被称斤论堆处理的情状。至于我们看到不少流动公共图书车上、饭店大堂商品部里充斥着的劣质书,发现孩子们传看着盗版书假书,大概也不得不见怪不怪吧。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外部环境所存在的问题,我们习惯将之归于社会、人文、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是大环境的一部分。
其实,读书环境从大的方面说,是实实在在发生了飞跃式的进步的。书在品种、门类、花色、内容、风格、品位、语种、国别等方面的极大提升,以及书在渠道、方式、载体方面的丰富,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根本不存在读不到的问题,而大多时候是选什么和不选什么、读什么和不读什么的问题,以及怎么读的问题。在这个时候,读书对我们的考验实际上才算真正开始。说到底,书一旦来到你面前,就构成了对你的挑战与考验。可能有低于你的书,也可能有大体等于你的书,但值得重视的是那些高于你的书,只要你读得足够多,或者足够沉浸其中,你就会发现,高于自己的书是大量的,读也读不完,那么,怎样读?
清华大学外语学院举办了一次翻译家谈艺论文的活动,正在翻译已故美国学者威廉·鲍斯曼《文艺复兴的秋天》的北大历史系教授朱孝远说了一番很触动人心的话。他说,人活一辈子究竟如何维持自己的信念,如何去做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是一种莫大的考验。就文艺复兴的研究领域来说,这也是一个充满着极大的诱惑而需要极大的克制的领域,需要人在极大的诱惑和极大的克制之间寻找某种平衡。人要学会放弃,学会专一,恐怕更要学会思考一些终极的问题,然后才可以做学问。人其实也是三位一体的,有身体、有大脑、有心灵,把三者连接起来的纽带叫生命。生命走了,身体被泥土吸收,大脑被文化吸收,心灵被宇宙吸收。读书其实也是这样的,你用身体去读书,你学到的是知识,你用大脑去读书,你学到的是理性,你用心灵去读书,得到的是体验和理解。他说自己当然喜欢用全身心来读书的人。
是的,我们太需要培养和铸牢全身心读书的心态与习惯了,过多的大轰大嗡,过多的浅尝辄止,过多的走马观花,过多的居高临下,过多的虚与委蛇正在危害着阅读,如若潜心阅读时的卑微、虔诚、专注难得,如若打开感官、拥抱所读、沉浸其中在读书时难觅,书香社会将路途遥远。
(原载于文学校园2015第三卷)
上一篇:王世龙:文学教育的使命
下一篇:周玉龙:坚守文学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