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不辞光阴远,醉将一叶染秋红
□ 李玉上(湖南长沙市望城区一中语文特级教师)
﹥﹥名师简介
李玉上,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南省语文特级教师。 1983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湖南邵阳新宁三中、邵阳市十一中担任过语文教师、班主任,兼任过办公室主任、副校长;在长沙市望城一中担任过语文教师,兼任过教导处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副校长。现任望城一中党委书记。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沙市特级教师工作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等各级各类荣誉称号或奖励70多次。出版过《作文创新之路》《师道苍茫》《遇上风景》等专著7部,主编或参编过《让慧心照耀》《今天的音符明天的歌》等合著20多部;主讲过《高举师德旗帜,加强师德修养》等专题报告10多个;系《长沙市人民教师之歌》的歌词作者。《爱在校园》即将出版。
大学毕业的时候,一位教过我们《中学语文教学法》的老师问我:“作为一名分配到农村普通中学工作的语文教师,你打算做些什么?”我说:“当好语文教师,同时还会搞点写作。”我爱教育工作,我爱语文教学,希望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只是,那时讲的“写作”,是指在工作之余,搞点所谓“名利双收”的文学创作,为自己的天空涂抹一层关于文学的七色云彩,甚至走上专业的文学创作之路。
可是,毕业参加工作至今30多年,在繁忙的语文教学工作之外,还常常被赋予些“领导”的职责,时间和精力根本就不容我到理想的天边去描绘那漂亮的图画。于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文学’的云彩。”因为我决不能“不务正业”。我深深地知道,作别春天的山花烂漫,同样能收获秋日的天高云淡,因而,我从未因自己未能走上专业的文学创作之路而感到遗憾。
“写作”两个字跟我太有缘分了,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总是在写:写“教案”,写“评语”,写“发言材料”,写“汇报材料”,写“工作计划”,写“工作总结”,写一些人家甚至是人家的人家早就写在书上的文字,写一些不说人家就连自己也不知道能起什么作用和会起多大作用的文字,写一些自己搜肠刮肚熬了好几个通宵而人家早觉味同嚼蜡听不了几分钟就想睡觉的文字。于是,我就想,“写作”两个字好“心”苦;又想,既然有“语文教学工作之余搞点写作”的初衷,又有与“写作”的缘分,何不将“教学”和“写作”结合起来呢?于是,我就写,写日常工作的心得体会,写有关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文字,写自己先感到疑惑后经冥思苦想或请教他人而终有感悟的文字,写关于校园内师生生活的文字……
语文教学是要钻研教材的。记得在给学生讲授《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这一课时,我发现教材中“写法借鉴”这个内容有点“语焉不详”,于是调动积累,对教学内容作了增补,即“增强敏感,用心感动,提炼素材,明确主题,丰富想象,巧遇构思,善写细节”,传授这七项内容时,我没有进行简单的理论说教,而是一一对应配上自己拍摄的自然景物图片一幅和自己创作的与之匹配的诗歌一首,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创作体会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去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写作。如“用心感动”这个内容,我用的图片是我们校内盛开的杜鹃花的特写图片,匹配的诗歌是“我相信/花香蝶自来/我还相信/只要花香,蜂也会来/就算蝶与蜂将一个美丽的季节错过/我也会用我灿美的骨朵述说/开也是歌,落也是歌/阳春三月/我未曾蹉跎”,写作的要领是感动于花的怒放,着笔于青春的珍惜。应该说,这样的做法是较为有益的。
语文教学有时是十分枯燥的,这需要我们去激活课堂,生动课堂。比如给学生讲词牌名,如果单从知识方面去介绍,学生就会过耳即忘,于是我想法将词牌名组合成“诗歌”,然后展示给学生,如《词境·黑麋峰(其一)》:“巫山一段云,/转调二郎神。/秋色横空意不尽,/瑶台第一层。”学生读后,深为感染,兴趣大增。
学以致用,这是我们所追求的。但是这种“学”与“用”,不能停留在教师的口头上,也不能停留在学生的想望中,而是要落实到师生的行动中。2011年下期,在教授“必修1”第一单元之前,我把自己写的有关该单元诗歌意象的诗《我们一起,去放牧暖冬的阳光》展示给学生:“你说你走近我/如同走近一处田园风光/我说我走近你/如同走近一处辉煌的殿堂//你说,一株婉约的红木棉/可以挺立成一棵树的形象/而我,早已把你康河里揉碎的风景/定格成开满心路深巷的紫丁香//生长诗词的清晨/我们都不必说/昨夜的绿肥红瘦雨疏风凉/只说,下一个冬季/在起风的那一天,我们一起/去放牧暖冬的阳光”,然后告诉学生,本诗的意象,大多取自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也应该如此这般地去学习课文,否则,课文于我何用焉?
就教师而言,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穿上运动服,与学生一同奔跑”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应该是教师设身处地的过程,身先士卒的过程,如教师写下水作文,背诵课文,创作文学作品等均属此列。记得学生总讲写作文没东西可写,我说,只要用心,什么东西都能进入写作的视野。记得有次监考,见考试题中的一则现代文阅读材料是关于柳永的,我当即以此为素材写了一首诗《柳永啊,我突然想起了你》,在试卷讲评时朗诵给学生,同时让他们体会到,写作素材无处不在,关键是我们要做有心人。
作为一名学校领导,我少不了要对学生“发表重要讲话”。对这种讲话,我从来就不敷衍了事,而是费尽心思,磨尽心血,“创作”出带有很强文学性的“讲话稿”。它们或者是一首诗歌,如《走出迷惘》《我祝大家天天向上》《请珍惜,我们的年轻》等;或者是一篇散文,如《我心有主》《不让精神再流浪》《祝福你,高歌猛进向远方》等。这种做法展现了我对这项工作的严肃态度,避免了理论说教的枯燥乏味,同时给全校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示范。每每讲话完毕,学生就向我索要稿子,此刻,欣慰之情总是溢满我的心胸。
例如,在
关于教育,关于校园,关于教学,关于师生生活,我们有很多的话要说,说这话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写论文,比如做报告,比如做演讲,等等。这类事情做得多了,难免有些“厌倦”,于是我“改头换面”,写起小说来。2010年9月,我因病住院。出院后的第一天我就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创作长篇小说《师道苍茫》,历时近5个月,完成了26万字的初稿。后经修改,于2011年6月正式出版。这是一部关于21世纪初期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形势背景下农村学校教师生存状态的书,旨在倡导高尚师德的筑建。我在这里提及它,为的是说明一个道理:很多时候,潜隐在我们语文教师身上的文学基因是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自我激活的。
“朝食玉英暮饮琼,枝沐霜雪叶栉风。临水不辞光阴远,醉将一叶染秋红。”热爱加执着,我们的学校教育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我们的校园文学之路一定会越走越远。我深信!
上一篇:行走在语文的路上/李前尚
下一篇:丁卫军:以文学升华灵魂,以经典滋养生命